APP下载

城市设计中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设计策略
——以岳阳市为例

2019-07-24朱海雄

中国园林 2019年6期
关键词:绿带岳阳市风貌

朱海雄

朱镱妮

程 昊

为破解“千城一面”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通过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城市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高度可意象的城市应该看起来适宜、独特而不寻常,城市意象五元素中城市道路是城市意象感知的主导元素[1]。道路绿地系统是城市道路重要的景观要素和生态载体,可以生动地映衬和展示城市形象、景观特性和生态质量[2]。笔者结合参与湖南省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下简称“绿规”)和岳阳市城市设计评审工作、组织岳阳市绿规等规划编制工作实践,提出城市设计应注重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设计的研究思路,以期有效提升城市意象,有助城市设计更加完善。

1 背景研究

1.1 国内外学者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塑造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一直倡导把美丽的林荫道、公园道路作为城市规划工具,如奥姆斯特德在布鲁克林和水牛城等城市设计了完整的公园道路系统,已建成优美的公园道路系统,引领着城市公共区域主导方向[3]。而国内研究层面,近年来大多学者对道路绿化景观研究集中在提升物理绿量、节点美化[2]、群落组合和图案彩化、文化内涵[4]等方面,研究注重微观层面提升道路绿化景观。部分学者如徐雁南等[5]提出分层与色彩结合、道路分级与平面布局相结合等构思,李智博等[6]提出从空间尺度比例与空间序列方面考虑,张云路等[7]提出对科学功能分类基础上规划相对应的道路绿地景观风貌,刘滨谊等[8]提出从系统化和风格化5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景观规划,这些学者分别从道路分级分类、空间比例、平面布局、立面分层、色彩等不同角度对道路绿地系统的特色风貌塑造进行研究,但城市设计层面如何完整塑造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的研究成果缺乏。

图1 岳阳市现状道路绿地分布示意图(作者改绘自岳阳市城市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图)

1.2 湖南省5个城市绿规中道路绿地系统风貌特色塑造分析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对“可意向性”有如下的定义:“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1]”典型的空间特性、特殊的立面特征、鲜明的季相变化、斑斓的色彩呈现、特征强化的交叉点等能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强化道路意象,提升城市可意象性。按相关政策规定对绿规中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内容分类列表,并选取湖南省5个城市对比分析(表1),从表1可看出,5个研究城市绿规在道路绿地风貌特色塑造上存在欠缺,导致绿规无法引导道路绿地系统形成鲜明整体特色风貌。

1.2.1 政策规范中特色风貌控制内容不完整

道路绿地系统宏观层面控制以原则性内容为主,缺乏特色风貌整体控制内容。原则性控制内容如规划原则、指标和各类道路控制要点,都无法塑造道路绿地系统整体特色风貌。特色风貌控制内容只有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绿化景观特色塑造的内容,包括规划指标、景观规划、布局和植物配置等要素,虽然比较完善,但如果缺乏宏观整体层面规划支撑和整体思维指导,将导致整个道路绿地系统风貌杂乱,难形成特色明显的整体风貌。

1.2.2 绿规成果中特色风貌塑造要素缺失

5个研究城市绿规基本能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完成道路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但特色风貌塑造要素缺失,有涉及的都很简单并且没形成体系,难以塑造整体特色风貌。原因是《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只要求道路绿地率、园林景观路与主干路的绿化景观特色塑造在绿规中确定,但并没有明确哪些道路绿化特色风貌塑造要素应进行绿规层面整体设计。

2 岳阳市道路绿地系统现状风貌分析

城市要素整合法是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城市设计要素整合相对于城市规划,更重视三维形态的整合,整合过程强调要素的开放、渗透与结合方式[9]。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道路绿地系统包括线型空间、横纵断面、重要节点、街旁游园和植物材料等构成要素。通过五要素综合分析可看出岳阳市现状道路绿地系统(图1)风貌整体上存在四大问题,但重要线路上具有五方面特色。

表1 政策规范规定道路绿地系统规划控制内容与研究城市实际对比表

图2 南湖大道实景图

图3 金鹗中路南路实景图

2.1 整体风貌特色四大问题

岳阳大部分道路绿地存在四大问题导致现状整体特色风貌不鲜明,对城市景观贡献不大,主要原因是缺乏上位规划从宏观整体层面的指导。

图4 快速路、主次干道空间组合示意图

2.1.1 空间布局形式多样,整体特征不明显

主次干道平面分幅包括所有分幅形式,老城区以一板两带为主;植物种植规则式、自然组团式(2~5层分层)2种形式,但单层树池式行道树种植比例大。由于缺少舒适宜人的统一空间特性强化道路意象,统一不足、多样有余,整体特征不明显。

2.1.2 立面特征呆板杂乱,轮廓线条不优美

1)很多道路横断面绿带高度基本相同,远观横向轮廓线平淡;没有利用植物对人行道上停车及杂乱的建筑第二轮廓线[10]有效遮挡,导致近观正常平视范围内轮廓线杂乱。

2)因商家认为树遮挡门面导致交叉路口和沿路“气派”出入口植物景观薄弱,纵向界面缺口大,留下糟糕的城市印象,导致本应随着道路坡度变化起伏流畅的纵向轮廓线断断续续。

2.1.3 绿地系统色彩平淡,季相变化不丰富

上层乔木以绿色为主,绝大部分为香樟、品种单一,缺乏季相色彩变化;中层花灌木作为营造一路一景主力没有形成规模。

2.1.4 绿地空间利用不够,功能发挥不全面

1)采用《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的树池式绿带,树与树之间是典型废空间,造成绿带层次单薄,景观效果差,组织空间和遮挡人行道及建筑杂乱立面功能发挥不够。

图5 D/H值与亲切宜人次空间关系示意图

图6 植物垂直分层高度、种植间距和纵向轮廓线示意图

图7 横向轮廓线和视线分析示意图

2)路侧绿带以纯绿化为主,景观单调、功能单一,缺乏沿路游园作为活动聚集处以缓解公园绿地分布不均问题。

3)路侧绿带缺少承载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如园林建筑、小品和雕塑,文化意象呈现不够。

表2 岳阳市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控制体系

2.2 重要线路上道路绿地风貌特色明显

岳阳市注重道路绿地系统构成要素整合,在重要线路上道路绿地景观风貌特色明显,植物层次分明,基本做到一路一景,有较强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

2.2.1 线型空间有机组合

道路线形主空间通过各类绿带,用植物材料再分割出一系列亲切的、富有生命的次空间[11]。凯文·林奇建议12m左右是亲切的,24m仍然是宜人的尺度[12];芦原义信提出“外部模数理论”,认为外部空间可采用20~25m模数[13]。南湖大道(图2)三板四带布置,机动车道宽16m,慢行系统宽12m,尺度宜人空间感强,感觉舒适亲切,而金鹗中路(图3)一板两带布置,机动车道宽29m,尺度不协调空间感弱,给人感觉空旷、冷酷,缺乏人情味和安全感。岳阳按这种亲切宜人尺度有机组合空间(图4),形成系列丰富、舒适而充满人情味的空间组合。

2.2.2 横纵立面轮廓清晰

2. 申请延期审理也是一个纯粹的程序性问题,只要当事人提出的理由确实充分,法官就无权拒绝,所以这样的问题如果拖延到庭审阶段才解决的话,无疑会大大延长庭审的时间,有悖我们的审判方式向集中审理的转变。

植物材料形成层次分明、连续顺畅、整齐划一的垂直面给人以强烈仪式感和冲击力。根据美学要求,岳阳总结各层植物高度和乔木间距经验数据(图5、6)。

1)明确垂直面各层高度,追求层次分明。

芦原义信探讨了宽高比(D/H),提出D/H〉1 时,随比值增大逐渐产生远离感,超过2产生宽阔感;D/H〈1时,随着比值减小逐渐产生接近感;当D/H=1,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匀称感[10]。D/H在1与2之间时空间平衡,是最紧凑尺寸,而D/H=1.3时,是适合“人的尺度”。设乔木高度为H、路幅宽为D,对D/H值与亲切宜人次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图5)可知,选用胸径12~13cm正常高度乔木(≥9m)作为行道树为宜。因此岳阳市主次干道上层选用高度≥9m乔木,中下层花灌木按照1/3法则控制(图6),以乔木和地被为基础,组合2~5层种植模式。

2)规范横向断面绿带高低变化,追求轮廓优美。

横断面乔灌木复层配置,减少树池式种植,形成优美天际线和平视范围圆润轮廓线(图7)。当D1接近12m时,中央分车带高度宜低于两侧绿带,保证空间宽阔感(图7、8);当D1接近24m时,中央分车带度宜高于两侧绿带,保证空间舒适匀称(图7、9)。地面线越杂乱,则地面以上的形体就不利于形成总体的认知印象[14],因此道路绿化底部轮廓线应统一高度、保证清晰。

3)保证纵向界面乔木合理间距,追求轮廓连续。

2.2.3 重要节点构成独特

道路的交叉节点是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联系和抉择的点,如果这些点能够形象清晰,自身构成生动的意象,观察者就会因此构造令人满意的意象骨架[1]。

1)立交桥绿色掩映覆盖硬质面。设计高大乔木群落、桥柱藤本植物覆盖、防护栏立体绿化,将桥面以外硬质面覆盖,使行车在立交中感觉桥梁、道路犹如浮现在绿色的海洋中[15],如琵琶王立交桥(图10)。

2)平交路口复层种植丰富空间。在渠化岛、环岛及转角处,使用复层通透式配置,丰富平交路口空间构成,如天伦城平交路口(图11)。

3)视线焦点点缀雕塑吸引视线。在关键节点如城市入口、主干道交叉路口和视线转折点布置反映岳阳文化的小品,加深人们对城市理解和印象,如巴陵东路环岛(图12)。

2.2.4 街旁游园适宜设置

沿路布置特殊用途空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改变路侧绿带景观单调局面,结合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不到区域布置游园,赋予建筑和小品文化特征,让人印象深刻,可识别性明显提升,如巴陵东路街头游园(图13)。

2.2.5 植物材料组合应用

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决定观察者第一印象。选用特色明显的植物材料,科学合理组合能呈现层次美、群体美和调和美,大量应用产生规模效应。岳阳市通过科学合理组合和大量应用植物营造道路个体特质,特色风貌鲜明,如金凤桥路(图14)。

图8 巴陵中路实景图

图9 巴陵东路实景图

图10 琵琶王立交桥覆盖硬质面实景图

图11 天伦城平交路口渠化岛林荫空间实景图

图12 巴陵东路环岛龙舟文化雕塑实景图

图13 巴陵东路街头游园实景图

图14 金凤桥路植物组合层次美、群体美与调和美示意图

3 城市设计中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设计策略

岳阳市现状道路绿地系统四大问题导致整体风貌特色不鲜明,实质上与缺乏完善的上位规划有关,而按现行政策规范编制的绿规无法引导特色风貌,加之绿规本身就难以纳入总规以致控制乏力[16]。城市设计为塑造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提供了契机。依托2个规范,结合岳阳在重要线路上绿地特色风貌塑造取得的经验,创新发展,提出岳阳市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塑造城市设计概念框架(图15)和景观风貌合理分区、特色风貌控制体系构建、主要道路特色风貌塑造三方面设计策略,以期塑造鲜明独特风貌。

3.1 系统景观风貌定位准确,分区科学合理特色明显

道路绿地系统应在城市整体风貌分区基础上提炼历史文化要素、融入地域性特色元素[17]科学合理分区,彰显地方特色。岳阳绿规将主城区总体风貌定位为“古楼文韵、湖湘水城”,结合城市控规,将主城区分为8个植物景观特色分区(图16)。如岳阳楼片区以洞庭湖风光为代表,在《岳阳楼记》等诗文中对景色描述多以“春、秋”为主,沧桑历史感的黄色和古典淡雅的粉色最能体现古典文韵,故植物景观以“春、秋”为主季相、“黄、粉”为主色调。

3.2 风貌控制体系构建全面,整体层面特色鲜明

当道路绿地系统的重复关系有规律可循时就能够形成清晰的网络,那么选用简单清晰、可读性强的一种或一系列属于能宏观把控整体特征的要素赋予整个系统,就能形成风貌独特的城市意象。如岳阳市重要路线上分车带立面分层采用“高大乔木+花灌木+地被”形式,整个城市道路整齐大气,具有强烈仪式感,可见简单的竖向分层在系统层面统一,就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提升城市形象。

依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和《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结合岳阳市实践经验,提炼出三方面把控整体特征的特色风貌塑造要素(表2):一是平面分幅有机组合线形空间,平面分幅主要靠道路绿带进行,绿带美化环境、人机分离、交通组织等功能[18]突出。新建道路设置完善的绿带,利用绿带丰富线形空间;已建道路借鉴欧美国家近年来“去汽车化”设计将街道整体进行统筹规划[19],利用绿带重新分配车行与慢行权属。二是通过立面分层清晰规范横纵断面,同时保证纵断面连续不中断,形成视觉上统一。三是通过焦点塑造独特构成的重要节点。要素通过系统层面统一设计、有机组合构建特色风貌控制体系,然后将要素赋予整个系统,塑造整体层面特色风貌。

图15 岳阳市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塑造的城市设计概念框架

图16 岳阳市主城区植物景观分区示意图(作者改绘自主城区植物景观分区规划图)

3.3 主要道路风貌塑造到位,个体层面特质独特

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控制从宏观层面将把控整体特征的要素赋予整个系统。主要道路应遵循整体要素设计,但道路缺乏个性造成很难区分,统一中求变化,赋予整体特征同时营造每条道路个体特质,使之风貌独特。通过实践和观察,植物材料选择和不同层次植物配置、小品和游园具体设计等属于能微观营造个体特质范畴。如植物材料选择可按3个步骤设计:首先按所处景观分区明确主季相和色调,然后在突出主季相和主色调前提下兼顾四季进行色彩组合,科学合理选择植物材料,最后利用垂直结构分层大量布置特色植物,如岳阳大道植物材料选择(图16)。

4 总结与探讨

研究城市设计中道路绿地系统特色风貌设计策略对解决绿规很难引导道路绿地系统塑造特色风貌的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城市设计时采用“现状分析—风貌分区—要素提炼—体系构建—风貌塑造”技术路径,能够较好地落实。

本研究有益于完善城市设计工作,但特色风貌塑造控制体系是否完整,宏观把握系统整体特征和微观营造道路个体特质的要素选取是否科学合理,植物时序景观如何进行考虑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绿带岳阳市风貌
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第一中学云帆文学社
岳阳市鸿达蜂业有限公司产品参考价目
解析当代大都市区绿带规划、建设与治理
——以上海环城绿带为例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小学395中队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