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时代下的反思

2019-07-24伍诗妮WuShini

当代美术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策展美术馆无人

伍诗妮 Wu Shini

1 田晓磊 赛博格的秘密 虚拟现实VR 2018

在路上·2018:中国青年艺术家

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

2018年12月1日—20日

展览地点: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论坛时间:2018年12月2日

论坛主题:Unmanned:人与未来艺术

论坛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三楼会议

2 林欣 错误的秩序——断层 003 布面油画 135cm×200cm 2015

随着人工智能(AI)在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AI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超市……的出现,我们似乎通往一个“无人”的时代。在艺术领域中,谷歌公司的AI“深梦(Deep Dream)”实现了模拟人类神经网络进行绘画创作,阿里公司的AI“鲁班”可每秒制作8000张海报设计,AI实现的智能化技术也在影响着当今的艺术发展。在“无人”的时代下,AI是否会替代人?是否能够替代艺术家?智能化无人技术是否会使人类走向毁灭?随着“无人”时代的到来,面对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变化,迫使我们重新反思人存在的意义和状态,以及技术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2018·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系列学术活动希望通过以“unmanned”(无人)为关键词,对“无人”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以及人类与科技的当代关系进行反思与讨论。

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以人的存在为核心的思想始终主导着艺术的发展逻辑。在面对“无人”时代的当下,科学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自我价值、意义等问题的挑战,坚守人文主义阵地的艺术领域如何保持对资本和全球化结合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警惕?“2018·在路上”项目试图以艺术生产、批评写作和策展实践探讨在“无人”时代下艺术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策展是连接当代语境与艺术生产的一种思想行动。展览通过“自在”“诘省”“无人”三个方面切入,陈述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当代关系,以及人作为个体在当下的生存状态。艺术家王觅、刘佳玉、沈凌昊、罗苇、梁半的作品以一种接近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状态,对个体在当代关系中的存在状态进行阐述。他们既没有强调主体性介入,也没有刻意抽离主体性的存在,所表现出的“自在”状态是人类在面对智能时代的当下对自我状态的感知。01小组(梁链喜、陈荣彬)、于瑜、王恩来、卢杉、田晓磊、刘影、李琳琳、张晓影、陈抱阳、林欣、金江波、周长勇、徐子薇、海晓龙、董大为、曾建华16位艺术家以不同媒介的作品构建了“诘省”版块。诘省意味着个体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观照。人类在创造科技、利用科技的同时,如何对技术保持警惕,如何与之共生?基于对当下处境的个体诘省,艺术家以自身的判断对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思考。参展艺术家mannifold小组、邓悦君、劳家辉、林妙玲、蔡宇潇、马正阳+Yuri Kuzmin、郭锐文、曹雨西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运用机械动能、编程、VR等技术手段展开对“无人”的探讨。“无人”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无人”,在人文主义强调以人的存在为基础的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人”有其存在的历史和意义。“无人”或许意味着与“人”合二为一,正如中国传统绘画以“明心见性”的本质追求,将人的精神与自然融合,表现出寄情于景,寄情于物的艺术精神,以“无人”反映“人”之存在。

3 李琳琳 遗忘之境 综合材料 尺寸可变 2017

艺术批评是贯穿于艺术史与艺术生产的理论场域。“在路上”论坛通过对人类在“无人”时代下的当代处境及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以有效的对话机制激活新的知识生产。论坛邀请了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吴洪亮,天津美术学院影像艺术系主任、副教授张锰,《美术》杂志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盛葳,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副主任宋振熙,《艺术与财富》主编、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朱小钧,北京空间站艺术总监、独立策展人付晓东,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博士生、独立策展人麦安,深圳美术馆策展人、公共教育部主任游江。八位活跃于国内的青年批评家以不同的角度对“无人”时代的艺术生态以及人的存在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

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以“回——艺术的生发与传播”为主题进行阐述,从自身的策展经验和展览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传统与当下、与未来之间的逻辑关系。他分享了如何通过对齐白石研究与大数据技术、数字美术馆的结合生成新的研究逻辑,并将“戴云个展项目”中将雕塑与电脑编程技术结合,“牡丹亭”“沧浪亭”展览项目如何融合展览、作品、空间逻辑、传播方式等,对传统和当代的新的连接方法以及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天津美术学院影像艺术系主任张锰以“从日落而息到带电作业”为题,从美术学院的系统进入到新媒体、多媒体领域。他认为中枢神经的延展是新媒体艺术的核心,新媒体艺术中枢神经涵盖了人工智能相关要素,新媒体的到来使生活变得非常快捷方便,同时艺术为我们提供一种自由。他从新媒体与当代生活的关系、新媒体与公共艺术的关系、人与社会的总体关系等方面,以宏观和细微解说的方式,阐述新媒体如何为世界、社会、公共范围、个人内心和学术服务。

《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以“视觉机器到人工智能”为题进行论述,他从艺术史的角度剖析视觉机器技术和媒介革新与艺术发展之间的关联。在他看来“AI是不会将艺术家取而代之的,尽管它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但在今天和可预见的未来,无论是现实意义的技术上还是哲学层面的观念上,这都还不现实。”“除非人文主义以及建立于其上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通通坍塌,人类社会的底层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而不是‘公共领域’‘景观社会’这一类型性质的变化。这当然有可能发生,因为人文主义并不天生就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或者AI进化为超级AI,而不是图像识别、风格转换、有限创造这样的‘小儿科’,这意味着超级AI能够对包含AI自身在内的人类社会,以及政治、文化、经济等影响艺术史进程的所有因素作出全面而充分的判断。但如果这真能实现,超级AI就不再是AI,而是上帝。但在可预期的未来,AI可能会成为改变艺术既有范式、塑造艺术新范式的重要参数。”

《艺术与财富》主编朱小钧以题目“无人的未来,无人可解”出发,提出三个关于艺术的问题:第一,如果我们的年轻艺术家不是艺术明星的话,是否还能站在舞台的中央?在无人的时代,年轻人还有什么新的玩法?如果我们的观念、作品跟不上技术的更新变化,我们会不会被时代所淘汰?针对这个问题,朱小钧认为年轻艺术家需要把对社会的观察和责任,有效地在作品中转化,观念先行于技术。在频繁创新的“无人”时代,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明星。第二,对于艺术家而言,要远离无效社交,结交“超级伙伴”,包含艺术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策展人、美术馆、画廊、艺术经纪人、拍卖行等,艺术家要建立一个可以和外界连接的方法。第三,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追逐市场流行的趋势,可能永远会在潮流之后。技术不能成为人的羁绊,要坚持自己最擅长事情,最后一定能成功。

4 蔡宇潇 妄想是一首不问来去的诗 虚拟现实超文本 尺寸可变 2018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副主任宋振熙以“从不消逝的遭遇”为论题,以人类史和艺术史的发展过程切入,阐述人类在“非人”与“人本回归”的状态反复遭遇。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主体性在艺术圈也慢慢缺失。我们有三方面困境:一是资本的自动化。二在虚拟世界里人是否已经开始消失?三在技术的干预下,人从创作中抽离,用智能化的语言开始创造艺术。从人本出走再到人本回归,再到现在一个面临‘无人’的状态,在肉身消失的过程中,我们仿佛有了一种更为淡然的状态。在我看来,我们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我们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某种语境之下,我们是否应该先讨论资本、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北京空间站艺术总监付晓东以“非人”为题,她指出随着新科技的出现,看起来和很多人无关的科技事件,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共同话语,我们因为人工智能下棋赢了人类的智商而开始反思人和自己肉身的关系。在此背景下,她从2002年开始组织艺术家和科学家从生命科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核电站、基因测序、潜意识的研究等二十多次跨学科访问的经验和感受出发,结合所有的知识和现象,以各个学科的角度对人类即“非人”进行探讨和佐证。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博士生麦安以“虚拟人物的反思”为题,通过对电影《银翼杀手》《钢铁侠2》《明日边缘》《虚拟偶像》《未来学大会》和初音未来等虚拟人物的状态进行论述和探讨。她指出人创造了科技,由此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自由,但是发展到今天人被科技控制,甚至沦落到一种类似囚犯的处境,甚至呈现出一种迷失的状态。

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游江从观察与再现的视觉模式进化过程阐述人类在艺术中对主体性的认知模式的改变。他指出:“在古典的视觉模式下,视觉主体是一种试图全面认识‘我’的阶段。但是在17、18世纪的暗箱模式下,又让位于技术本身。绘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视觉主体由于技术的‘真实’受到了一定的压抑。到19世纪,在光学仪器、立体视镜的推动下,以及在历史主义和演化论的思想模式影响下,在社会政治转变和机器复制时代图像泛滥的现实下,我们的感知性和视觉性之间发生了一种断裂,人们开始反思技术性发展下新的视觉影像,主观视觉模型变成了一种优先的模型方式。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主体性不在于艺术家本身,也不在于艺术本身,而是在于艺术的受众。艺术家希望受众走进艺术的场域。”

在“无人”时代的当下,是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契机。我们所感受到的担忧和危机感源于人类作为独立个体对自我价值、独立意识的缺失。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身,思考什么才是我们作为人类所独有的。只有人类才需要表达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个体的创造力和感知能力是AI始终无法达到的。机器智能或许会影响艺术的未来发展,但它始终无法替代“人”作为个体对社会、对生命的感知。在艺术的发展中,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的艺术史进程始终以人的存在为核心,艺术不能被技术限制,我们应该重建我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与人工智能从对抗走向共存。

猜你喜欢

策展美术馆无人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HUMS在无人直升机上的应用与展望
《策展哲学》
策展与时代:文化责任与学术发展第二届“策展在中国”主题论坛纪实
关于策展
去美术馆游荡
反击无人机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