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措施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访贵州省能源局副局长胡世延
2019-07-24李唯睿刘坤伦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刘坤伦
优质煤炭产能逐步释放,目前已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煤矿智能机械化标准体系,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大。
能源产业是贵州的优势支柱产业,对全省发展大局具有战略性基础性支撑作用。2017年,贵州省创造性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旨在打造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优势。
新机制释放改革红利
胡世延: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目的是解决能源工业运行大起大落影响全省经济平稳发展这一历史难题。
长期以来,煤炭、水电、火电利益机制未理顺,煤炭、水电、火电的组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煤炭不能保持均衡稳定生产,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调控力和掌控力较弱,煤炭、水电、火电利益联结不够紧密,造成局部地区个别时段电量不能充足供给、电价竞争优势不明显。
运行新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战略导向,围绕打造电量充足供应、电价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优势,把加快构建煤炭、水电、火电紧密联结新机制和打牢夯实煤炭工业这一能源工业的基础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抓手,采取了六大措施:
科学建立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支持煤炭企业生产和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稳定煤电双方市场预期,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建立完善电煤储备制度,解决我省煤炭生产供应波动问题;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强了招商引资吸引力;强化政府对能源工业的调控能力,增强对煤炭、水电、火电的政府调控能力;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释放先进产能,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机械化改造,大力实施煤矿瓦斯、矿井水、煤矸石三利用工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四项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胡世延:新机制有效缓解了能源运行大起大落影响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难题,释放出极大改革红利。
持续数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有效稳定了煤炭、电力市场预期,促进煤炭、火电、水电的均衡发展,实现煤炭、电力稳定均衡充足生产供应。
具有竞争力的电价优势开始积累。电煤价格实行每大卡7至9分的政府指导价,稳定电煤价格和煤电双方的市场预期。
利益共享的煤—电—网—用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13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2018年1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我省能源工业在做大总量中力求均衡发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煤炭工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加强。优质煤炭产能逐步释放,目前已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煤矿智能机械化标准体系,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大。
振兴清洁高效电力产业
2018年2月24日,胡世延(右二)在黔西电厂了解电煤储备情况。
胡世延:清洁高效电力产业归属于能源工业产业范畴,同是工业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既有产业固有的属性,又有社会公共服务的属性,作为二次能源,对一次能源有着强烈的从属特性。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将更快更合理地释放一次能源的增长空间,为清洁高效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全省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电煤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逐步稳定了全省一半左右、占贵州电网64%以上的燃煤发电有序增长;水火发电权交易机制,又为统调水电稳定出力、生产占贵州电网25%左右的电量提供保障等,而清洁高效电力产业的振兴发展,又将为整个能源工业的有效运行提供必要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胡世延:按照《贵州省清洁高效电力产业振兴方案(2018—2022年)》总体要求,围绕清洁、高效发展和实现产值2000亿元目标,深入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打造电量充足供给、电价具有竞争优势、电源结构优化、电网智能安全的千亿级清洁高效电力产业,不断巩固和提升能源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大行动计划”,即深入实施煤电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水电优化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新能源有序开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电网强化升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电力市场拓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电力体制改革行动计划。
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释放
胡世延:深入推进能源运行新机制落地见效,基础在煤炭,源头在煤炭。2018年,我们通过加快培育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和促进煤炭均衡生产,供应省内电煤6300万吨、同比增加795万吨,持续数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
据测算,2019年统调发电量需达1730亿千瓦时才能满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电煤需求量将达到7460万吨,比2018年增加500万吨左右,电煤保供的压力仍然较大,必须加快培育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加快实施基础能源产业振兴行动,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的基础能源产业,在做大“量”的同时,将更注重“质”的提升。
加快大中型煤矿建设。按照完善手续一批、建成投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四个一批”,制定了加快推进煤矿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确保今年建成投产大中型煤矿4 5处、产能2640万吨/年,预计可释放产量1000万吨以上。
加快煤矿“两化”升级改造。2019年推动55处实施综合机械化改造、110处实施智能化升级,到年底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达到80%,全年可新增释放产量200万吨以上。
实施煤炭资源三利用工程。围绕加快煤炭工业绿色发展,2019年推动30处生产煤矿建成瓦斯发电设施、新增装机容量4万千瓦,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达到45%。推广井下充填技术、千米钻机减排技术,重点推进矿井水工业化利用。
去放结合,不断优化煤炭产能结构。坚持结构性优产能、系统性去产能,加快处置30万吨/年以下煤矿,淘汰退出长期停产停建且不具备恢复生产建设条件的煤矿。
深化煤矿建设“放管服”改革。研究制定煤矿建设项目手续“放管服”改革方案,对涉煤审批手续全流程优化再造,加快初步设计审批、开工备案、联合试运转批复等现有审批流程简化优化,切实解决煤矿建设手续办理难题。
加快落实设立独立法人公司(子公司)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煤矿尽快完成公司设立和矿权变更,同时强化资金支持。加强煤炭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监控管理,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和专项绩效目标评估,确保资金早安排、早下达、早使用、早见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