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沙群岛维管植物资料增补

2019-07-23王清隆汤欢王祝年羊青李英英

热带作物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

王清隆 汤欢 王祝年 羊青 李英英

摘  要  2018年5、6月份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赵述岛、西沙洲、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北岛、中岛和南岛共10个岛屿的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以及文献查阅,共记录西沙群岛维管植物90科406种,确定西沙群岛未记录野生维管植物52种,新归化植物10种,新增栽培植物87种,隶属于59科130属,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物标本室ATCH。西沙群岛原记录维管植物398种,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植物标本进行统计,西沙群岛维管植物共计101科352属543种,其中野生植物292种,栽培植物251种。此研究为西沙群岛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关键词  西沙群岛;维管植物;新记录;新归化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The plant resources from ten islands of Xisha Islands (including Woody Island, Rocky Island, Tree Island, West Sand, South Sand, Middle Sand, North Sand, North Island, Middle Island and South Island) were surveyed in May and June in 2018. Through field survey,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d literature consultion, a total of 406 vascular plants belonging to 90 families of Xisha Islands were recorded. 52 wild vascular plants, 10 newly naturalized plants and 87 cultivated plants belonging to 130 genera in 59 families were unrecorded. The voucher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the herbarium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ATCH). Before this investigation, 398 vascular plants were recorded in Xisha Islands. On the basis of this investig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and plant specimen statistics, there are 543 vascular plants belonging to 352 genera and 101 families on Xisha Islands. Among them, there are 292 wild plants and 251 cultivated plants. This study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plant resources of Xisha Islands.

Keywords  Xisha Islands; vascular plants; new records; newly naturalized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9.06.027

西沙群島(15°46?~17°08?N, 111°11?~ 112°54?E)位于南海西北部、海南岛东南部,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大小不一的岛屿、7个沙洲和10多个暗礁暗滩,总陆地面积约7.6047 km2,是南海诸岛中岛屿最多、陆地面积最大、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群岛[1-2]。除石岛的海拔为12.5 m外,其余各岛均在10 m以下;除永兴岛、东岛和中建岛的面积超过1.5 km2外,其余各岛在0.5 km2以内[1]。西沙群岛上的岛屿成土母质较单纯,除高尖石岛的成土母质是火山岩外,其余主要以第四纪的珊瑚、贝壳碎屑灰岩和近期海浪作用堆积起来的珊瑚、贝壳碎屑砂和鸟粪发育而成的磷质石灰土和滨海盐土所组成,富含钙和磷质[3-6]。西沙群岛1月的平均温度约为23 ℃,最高温度的6月平均温度约为29 ℃,年温差≤6 ℃,是比较典型的热带海洋气侯。年降雨量在1500 mm左右,但分布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每年6至11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是台风、暴雨等灾害性气候多发期;12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7-8]。西沙群岛的珊瑚岛地质年代较短,因此岛上的植物种类比较简单和贫乏,同时缺乏原产的特有种类;岛上的植物都是附近大陆及海岛的成分,主要是通过渔民的活动、海鸟的传播、海流及风力的流动带进来的,其中植物物种的动态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7]。该地区植被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十分缓慢,植物的果实、种子及营养体均是通过海流、风和鸟类由邻近区域传播而来,且大多数种类无法定居,只有少数适应海边高盐度环境的种类才能慢慢发展起来[2]。西沙群岛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西沙群岛的植物和植被资源的调查研究,一直是植物学、生态学、林学、农学及地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9-10]。由于海况恶劣,以及周边复杂的政治环境等限制因素,我国植物学工作者仅对西沙群岛进行过几次规模较大的植物资源调查[1-4, 6-8, 11-16]。历史上以张宏达先生在1947年4月,首次对西沙群岛的植物资源进行了科学调查,记录了西沙群岛野生维管植物35种,当时西沙群岛人类活动少,植物种类亦少。此后1974年,华南植物研究所调查队对西沙群岛植被进行了深入调查,共记录野生维管植物166种。植物种类的增加除了与调查深入有关,更与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相吻合。在其后的调查中,仍有植物不断被记录,但大多只见于建设力度最大的永兴岛[2]。最近几年西沙群岛植被调查中,2013年童毅等对西沙群岛24个岛屿的调查,共记录西沙群岛共有维管植物396种,隶属于85科262属,其中野生植物220种,栽培植物176种;2017年邓双文等对西沙群岛野生植物调查并采集植物标本250号,发现西沙群岛新记录植物5种(均为野生植物),统计西沙群岛野生维管植物共计47科137属193种。

由于对西沙群岛的植物调查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开展西沙群岛的植物调查和研究既可以补充我国西沙群岛的植物资料,也对我国西沙群岛的海防建设以及建设宜居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于2018年5月底至6月初,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赵述岛、西沙洲、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北岛等10个岛屿的植物进行全面的踏查和样方调查,共记录西沙群岛维管植物90科406种,其中蕨类植物6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398种,采集植物标本460份;并确定西沙群岛未记录野生植物52种,西沙群岛新归化植物10种,新增栽培植物87种;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植物标本,对西沙群岛的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统计,西沙群岛维管植物共计101科352属543种(其中野生植物292种,栽培植物251种)。

1  方法

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岛屿地图,对调查地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植物资源现状等进行分析,确定野外植物调查采用踏查和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使用数码相机、GPS、样方绳、卷尺、枝剪等调查工具,在2018年5月底至6月初,对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石岛、赵述岛、西沙洲、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北岛、中岛和南岛共10个岛屿的植物资源进行野外考察、标本采集、鉴定。

2  结果

此次西沙群岛植被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及植物标本,对西沙群岛的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了统计,西沙群岛维管植物共计101科352属543种(见附录I,含292种野生植物和251种栽培植物),包括蕨类植物7科7属9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90科341属529种;本次调查发现了一批新记录种,丰富了我国西沙群岛的植物资料,为西沙群岛的植物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绿化海岛和海防建设提供了帮助。此次共发现西沙群岛尚未被记录的野生维管植物52种,新归化植物10种,新增栽培植物87种;采集植物标本460份(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植物标本室ATCH),拍摄照片2410张。

3  分类群增补

以下為此次调查中新发现的西沙群岛尚未被记录的野生维管植物52种,新归化植物10种,新增栽培植物87种(表1)的信息。

3.1  野生维管植物增补

(1) 潺槁木姜子(樟科Lauraceae)Litsea glutinosa (Lour.) C. B. Rob.,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路边分布。

(2) 钝叶鱼木(白花菜科Capparidaceae)Crateva trifoliata (Roxb.) B. S. Sun,海南海岸常见植物,北沙洲有分布,生于沙地上。

(3) 荷莲豆草(石竹科Caryophyllaceae)Drymaria cordata (L.) Willd. ex Schult.,海南岛常见植物,永兴岛有分布。

(4) 吉粟草(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Gisekia pharnaceoides L.,海南岛有分布,北岛新记录。

(5) 凹头苋(苋科Amaranthaceae)Amaranthus blitum L.,海南岛常见种,赵述岛新记录。

(6) 凤瓜(葫芦科Cucurbitaceae)Gymnopetalum scabrum (Lour.) W. J. de Wilde et Duyfjes,海南岛有分布,永兴岛海边新记录。

(7) 桤叶黄花稔(锦葵科Malvaceae)Sida alnifolia L.,海南岛沿海地区常见种,永兴岛路边有分布。

(8) 地桃花(锦葵科Malvaceae)Urena lobata L.,海南岛常见草本植物,永兴岛新记录。

(9) 小果叶下珠(大戟科Euphorbiaceae)Phyllanthus reticulatus Poir.,海南岛常见植物,永兴岛林缘分布新记录。

(10) 黄珠子草(大戟科Euphorbiaceae)Phyllanthus virgatus G. Forst.,海南岛沿海地区常见种,赵述岛新记录种。

(11) 铺地蝙蝠草(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kh. f. ex Meeuwen,海南岛有分布,赵述岛新记录。

(12) 异叶山蚂蝗(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 DC.,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新记录种。

(13) 山黄麻(榆科Ulmaceae)Trema tomentosa (Roxb.) H. Hara,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屋边及林缘有分布。

(14) 对叶榕(桑科Moraceae)Ficus hispida L. f.,海南岛常见植物,永兴岛路边椰林下分布新记录。

(15) 斜叶榕(桑科Moraceae) Ficus tinctoria G. Forst. subsp. gibbosa (Blume) Corner,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有分布。

(16) 鹊肾树(桑科Moraceae) Streblus asper Lour.,海南岛沿海地区常见种,永兴岛机场附近树林下有分布。

(17) 多枝雾水葛(荨麻科Urticaceae)Pouzolzia zeylanica (L.) Benn. var. microphylla (Wedd.) Masam.,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生于草坪石缝边。

(18) 白粉藤(葡萄科Vitaceae)Cissus repens Lam.,海南岛有分布,永兴岛林下有分布。

(19) 三叶崖爬藤(葡萄科Vitaceae)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机场附近树林下新记录。

(20) 积雪草(伞形科Apiaceae)Centella asiatica (L.) Urb.,海南岛常见植物,永兴岛草坪中新记录。

(21) 倒吊笔(夹竹桃科Apocynaceae)Wrightia pubescens R. Br., 海南岛常见小乔木,永兴岛新记录。

(22) 鸡眼藤(茜草科Rubiaceae)Morinda parvifolia Bartl. ex DC.,海南岛常见植物,西沙洲海边沙地有分布。

(23) 柔毛艾纳香(菊科Asteraceae)Blumea ax illaris (Lam.) DC.,海南岛常见草本,永兴岛新记录。

(24) 石胡荽(菊科Asteraceae)Centipeda minima (L.) A. Braun et Asch.,海南岛有分布,永兴岛草坪中首次记录。

(25) 野茼蒿(菊科Asteraceae)Crass oce pha lum crepidioides (Benth.) S. Moore,海南島常见草本,永兴岛屋边草丛中有分布。

(26) 败酱叶菊芹(菊科Asteraceae)Erechtites valerianifolius (Link ex Spreng.) DC.,海南岛常见杂草,永兴岛草丛阴湿处有分布。

(27) 苣荬菜(菊科Asteraceae)Sonchus wightianus DC.,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新记录。

(28) 苦苣菜(菊科Asteraceae)Sonchus oleraceus L.,海南岛常见草本,永兴岛路边及草坪中有分布。

(29) 黄鹌菜(菊科Asteraceae)Youngia japonica (L.) DC.,海南岛常见杂草,永兴岛屋边草丛有分布。

(30) 益母草(唇形科Lamiaceae)Leonurus japonicus Houtt.,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林下及墙边有分布。

(31) 海南茄(茄科Solanaceae)Solanum procumbens Lour.,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屋边杂灌丛中有分布。

(32) 地旋花(旋花科Convolvulaceae)Xenostegia tridentata (L.) D. F. Austin et Staples,海南岛常见草本,北岛、永兴岛有分布。

(33) 长蒴母草(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Lindernia anagallis (Burm. f.) Pennell,海南岛常见植物,永兴岛草坪低洼处有分布。

(34) 母草(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Lindernia crustacea (L.) F. Muell.,海南岛常见矮小草本,永兴岛草坪低洼处有分布。

(35) 野甘草(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Scoparia dulcis L.,海南岛常见种,北岛和永兴岛分布新记录。

(36) 大青(马鞭草科Verbenaceae)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海南岛常见灌木,永兴岛分布新记录。

(37) 天门冬(百合科Liliaceae)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 Merr.,海南沿海常见种,永兴岛海边杂草丛新记录。

(38) 麒麟叶(天南星科Araceae)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海南岛常见藤本,赵述岛椰子树上有分布。

(39) 臭虫草(禾本科Poaceae)Alloteropsis cimicina (L.) Stapf,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新记录。

(40) 紫马唐(禾本科Poaceae)Digitaria violascens Link,海南岛有分布,永兴岛草坪灌丛有分布。

(41) 光头稗(禾本科Poaceae)Echinochloa colona (L.) Link,海南岛常见杂草,永兴岛屋边阴湿处有分布。

(42) 肠须草(禾本科Poaceae)Enteropogon dolichostachyus (Lag.) Keng ex Lazarides,海南岛沿海地常见,赵述岛杂草丛中有分布。

(43) 虮子草(禾本科Poaceae) Leptochloa panicea (Retz.) Ohwi,海南岛常见杂草,赵述岛路边草丛及菜地边有分布。

(44) 稻(禾本科Poaceae)Oryza sativa L.,我国常见栽培种,永兴岛灌木丛中有分布。

(45) 露籽草(禾本科Poaceae)Ottochloa nodosa (Kunth) Dandy,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草坪中有分布。

(46) 短叶黍(禾本科Poaceae)Panicum brevifolium L.,海南岛常见草本,永兴岛草坪中有分布。

(47) 莠狗尾草(禾本科Poaceae)Setaria parviflora (Poir.) Kerguélen,海南岛常见禾草,永兴岛有分布。

(48) 海金沙(海金沙科Lygodiaceae)Lygodium japonicum (Thunb. ) Sw.,海南岛常见蕨类植物,永兴岛、赵述岛,草丛中及树头下有分布。

(49) 热带鳞盖蕨(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Microlepia speluncae (L.) T. Moore,海南岛林下常见蕨类,永兴岛屋边草丛阴凉处有分布。

(50) 蜈蚣草(凤尾蕨科Pteridaceae)Pteris vittata L.,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屋边草丛阴凉处有分布。

(51) 渐尖毛蕨(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Cyclosorus acuminatus (Houtt.) Nakai,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屋边草丛有分布。

(52) 华南毛蕨(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Cyclosorus parasiticus (L.) Farw.,海南岛常见种,永兴岛屋边草丛阴凉处有分布。

3.2  新归化植物

(1) 草胡椒(胡椒科Piperaceae)Peperomia pellucida (L.) Kunth,永兴岛新归化种。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各热带地区,海南已归化。

(2) 喜旱莲子草(苋科Amaranthaceae)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永兴岛和北岛新归化种,生于路边草坪阴湿处。原产巴西;华南地区已归化。

(3) 紫斑大戟(大戟科Euphorbiaceae)Euphorbia hyssopifolia L.,永兴岛和赵述岛新归化种。原产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并归化于旧大陆。

(4) 紫花大翼豆(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DC.) Urb.,永兴岛新归化种,生于海边杂草丛。原产热带美洲,现世界上热带、亚热带许多地区均有栽培或已在当地归化。

(5) 盖裂果(茜草科Rubiaceae)Mitracarpus hirtus (L.) DC.,永兴岛新归化种。原产安的列斯群岛及美洲,在热带非洲,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已归化。

(6) 藿香蓟(菊科Asteraceae)Ageratum conyzoides L.,赵述岛、永兴岛和北岛新归化种。原产中南美洲,作为杂草已广泛分布于非洲、印度、东南亚;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也有归化分布。

(7) 钻叶紫菀(菊科Asteraceae)Symph yotr ichu m subulatum (Mich.) G. L. Nesom,赵述岛和永兴岛新归化种,生于杂草丛及菜地边。原产美州。

(8) 小蓬草(菊科Asteraceae)Erigeron canadensis L.,永兴岛新归化种。原产于北美;我国各省区有归化。

(9) 离药金腰箭(菊科Asteraceae) Eleutheranthera ruderalis (Sw.) Sch. Bip.,赵述岛

新归化种,生于路边草丛中。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非洲西部和澳大利亚也有。

(10) 银胶菊(菊科Asteraceae)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永兴岛新归化种。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3.3  新增栽培植物

新增栽培植物名录,详见表1。

4  讨论

西沙群岛植物物种的动态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该地区植被的自然发生发展过程十分缓慢,植物的果实、种子及营养体均是通过海流、风和鸟类由邻近区域传播而来,且大多数种类无法定植,只有少数适应海边高盐度环境的种类才能慢慢发展起来[2]。历次调查中都有较多新记录物种,其植物种类的增加除了与调查的不断深入有关外,更与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相吻合。如此次调查中,在建设力度最大的永兴岛有374号标本350个种。此次调查发现了西沙群岛新记录野生维管植物52种,新归化植物10种,新增栽培植物87种。并且,随着西沙群岛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许多填海造岛土壤运输和增加绿化用土均带来大量的植物种子,种子随客土进入各岛屿,并定居发展成为组成岛屿植被的一部分。因此,在今后极有必要对西沙群岛植物物种和植被开展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会对西沙群岛植物引种、科学开展生态保护和为人们研究岛屿植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童  毅, 简曙光, 陈  权, 等. 中国西沙群岛植物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13, 21(3): 364-374.

邓双文, 王发国, 刘俊芳, 等. 西沙群岛植物的订正与增补[J]. 生物多样性, 2017, 25(11): 1246-1250.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西沙群岛植物调查队. 中国西沙群岛的植物和植被[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7.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西沙群岛植物调查队. 西沙群岛植物考察记[J]. 植物学杂志, 1975(4): 3-6.

卢演俦, 杨学昌, 贾蓉芬. 我国西沙群岛第四纪生物沉积物及成岛时期的探讨[J]. 地球化学, 1979(2): 93-102.

邢福武, 李泽贤, 叶华谷, 等. 我国西沙群岛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J]. 热带地理, 1993, 13(3): 250-257.

张宏达. 西沙群岛的植被[J]. 植物学报, 1974, 16(3): 183-192.

孙立广, 赵三平, 刘晓东, 等. 西沙群岛生态环境报告[J]. 自然杂志, 2005, 27(2): 79-84.

赵焕庭. 西沙群岛考察史[J]. 地理研究, 1996, 15(4): 55-65.

王  瑞, 唐文浩, 宋玉梅, 等. 西沙群岛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10): 5837-5840.

Zhang H D. The vegetation of the Paracel Islands[J]. Sunyatsenia, 1948, 7(1-2): 75-88.

钟  义. 海南省西沙群岛植物资源考察[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0, 3(1): 48-65.

邢福武, 吴德邻, 李泽贤, 等. 西沙群岛植物资源调查[J]. 植物資源与环境, 1993 (3): 1-6.

海南省海洋厅, 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6.

张  浪, 刘振文, 姜殿强. 西沙群岛植被生态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4): 181-186.

任  海, 简曙光, 张倩媚, 等. 中国南海诸岛的植物和植被现状[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 26(10): 1639-1648.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西沙群岛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西沙群岛维管植物资料增补(Ⅱ)
西沙群岛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对西沙地缘形势的关注及立场
长棘海星的暴发及其防治
20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与西沙岛务开发关系之考量
20世纪70年代越南要求西沙群岛主权的国外原因
五彩斑斓的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