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滩头年画中的门神形象
2019-07-23高赫添
摘 要:滩头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其色彩艳丽、造型独特,是中国传统木刻印刷版画的代表之作。其中门神形象是滩头年画经常使用的元素,贴在门上起到驱邪避凶、卫家宅、保平安的作用。本文从图像学的角度来分析滩头年画的门神形象,在探索其美学价值的同时,挖掘其内涵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的设计。
关键词:滩头年画;五色论;门神形象;图像学;艺术价值
1 图像学理论
图像学这一名词是由图像志演化而成。其意思就是挖掘图像自身的内涵和图像所传达的隐喻含义,在研究图像的同时对其身处的特定时代背景、国家、宗教、哲学等方面同时进行分析与探索,进而准确地把握图像自身所传递的内涵。从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志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会产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且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目的与方法。其中,第一阶段就是从视觉的角度分析图像所要传达的内容,了解图像的自然意义。第二阶段就是了解图像的自身的主题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第三阶段则是对图像的深层次挖掘,明确图像自身所传达的隐喻内容和其更深层次的意义。
2 从图像学的视觉角度分析滩头年画门神形象
2.1 滩头年画中门神形象的前图像志分析
滩头年画兴起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刻版画,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滩头年画大致分为三种,为神像类、吉祥类和戏文传说类。其中的神像类主要是以门神形象以及马超、关羽等英雄形象还有苗族英雄形象为主。
滩头年画的门神是以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将军的形象原型所绘制。色彩以黄、红、绿、蓝、黑和白几种颜色为主。其中尉迟恭的面部颜色为红色,神情怒目圆睁,身上所穿的战袍为蓝色,胸前是黄绿相间的战甲,手握两柄铁鞭,腿部的战甲则是黄底红磷战甲,边界处则以绿色锦缎修饰。而秦叔宝则是白脸,面下有三缕长须,神情严肃,身着红色战袍,胸前所穿的战甲则是蓝红相间,手握双锏,其颜色为黄绿相间,腿部所穿戴的鳞甲与尉迟恭相同。
图像志的第一阶段正是人们通过视觉感官的直接观察,而图像通过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去刺激观察对象的视觉神经,进而吸引所传达对象的注意力,引起共鸣,令观察对象进一步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2.2 滩头年画中门神形象的图像志的分析
滩头年画的门神形象自身的造型区别于其他年画的门神形象,其整体的人物比例中头部所占的面积较大,大约是身体的1/3,其面部表情较为夸张,主要是对眼、鼻子、嘴、胡须这四个部位进行刻画,其眉毛部分通常绘制以三条平行线,其色度是由上到下逐步递减。一些老艺术家在画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断线,这样会增强眉毛的虚实从而增强面部自身的立体感。眼睛部分是画面中重要的部分,其眼角处是斜向下切入至鼻梁处,在眼皮处加以细黑线处理,并在眼瞳处与眼皮的线间加一个黑色的斜切面,表现出门神自身眼若铜铃、怒目环视的特点,提升其威势。
在门神的服饰穿着上,滩头年画的门神一般是身着战袍,而在手臂处、腿部则会穿戴战甲,其中战袍一般为普通的衣袍,通常是在黑线勾画出战袍的结构后用纯色大面积平涂,而战袍表面不带任何装饰。而手臂和腿部的战甲上的装饰通常是以鱼鳞甲的几何纹为主,其甲片的数量相对于其他种类的年画来说数量较少,主要也是滩头年画的古朴画风所致。相对于其他年画来说,滩头年画的细节较少,通过颜色的冷暖对比来增强画面自身的丰富性,给人以繁与简的对比。
图像志的第二阶段则是进一步分析画面,对其绘画特点、颜色运用进行详细论述,进而挖掘它的艺术情感和艺术价值。
2.3 滩头年画中门神形象的图像学理解
滩头年画可以说是在所有年画种类中最为古朴、大气的年画之一,其门神形象则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特点。
从色彩的角度上看,滩头年画的色彩采用了“五色论”的理念,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理论,《尚书·洪范》中这样叙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正因如此,五色的理论应运而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滩头年画也正是保持了这种配色的传统,其中的门神形象则更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特性。例如,在对手臂处战甲的颜色选择上通常选择黄色,黄色对应五行中的金,用于体现其坚固的特性。绿色通常用来表现生机的特点,属于五行中的木,而鲜艳的红色则表现出火这一特点,以此类推,深邃的蓝则表现为水,深沉的黄为土,再加上黑白二色对应阴阳,使得滩头年画的色彩在印染過程中不单单的是色彩之间的互补,其中更包含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滩头年画的文化内涵。
从造型的方向上看,滩头年画通过简练的绘画形式给人一种大气和不拘小节的风格,这也间接地反映了滩头地区的人文特点。滩头隶属于湖南省,湖南人在饮食的过程中对辣椒极其钟爱,以致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有一种“辣”的特性。做事风风火火,不拖泥带水,大刀阔斧,不拘泥于小节,喜欢热情奔放的艺术等特性都在滩头年画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滩头年画正是用简练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通过平涂等手法表现出了色彩之间的和谐统一,呈现了属于中国的吉祥、喜庆的主题内容。
3 滩头年画的未来发展
滩头年画自身有着复杂、完整、严谨的制作工艺,无论是在模子的雕刻过程,还是在印染时所使用的纸张,都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其纸张制作所需的材料都是采自本地的楠竹、墨树,而对于后期模子的雕刻,如线稿和色稿还有难度最大的开脸部分都完全是由工匠的精湛技艺纯手工制作而成。相对于其他工艺而言,滩头年画自身的传承也是有着单一性的,主要是通过家族的祖祖辈辈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其中许多家族成员都是抱着传男不传女的思想。随着老一辈的艺术家逐渐逝去,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对一些传承失去了兴趣,滩头年画这门工艺技术逐渐失去了传承。
现代滩头年画的发展前景堪忧,要打破僵局必须改变思想观念,令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相结合,减少制作时间达到真正的大量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工艺的转型的过程中要保留自身的文化传承,不能因追求形式上的效率而忽略文化内涵,否则的话就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在创新的过程中,滩头年画可以考虑新的文化形式、人物形象等题材的创新,从而增强自身的趣味性。当然,在创新过程中也不能随意更改,许多传统工艺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因过多地加入了社会流行因素进而走向庸俗化。因此,滩头年画在创新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自身的文化立场,拒绝庸俗文化的传播,吸收优秀的文化元素,做真正让大众能接受的文化创新。作为民俗艺术,滩头年画的创新起点就要以民俗为主,弘扬本地文化,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加以创新创作,如湖南省隆回县的花瑶挑画以及湖南湘西的踏虎凿花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滩头年画可以对其制作过程的场景进行绘制。
在经济市场上,滩头年画作为优秀民俗艺术文化的代表,无论何时都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角度都潜移默化地改变。因此,滩头年画自身要把握市场脉搏,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推出适应需求的滩头年画,但前提是维持滩头年画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自身的传统哲学理念,并以此为文化指导进行创新,让滩头年画的脚步逐渐从农村走向市场,进而走向世界。如果说经济市场是一棵大树,那么滩头年画就是这棵大树的一根枝干。只有吸收大众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滩头年画才能逐渐成长,才能在蜕变之路上逐渐成形。
4 结语
用图像学解读滩头年画的门神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滩头年画自身的文化内涵及其更深层次的意义,探寻其自身符号形式并分析其在现代的应用。其中,门神是家喻户晓的英雄形象,在现代有着驱邪挡煞的寓意,通过对门神的造型比例、色彩应用的分析,深入挖掘滩头年画的艺术文化。
滩头年画是中国早期具有完整制作过程的手工木刻版画,其每一步都是由工匠手工完成,其造型簡练、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结晶,体现了大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在未来滩头年画的发展中更要注重其文化传承,利用现代媒体快捷、方便、传播范围广的特性对滩头年画进行宣传,为滩头年画开拓更宽阔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彦卿.“滩头年画”手工艺产业转型与发展研究[J].美术观察,2015(15):121-122.
[2] 李舵.滩头年画与杨家埠年画中的门神画对比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08).
[3] 吴志军,陈青阳.滩头年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路径研究[J].包装工程,2016(09).
[4] 李林贤,袁淑琴.《洪范》五行的本义[J].西部学刊,2018(07).
[5] 殷正琳,丁山.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视角 解读仇英《汉宫春晓图》[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
[6] 王瑞芹.古典精神的呈现——《雅典学院》的图像学阐释[J].美术大观,2019(01).
作者简介:高赫添(1994—),2018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修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