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现状分析
2019-07-23崔跃芳
崔跃芳
摘 要:河南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学校作为传播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阵地,要积极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优劣都直接影响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顺利进行。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和探索适合当前高校教育模式下民间音乐教学的内容、手段及今后的发展模式,把更优质的课程设置、更完善的教学体系推向未来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教学
河南民间音乐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遍布中原大地,河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优美动听的旋律、独具特色的风格以及沁人心脾的艺术表现力,不断为河南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是河南人民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音乐文化发展的集中缩影。千百年来,中原大地战乱频繁,很多民间音乐在朝代更迭和社会动荡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慎丢失,连相关的历史资料都没有留下来,造成很多音乐形态出现断层、不连续的现象,对民间音乐的研究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障碍。对于幸存并保存至今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我们要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实现生生不息的可持续发展。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之后,全国各大高校严格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积极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高校开设民间音乐相关课程,把传统民间音乐中的精华部分引入高校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不但有利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还可以让大学生从多个层面感受民间音乐的多样性,并充分了解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响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理论。
笔者在对河南高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行纵深研究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和调研成果,对当前河南高校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从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适合当前高校教育模式下民间音乐教学的内容、手段及今后的发展模式,把更优质的课程设置、更完善的教学体系推向未来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让民间音乐在高校中扎根,让学生在学习民间音乐文化时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1 课程设置
在对河南省各大高校的走访调研中,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来看,发现目前音乐院系除了全国音乐院系都开设的中国音乐史之外,民间音乐概论、民族音乐概论、民族民间音乐等课程只有极少数学校开设。艺术公选课开设有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舞蹈鉴赏、艺术概论等课程,涉及音乐、影视、舞蹈等门类。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以西方古典音乐及现当代流行音乐居多,民间音乐课程或涉及的民间音乐内容相对较少,河南本土音乐涉及的内容更少。
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们应对如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加大民间音乐课程的开设力度,增加鉴赏课程中民间音乐的比重。对现有的民间音乐素材进行选择更新,从契合时代步伐的视角来解读民间音乐的创新发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加入现代的时尚元素,挖掘出适合当代大学生审美的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音乐文化。吸取民间音乐的精华,大胆采用全新的演绎方式和编配效果,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
2 音乐环境
近几年,随着电视广播及网络众多综艺节目的热播,民间音乐在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显得与时代艺术发展脱节,满足不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需求,更不能满足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如今,流行音乐代表着引领潮流的时尚元素,其朗朗上口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歌手们时尚的穿着、大胆创新的表演、震撼人心的舞台以及富有动感的电子音乐合成效果,赢得了大学生们的普遍喜爱。相反,民间音乐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悠远复杂,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内容体现,都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倾向相去甚远。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民间音乐课程普遍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民间音乐的听觉环境。高校校园广播传播的和学生手机里传出来的,都是当下最受欢迎的流行音乐,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校园里几乎没有民间传统音乐的声音。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并且都在网上在线欣赏或下载。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对民间音乐课程普遍缺乏兴趣,而且基本上都不会主动上网浏览或欣赏这种类型的音乐。民间音乐从最初的形成到后来的发展,都从不同层面记录着特定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间音乐应从形式到内容都结合时代脉搏,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呈现更为精彩的生命力,从而实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
3 授课内容
教师授课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如何使授课内容生动有趣、易于大学生接受,是每名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环境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在高校专业从事民间音乐研究的教师相对匮乏,教师队伍梯队更不完善。教师对民间音乐的知识储备是片面和不完全的,不能方方面面都涉及,知识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教师所讲内容的侧重点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样就不能对学生产生均衡的启发。大部分教师上课都会选择耳熟能详的作品,而流传不广的音乐很少在课堂上提及。教学内容的单一造成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识和认知过于狭隘,无法产生好奇心和兴趣,更不能全面体会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色。
授课内容应尽可能涉及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間歌曲、戏曲音乐及民间器乐曲,做到知识全面、重点突出,从而达到良好的实际教学效果。民间歌曲部分可侧重于歌曲演唱表演以及民风民俗介绍,通过对比,辨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格特征;戏曲音乐部分则欣赏不同剧种的代表作品,对比不同流派在唱腔及表演风格上的差异,全面展现戏曲综合舞台艺术的特色魅力;民间器乐部分可对民间乐器及经典作品进行分类介绍和欣赏,包括乐器的特性、演奏手法及地域特性。
4 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别,突出的是感官与音乐旋律或色彩的碰撞,除了借助多媒体视听音像资料之外,更好的方式是让学生现场观摩或直接参与体验互动。以视听互动为主的课堂避免了严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全身心享受,促进了学生与民间音乐在精神上的触碰。教师应对当下民间音乐的发展形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挖掘民间音乐中富于趣味的表现形式,借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强烈的认同感,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担当起保护和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
对于民间音乐课程,教师应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及所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选择重点版块进行深入教学,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形式,采用灵活贴切的教学手段进行民间音乐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民间音乐的多元化特征,体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灵活性。比如,带领学生探讨新的民间音乐形式、流行音乐中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民间音乐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等前沿性问题,把民间音乐的学习作为放松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享受和灵感,这样既结合了生活实际,又调动了大学生对民间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
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教师应积极寻求热点命题,以多元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采用讨论或者分组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多做一些有趣的教学尝试。另外,支持民间演艺团体以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来高校表演或进入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校园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正是新时代增强国民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举措,能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呈现出多姿多彩、异彩纷呈的生动画面。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传承的意义,才能使民间音乐课程在大学课堂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2] 李爱真,吴跃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3] 赵思童.传统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