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花炮节节日与文化品牌构建探析

2019-07-23宋冬慧张倩

艺术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品牌侗族信仰

宋冬慧 张倩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广西三江县侗族花炮节节庆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对个案的探析,旨在整理及发掘广西侗族传统节庆文化资源,构建花炮节文化品牌,以其传统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的信仰文化内涵及功能,使侗族花炮节文化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花炮节;侗族;抢花炮;信仰;品牌

1 富禄乡侗族花炮节节日文化源流

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花炮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它包括了抢花炮、祀神、交友、娱乐等活动。作为黔桂两省区的中心部分的富禄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西部,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富禄“花炮节”。

1.1 富禄乡侗族花炮节仪式活动

富禄花炮节在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午开始,首先是既隆重又赋予传统底蕴的开幕仪式。仪式以芦笙队的表演作为开始,依照要求表演队伍在乡里的小路进行巡游。巡游的表演队伍由芦笙队、侗族大歌队、踩堂歌活动组成,每个队伍各自围成圈,同时表演,相互交融。

1.2 抢花炮运动

当仪式表演结束后就是适合大众的“抢花炮”活动了,作为花炮节上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它有着特定的民俗意义,头炮寓意福禄寿喜;二炮寓意升官发财;三炮则是人丁兴旺。

抢花炮具有一定的规则和流程,并且要按顺序燃放,依次为头炮、二炮、三炮。不论参赛队伍的多少,抢得一炮的队伍同样也能参加下一炮的争抢。点燃后,铁环冲向空中,参赛者便将铁环作为目标,开始争抢,争抢中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抢得铁环并跑到“得胜门”处为胜。抢到花炮的参赛者在获得花炮等奖品后,需要在下一年花炮节时“还炮”,必须准备比今年所得奖品更加优厚的物资,并按照去年抢得的花炮,再做一个并送到筹备会以表示生活美满,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2 侗族花炮节符号的解读

2.1 花炮的发展演变

最初使用的花炮是直径为5厘米的小鐵环,在1948年出版的《体育词典》里对花炮的解释是:花炮为一铁环,直径约5厘米,外缠红绿绸布。1999年将花炮改为直径14厘米的彩色圆形饼状,在以后的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一直延用于今。[1]在此之后又对花炮、送炮器、送炮区等做了一些改进,将送炮器改成能使花炮冲上10米以上的高度,并且落到接炮区时能发出声音,使传统的火药发射改为更安全和更科学的电动发炮器。

抢花炮的器材更加科学化,与现代相适应,但传统所用的铁制、竹制、藤制炮圈在各民族地区的比赛中仍然有使用。原始材质的花炮更突显民族特色,更能够保留它所特有的文化,因此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2.2 花炮符号是信仰的载体

民间仪式性活动大多与信仰有关,向神祈福,希望得到幸福生活,人丁兴旺等。因此,这些仪式活动成为人与神、现实到理想的纽带。抢花炮原为民间宗教仪俗中的还愿求嗣,现在发展成为群众性民俗活动,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2.3 花炮信仰的价值导向作用

信仰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无形律法,它是促使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花炮信仰在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它传递的是正能量、积极的方面,它具有人文关怀,传承的主体是人,是依靠信众不断传承发展的。

花炮信仰不是单纯的意识存在,它是能够指导人类追寻更有意义的价值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更优质的生活等,具有价值导向的作用。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遗产,有许多地方性民俗、精神信仰和观念。

3 花炮信仰的文化内涵

3.1 对神灵观念的崇敬

花炮信仰的表现形式多样,最显著的是祖先崇拜、土地崇拜、神物崇拜等。远古社会人类相信灵魂,即使祖先已经去世但灵魂仍存在,可以保护子孙后代。花炮信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是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同时节日也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桥梁。花炮节在一定程度上是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民俗活动。

3.2 民族的团结与协作

侗族的民族特性就是它的集体意识,从款组织的建立中就可以看出。例如,《侗款》中说道:“我们要象蚂蚁聚众杀穿山甲/我们要象蜜蜂合力刺毒蛇/……∕团结密切象簸箕,团结无隙象葫芦/紧如盆底,硬象铁箍/……”[2]这里运用的意象是聚集起集体的力量,一起保护民族,而花炮节恰好提供了一个机会,发挥侗民精神,让民族的团结与交流达到了极致。

4 侗族花炮节节日文化品牌构建与传播

树立品牌意识,推动侗族民俗旅游节庆品牌创建,使花炮节形成概念与体验,它蕴含了节庆产品、文化以及历史经验,不仅能满足或创造价值需求,而且能被感知和长期认同。

4.1 侗族花炮节节日文化品牌的基本内涵

(1)文化底蕴。抢花炮是三江侗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定于每年农历三月三,且一直延续至今。从侗族抢花炮发展的历史来看,反映了侗民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民俗文化等状况,充分体现了侗民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社会现象,至今仍传承和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特性。

(2)信仰价值。侗族抢花炮源于当地的祭祀活动,敬神而举行的一种“仪式性”,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这种“仪式性”民俗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并逐渐形成习俗。在今天来看,虽然当时有些“迷信”,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表现了当地侗民对精神生活的寄托。这种“迷信”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侗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形象定位。民族节庆的发展与形象定位,应该蕴含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并且有其特殊性和唯一性。花炮节作为侗族的传统节日,必须彰显侗族的民族性、原真性。侗族花炮节中的“抢花炮”活动有“东方橄榄球”之称,体现了团结和智慧,是培养团结协作等精神的一项运动。抢花炮承载着侗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它将信仰与运动集为一体,既能传承民族信仰,又能体现民族团结精神,它是民族的文化符号,推动着民族与节庆文化的发展。

4.2 “花炮”文化品牌的传播

(1)以教育和文化的方式继承和传播的花炮文化品牌。花炮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构建花炮节文化品牌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为了传播花炮节中的民俗文化,也可以以品牌效应谋取经济利益,更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将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作为品牌传播使命,以教育的形式传播花炮节的历史文化,使花炮节文化得到广泛传播,这个使命强调了花炮节文化属性,这是以教育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表现。

(2)以故事化的内容开展花炮信仰的文化品牌传播。讲故事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将文化品牌以故事的形式传播,品牌故事既能提升自身品牌传播,又能传承品牌文化,可以用故事将受众情感与文化品牌连接在一起,形成心理认同和情感信赖,使受众获得信任。花炮节至今已有很多年,期间发生的故事也有很多,例如,葛亮花炮的灵验家喻户晓,使很多人都相信只要诚心对待神灵,就会得到诚心的回报。花炮节正是通过这样内在的贴近心灵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4.3 花炮节文化品牌的识别形象系统构成

将花炮节的核心价值和品牌文化通过建立完整的识别体系将其传达给利益相关者,使该文化品牌与其他节庆区隔开来,从花炮信仰文化理念出发,以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作为品牌传播的使命,以移动互联品牌传播思维作为品牌传播态度。同时,要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提升花炮文化品牌传播内容,即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大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以跨界融合寻求品牌传播内容的创新发展、以故事化的品牌传播内容吸引受众并打动受众。

5 结语

花炮节在当代成为地方的文化符号,蕴含着当地侗民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愿景。在现代化背景下,应关注其本质性存在,力求发掘其传承与发展的自主性,在民间信仰和民族文化氛围下推动传统节日传承,应该更加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的品牌发展,抓住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提升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构建中国传统文化品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章钜林,束纫秋.体育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2] 杨傲宇.多重力量制衡下的程阳八寨侗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3] 朱慧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作用与保护——以富禄“三月三”侗族花炮節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1(3):87-91.

[4] 何平.在现实中找寻历史——一次侗族“三月三”花炮节的采风叙事[J].中国音乐,2009(1):154-156.

[5] 喻健.“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构建与传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6] 李宗喜.侗族抢花炮流变及其现代发展的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

[7] 李志清.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在乡土社会的存在与意义(四)——民间传承中的抢花炮[J].体育科研,2007,28(1):1-7.

[8] 郑文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抢花炮的现状与反思[J].科技资讯,2016,14(15):141-142.

作者简介:宋冬慧(1977—),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形象与民俗文化传播。

张倩(1995—),女,湖北武汉人,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民族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品牌侗族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