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报道伦理问题探析

2019-07-23孟浈浈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数据新闻

孟浈浈

摘  要  现今,数据新闻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新闻报道方式。与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相比,数据新闻具有直观性与精确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网易“数读”栏目2017年的140条数据新闻统计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四点新闻报道伦理问题,即数字技术环境下人文关怀缺位、存在新闻侵权问题、数据品质存在隐患与内容偏向娱乐化。

关键词  数据新闻;新闻伦理;网易数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23-04

1  数据新闻发展概述

2006年美国Every Block新闻网站的创办人阿德里安·哈罗瓦首次提出“数据新闻”概念。其后,由乔纳森·格雷等著的《数据新闻手册》(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于国内外首先对“数据新闻”进行探讨。书中提到“何为数据新闻?简而言之,就是用数据处理新闻[1]。”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生产一般经历五个步骤,即收集、过滤、整合、故事化与呈现。首先,作者需要收集并筛选多个数据信息,其次,将整理好的信息进行故事化处理,最后,呈现出完整的可视化数据新闻作品。

新闻使用量化数据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英国《卫报》系初期进行数据新闻报道的代表性媒体,属下网站“数据博客”的前任主编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认为《卫报》的创刊号(1821年5月5日)中就有数据报道(尽管如此,这种使用量化数据的报道方式当时并未形成规模化)[2]。此外,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也不甘落后,积极对数据新闻进行探索,纷纷建立数据新闻团队,力求在全球数据新闻发展中冲当先锋。

国内,最初尝试数据新闻报道的是网络媒体,起于2012年。网易、腾讯、新浪与搜狐是代表性媒体。现在,这各大网络媒体已建立起自己的数据新闻报道专栏,譬如,网易的“数读”“搜狐”的“数字之道”、新浪的“图解新闻”、腾讯的“数据控”、澎湃的“美数课”以及财新网的“数字说”等。传统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开始较晚,如《南方都市报》的“数据”栏目,及《钱江晚报》的“图视绘”与《京华时报》的“财经图解”专版等。

2  研究设计

本文以网易“数读”栏目2017年数据新闻为研究样本,从社会问题与灾难新闻的报道、原创数据图表使用、图表数据来源以及数据新闻内容娱乐化情况四个角度分析,探索该栏目存在的新闻报道伦理问题。

网易“数读”栏目创办于2012年1月13日,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与系统性,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跨度为一年(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共收集到140篇数据新闻报道。

3  数据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分析

3.1  数字技术环境下的人文关怀缺位

新闻的传播对象是人,故人文关怀应是新闻伦理的重要内容[3],传统新闻报道中彰显人文主义关怀是极其被重视的因素,而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更侧重于数据挖掘、数据统计分析与数据可视化呈现等处理技术。这一特性使得数据新闻生产对人文主义关怀的关注度降低。

2017年网易“数读”栏目的140条数据新闻报道中,有关社会问题与灾难的报道占29条(如图1所示),包括对2017年九寨沟地震、留守儿童问题、当代青少年的死亡、火灾、失智人群、精神患病人群的报道等。这些反映弱势群体生活与灾难事件的新闻作品中,本应体现的人文精神与人文情怀被冰冷的数据替代。

例如,2017年2月21日推送的《精神病人屡屡犯罪,为什么还能满街乱跑》,将关注点仅仅聚焦于精神病患常见的暴力违法类别与哪类精神病患犯罪率更高。字里行间全未透露出对精神疾病群体的关爱与同情,甚至还公开表达“犯罪病人既不承担刑事责任,又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直接放回社会,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这种表述冰冷无温度,且就其逻辑而言,也存在漏洞。犯罪的精神病人放回社会就一定会危害公共安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更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应是怎样更好地管理这一特殊群体,让他们也能在社会中寻一亩三分地吗。

3.2  新闻侵权问题明显

新媒体时代新闻侵权问题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今日头条”被起诉就是最鲜明的案例。作为新闻聚合类平台的“今日头条”,其本身不生产新闻作品。该平台上的内容多转载于其他媒体。2014年6月,“广州日报”“新京报”与“搜狐”等媒体,以侵犯著作权为由,联合起诉“今日头条”。9月,国家版权局判定“今日头条”侵权,要求其进行整改。2017年,北京市人民法院对“今日头条”的287宗侵权案件做出判决,认定其侵犯了腾讯网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赔偿27万余元。而这只是新媒体作品侵权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网易“数读”栏目,2017年数据新闻中的数据图表共有405个(如图2所示),其中361个为原创图表,比率为89%。从外文网站编译而来的图表有46条,占比为11%,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你的手机是细菌的港湾吗?》与《作为男人/女人,你心目中的她/他是多少岁》等。这些数据图表中虽标注有编译源,但未经原机构、网站许可,就擅自使用,侵犯了源作品的版权。现今,我国虽尚未形成单就规范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闻法”,但有关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散见于其他相关法律之中。网易“数读”栏目作为我国数据新闻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更应承担起作为新闻平台的媒体责任,尊重并保护其他媒体的新闻版权,提升自身数据新闻团队收集数据与制作可视化图表的能力。

3.3  数据品质存在隐患

Uskali和Kuutti根据与数据新闻实践者的深度访谈,总结了两种数据新闻模式:调查性数据新闻和常规性數据新闻,并从八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4]。从数据来源偏向看,调查性数据新闻的数据主要来自于非官方信息、机密与数据揭露,而常规性数据新闻的数据则依赖于各种公开数据(包括大数据)[5]。从网易“数读”栏目图表来源类型的统计结果来看(如图3),该栏目属于常规性数据新闻。其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组织、研究结构、杂志、论文、其他媒体、网站与客户端等。使用自身收集数据制作的图表所占比例极低,为0.46%。

数据新闻报道虽从技术方面掀起了新闻生产与传播领域的新革命,但客观、公正、真实与独立地报道新闻真相,作为新闻专业的理念始终未变,数据新闻的生产与报道也应当秉持该原则[6]。与传统新闻相异,数据新闻的生产主要依靠对大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并以此揭露出事实真相。但也正是因该特征,数据新闻中数据的真实性常遭到受众的

质疑。

对常规性数据新闻而言,政府、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组织公开的数据的权威性要更高。且近年来,大数据作为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其积极制定信息公开政策,推动国内数据开放的进程。国外,英美两国率先建立起政府与政府数据网站,向受众展示自身统计出的公开数据信息。国内,政府网站的开通与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通过刺激了数据公开的兴起。但统计结果显示,网易“数读”栏目中来自于政府、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组织的数据仅占27.78%(如图3所示)。

该栏目依靠的主要数据来源是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研究机构、杂志与论文以及其他媒体与客户端等,三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74%、26.39%、29.17%。而事实上,这些组织、机构、平台与媒体很少公开核心数据。此外,这些主体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也会受到本身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获取数据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很难保障。因此,该栏目中的数据图表虽能给予受众视觉上的逼真感,但大部分的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依旧存在质疑空间。且受众囿于专业门槛、时间的限制,虽偶尔会对此提出怀疑,但其本身不能给出强烈有力的证据。

一般情况,若数据图表中呈现的数据来自于借鉴,则需标注出数据出处。2017年网易“数读”栏目中,有0.46%的数据图表信息来源不详。占比虽不高,但依旧存在。这些数据图表的数据来源何处,数据知否真实,很容易成为受众的怀疑对象,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损害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与报道质量。

3.4  内容偏向娱乐化

心理学家威廉·史提芬森提出的大众传播游戏理论(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比起传媒的工具属性,更侧重于其本身具有的玩具属性。威廉·史提芬森认为,多种多样的组织形态中都存在游戏理论的掠影,譬如村落、教会、学校,乃至家庭中的人群,彼此间的交流与分享,并非出于其他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交流而交流。他们试图从交谈中获得的是交流本身能够给予人类的轻松感与愉悦感[7]。同样,这种交流产生的乐趣也存在于人与媒体的接触中。读者在阅读报纸与杂志时,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迅速全部浏览一遍,从中寻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此时,受众采取的心态就是一种游戏态度[8]。他们会本能地选择能够让自己快乐的文章,享受阅读的乐趣。此外,大众传播学专家威尔伯·施拉姆也认为弗洛伊德提出的“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是影响大众阅读的支配性因素。这些建立在现象研究与分析基础上的理论都表明,能够吸引受众的是那些可以刺激其产生快乐情感的内容。

固然,人与人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眼界广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能够吸引他们的内容在深度上也不同。时政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等各领域的报道需求量虽都很高,但也有所偏差。社会经济的发展迫使人们的工作节奏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众在心理层面渴望放松与快乐。那些需要大量知识积累才能破译的新闻内容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有些受众可能对此乐此不疲,但就大多数读者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娱乐性强、不费脑力的内容。这也是现今大部分媒体传播内容逐渐偏向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因素基础。但就新闻的本质而言,及时、公开传播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信息是方方面面的,而娱乐话题新闻反映的只是社会某一领域的信息,并非

全貌。

网易“数读”栏目2017年数据新闻选题性质分布图显示(如图4所示),该年140篇数据新闻中,娱乐性话题有26条,占比19%,其他类的数据新闻,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与文化新闻等,114条,占比为81%。由此可见,网易“数读”栏目娱乐性话题新闻占比偏重,所有类别新闻中占比近1/5。就像上文讲到的一样,娱乐性新闻应只是大众阅读中的润色剂,新闻所体现的还应是记者在一线采访的,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内容。真实性与准确性是新闻的重要特点,该栏目中娱乐性话题的数据新闻,如《投毒美白,吞虫减肥,人类为了美什么都敢做》《人类分裂了十六种人格,测测你是哪一种》《分析了三万字后,我们终于知道什么是直男癌了》以及《为爱情扣上“棺材板”前,记得选一套好看一点的婚服》等,内容虽轻松且新颖度高,但信息是否科学准确尚未证实。此外,数据新闻的精确性与直观性等特点,表明其有自身适合的新闻报道领域,如财经新闻等。若频繁地将数据新闻运用于娱乐新闻领域,不能真正地体现出其本身地存在价值与意义。

4  结论

海德格尔曾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计算思维必将成为人们唯一的思考方式。但是,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发展,對新闻生产与传播领域产生如何大的影响。数据新闻作为新闻报道方式的一种类型,应始终坚持新闻的本质性要求。在报道中注重人文主义关怀,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重视运用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消解数据新闻的娱乐化趋向,承担起作为媒体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数据新闻注入活力,促使其更加快速与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数据新闻手册[EB/OL].[2019-05-10].http://datajournalismhandbook.org/chines-e/intro_0.html.

[2]方洁,高璐.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范的领域——基于国内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5,37(12):105-124.

[3]朱鸿军.警惕数据新闻中的新闻伦理问题[J].传媒,2017(3):34-36.

[4]张超,钟新.新闻业的数据新闻转向:语境、类型与理念[J].编辑之友,2016(1):76-83.

[5]陆新蕾.数据新闻热中的冷思考[J].当代传播,2016(5):106-109.

[6]吴洪霞.数据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J].中国广播,2015(8):47-49.

[7]柯泽.斯蒂芬逊传播游戏理论的思想史背景[J].新闻大学,2017(3):107-113,121,151-152.

[8]王增.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新闻娱乐化现象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数据新闻
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
国内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媒介融合时代数据新闻可视化教学探索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