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脑力” 深入思考铸就真本事
——以《十堰晚报》系列报道探索实践为例

2019-07-23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十堰十堰市晚报

增强“四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总要求,是对宣传思想战线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在“四力”中居于统领地位的“脑力”,是宣传思想工作者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

强化“脑力” 发挥舆论引导

“脑力”,是宣传思想工作者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四力”中居于统领地位。2019年5月16日,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十堰市的残疾人爱心企业家、市肢残人协会主席成江,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

2019年5月18日《十堰晚报》及时图文并茂地推出消息《我市一人获评全国自强模范》。58岁的成江是湖北省十堰市知名爱心企业家。3岁时,他患上小儿麻痹症,右下肢残疾。即便如此,他仍然乐观、坚强,努力学习。工作后,成江深知残疾人就业的坎坷与不易,立志要为残疾人做有益的事情。2011年,成江当选十堰市肢残人协会主席,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是他最大的心愿。在此之前,他放弃机关工作,盘活了东风公司残联下属的一家福利企业,还成功创办了能为许多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的湖北兰奇工贸有限公司。企业发展了,他自筹资金30万元兴办加工厂,先后安置了5名残疾人就业。2013年,成江向中国“肢协”争取了“重塑未来,改变人生”项目。当年,十堰市筛查适应症患者200余人赴京做手术。

肢残群体中,最严重、最困难的是高位截瘫患者。为了解决这类残疾人的生存问题,成江跑遍各县市区,以该市“肢协”的名义牵头在十堰市太和医院成立了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在他的努力下,全市近200名高位截瘫患者获得了十堰市最好的医疗照顾以及咨询服务,学习到最基本的自我护理知识。有的甚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文体活动。目前,“希望之家”已经开办了八期,成为各级残联的一项常态化康复项目。近几年,该市“肢协”又创建了十堰市肢残人扶贫创业基地,先后有100多名肢残人做起了电商等脱贫项目,实现脱贫致富。2018年,他又协同十堰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十堰市脊髓损伤者创面修复中心,先后救治了25名贫困重度压疮患者。

强化“脑力” 把准行动指南针

传播主流价值是主题宣传报道的社会职责。将宣传主题与读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宣传大主题,报道小切入,高扬主旋律,不失贴近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并不断实践的课题。

19年前,20岁的湖北十堰男子李显国因意外被火车轧断双腿;19年间,豁达乐观的李显国一直靠收废品养活自己。2018年8月6日在十堰街头的一次偶然相遇,《十堰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张启国发现了这个充满故事的“小人物”。

增强“脑力”,就是要增强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坚持正确导向,保持清醒坚定、多思善谋、综合研判,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经过编辑部精心策划,《十堰晚报》深度部副主任何利及时介入,关于李显国的成功报道感动了无数人。为深入挖掘“小人物”李显国身后的故事,何利冒着酷暑先后两天跟着李显国本人在他日常收购废品的建材城体验采访。与此同时,还走进李显国租住的小屋,与他一同买菜做饭、吃午餐,深入交谈。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跟踪采访,关于李显国的点滴细节被成功挖掘出来。整组报道从2018年8月9日至10月25日,《十堰晚报》相继推出系列报道《没有腿,我也能养活自己》《他是我见过最坚强的脊梁》《市残联为李显国量身定做假肢》《为李显国买三轮车的钱够了》《李显国昨日重新“站”起来了》《19年后,无腿硬汉再次独立行走》《“无腿硬汉”李显国的愿望都实现了》。

帮助这个积极向上的汉子满足两个心愿,一时间成了万千读者共同的心愿。《十堰晚报》的倡议发出后,广大网友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为他捐款近2万元;当地民政部门积极行动,为其免费装上了假肢。李显国的积极向上感动了一座城市,而一座城市的温暖,同样也感动了李显国本人。

增强“四力”实践水平,挖掘放大身边正面典型。《十堰晚报》记者切实增强“脑力”,把准思想行动的“指南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关注残疾男子李显国的这组系列报道,体现了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深度思考,由表及里、深入解剖;表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多次辗转李显国家中与工作场地的采访中,记者何利反复深入思考,认真梳理出李显国面临的最迫切而且容易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装一副假肢,二是买一辆残疾人专用电动三轮车。经过努力,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挖掘和放大身边典型、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激发人们向善向上的力量,是媒体的职责。《十堰晚报》关注十堰无腿男子李显国的这组系列报道,获评当年湖北新闻奖三等奖。《十堰晚报》的报道实践是,挖掘身边典型必须要接地气、鼓士气、铸名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新闻报道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注重唤起读者的情感认同,做到情理交融、深入浅出,形成传扬新风正气、汇聚精神力量的强大声势。

强化“脑力” 做到学思践悟

“学而不思则罔”。强化“脑力”,就是要善思多谋,做到学思践悟。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学习中增强“脑力”,使自己在思想上强健起来。强化“脑力”,就是要强化政治担当,心中有“定海神针”。打铁必须自身硬,做人的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思想建设好,始终做到“头不昏”。

宣传思想工作要深入人心,必须要做到在思想上亲近群众,在行动上走进群众。2019年5月15日,《十堰晚报》拿出一个通版的位置,图文并茂聚焦高位截瘫的“当代愚公”曾付学,爬坡造地7年把荒山变梯田的感人事迹。采访当天中午,《十堰晚报》摄影部主任张建波,十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十堰晚报》记者冰客为了寻找拍摄角度,顶着烈日攀爬到郧阳区大柳乡黄龙庙村二组300多米高、倾斜度有70度左右的陡峭山坡上,俯瞰被曾付学改造的那片层层叠叠的梯田。这就是高位截瘫的农民,硬是用7年时间,以蚂蚁搬家的精神,从山下搬土上山,敲石造地,将门前的石坡垒出4亩多“大寨田”,种上连翘、苍术等药材,既增加了收入又绿化了荒山坡,被当地人誉为“当代愚公”。报道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展示了人性高度。传播者站在受传者的角度上,细致体会其心理、情感、诉求,以共情、同理、同感为基础,以小见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报道发出后,众多企业家发起捐款倡议,号召大家为曾付学家门前的道路硬化捐款。广大爱心企业被曾付学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目前,曾付学家门前的道路硬化已经开工,挖掘机对乱石场进行场平。2018年5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曾付学家,施工队正在铺设水泥路面……

好的新闻宣传作品,绝不是唾手可得、不费功夫,往往是寻寻觅觅、绞尽脑汁后的“柳暗花明”。2018年12月27日《十堰晚报》推出通版报道:《2018十堰暖新闻回眸:总有一份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这感动来自蹲墙角吃泡面的十堰民警余聪、来自崴脚后单膝跪凳忍痛做两个小时手术的丹江口乡村医生陈丽、来自扮爸爸为63岁妈妈披上婚纱的丹江口女孩罗小琴、来自横跨三大洲辗转5万公里救农民工兄弟的十堰太和医院鲁军体医生……这感动还来自这座城市里每一个有爱心的人:竹溪县男孩郭文身中百草枯剧毒,我们为他揪心;正值花季的19岁十堰女孩王丝雨患癌,整座城为她募捐;郧阳区无腿男子李显国19年来身残志坚,我们一起帮他完成心愿……

新闻漫画《动物的话》 赵雪峰/作(萧山日报社)

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增强“脑力”。作为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具体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勤于思考,但是不能脱离实际,多积累基层工作经历,多宣传群众身边典型,用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猜你喜欢

十堰十堰市晚报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先劝后罚”,该赞!
中职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饮食指导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八一、赏石
《圣诞夜》晚报
"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作品展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