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新到创造 提升传统媒体生存力

2019-07-23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报业传统媒体内容

荆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代志武在论坛上演讲

不承想,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曾经红火的报业怎么了?!

据不完全统计,2014至2016年,18家都市类报纸休刊;2017年,14家休刊;2018年,43家休刊……

传统报业的二元收入结构,注定了今天的结果。没有市场的传统媒体走不远,没有用户的传统媒体不会富。

报业之囧

报业之囧,囧在三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问:谁在购买我们的报纸?

一份报纸值多少钱?5毛钱!撇开行政公费订阅的方式不谈,你去吆喝有人买吗?

5毛钱都没人支付的产品能撑多久?!

二问:谁在购买我们的广告?

一版广告1万元,1万元贵吗?不贵。你去推销有人买吗?

广告遭遇战,让传统报业版面卖不出价,更卖不出钱来了。

三问:谁愿意为我们买单?

财政买单的新闻人能吃得多饱?

这种靠向上伸手要钱过日子,最终是过不了好日子的!

报业之尊

报业之尊,在于借力,更须自力。

这里,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一思:如何让新闻变得值钱?

5毛钱都没人支付的新闻产品是不是真的不值钱了?当然不是,是新闻载体变了,但新闻内容的价值本身没有变。如何让新闻增值才是传统媒体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开发新闻内容让新闻产品化,让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去售卖我们的产品。

二思:如何让新闻人变得有钱?

面对社会各界对新闻需求的转变,我们要善于将我们的强项变现。我们的强项是什么,是深度服务、定制服务、创意服务。这里有一个观念的转变,就是让我们下意识地从写新闻变为有意识地服务用户,为不同用户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的新闻综合服务。包括新媒体代维、视频(图片)采集、外宣等。通过综合服务提升我们的价值,再度提升客户对我们的依赖度。我们要打造行业专家、新闻代言人、新媒体发言人。一句话,打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个性IP,让新闻人值钱。

三思:如何让报业富起来?

传统媒体,再传统也是主流媒体,也是垄断。做富应是理所当然。没能做富,只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途径。怎么做富,放弃穷人思维,打造现代传媒集团。

穷人思维,就是固守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死守自己拥有的那一点点,固步自封,一味只晓得存罐子,既不愿消费也不愿去承担风险的投资。弄个温饱都难。

传统报业人的穷人思维,表现在固守几个版面,5+2,白+黑,直到退休才是日子的尽头。过去,抱着这种思维还可以弄个温饱,但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让版面优势不再,不转型就等死,转型才有机会生。

传统报业转型之路,就是让品牌变现,让资源变现,让新闻变现,报业活了,才富得起来。

荆州报业的“三商”实践

“三商”:从官办到商营的转变,为报业创造一片新天地。

传统媒体事业单位痕迹严重,有官本位思想,即使形态上变成了现代媒体,骨子里这种官本位思想还在相当多的人身上存在。前几天我看到有一个提法,号召总编辑变成内容营运官、总经理变成技术营运官。

其实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市场面前,我们要在商言商。

什么是“三商”?我们要做内容生产商、渠道分销商、数据应用商。

内容生产商:2017年6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禁止非公资本介入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这等于将采编权进行了垄断。垄断条件下,我们想内容为王做出价值,就必须设立新闻信息源头供应的门槛,提升新闻信息的品质,掌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信息生产发布游戏规则。

渠道分销商:报纸发行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行为,简单、粗暴。移动互联网平台垂直化拆分了传播矩阵,我们坚持内容为王,更应该懂得渠道优先,更应该学会“借船出海”。

数据应用商:没有版权,我们的劳动就是在为别人数钱。传统媒体庞大的数据资源,为版权资源变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近三年来的改革,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让员工完成了以上三个转换,实现了从报人到全媒体服务商的转型,实现了从一张党报向党报聚合云媒体的转型,实现了从传统报社向现代化传媒集团的转型。

“三商”的基础是体制创新

围绕媒体融合改革,报社整体推进“三步走”进行了三大领域的改革,完成了整个报业的融合形态。经过三年多的媒体融合实践,报社完成了三大转变,一是采编体制转变,去编辑部制。2016年,新闻梦工厂上线,结束了运行61年的一报一编辑部的历史,建立全融合采编体系。二是管理体制转变,去机关化。我们推进“两分离”扁平化管理,报社管办报、集团公司管创收与投资的专业化现代传媒集团管理格局已经形成。三是经营体制的转变,去公司化。实行优势资源动态配置,结束了一媒体一公司的历史,从一广独大到三营销格局(深度营销、定制营销、创意营销)形成,为规避报业经营风险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商”的核心是价值再造

我们是内容生产商。内容是本钱!

发挥报社内容生产权威、公信力优势,打造强势IP。我们与市纪委合作建设的廉政文化产品创意基地,就是一个立足传统媒体内容出版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表现力,着力打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廉政文化创作孵化平台。基地主体为“一室两厅一廊”,即廉政文化产品创意名家工作室、展示厅、报告厅、文化长廊。

基地每年拍摄一部微电影、制作一部专题片、出版一套连环画、开辟一个全媒体专栏、组织一次廉政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形成以中国廉系列廉政连环画为主体,音频、视频、动漫微电影产品为支撑,系列“讲故事”的智能影音产品为重要内容的廉政文化综合生产传播格局。

本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们是渠道分销商。传播是力量!

组建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提升报业新闻传播力至关重要。今年4月我们为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荆州一周年推出的大型融媒体行动《春风又绿荆江岸》,投入融媒体记者60余人,大型直播车辆、采访车辆20余台次,直播设备10余台套,沿着483公里湖北境内最长长江岸线,穿越8个县市区,通过直播、短视频、H5,结合专版特刊,探访九曲回肠的荆江之美,探寻保护长江的荆州作为,连续8天,通过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等新媒体组合平台展示一年来荆州在长江生态修复中取得的成效。这些大型融媒体互联网直播、视频传播活动赢得了社会认同,奠定了主流地位,重塑了报社形象,为报社带来了可观的业务。

我们是数据应用商。数据是金钱!

掌握区域数据,靠内容转化创造价值。2017年,我们投资上线了荆州云文库,其中文学库板块为我们带来了较好的效益。这几年,我们利用数据库连续开发了多个连环画产品,自2017年来,我们先后开发了成语故事、楚廉故事系列。今年将有新产品开发计划。

掌握数据资源,靠引流创造价值。我们投资建成了荆州市首个版权服务平台——荆州图片库和视频库,并签约100名摄影师。筹备用图片引流创造新收益。

新文创是我们的新方向。靠流量转化创造新价值。今年,我们的创意出版部门一举中标湖北(荆州)园博园会徽吉祥物设计项目,并一举拿下了其版权开发业务。通过园区游客引流变现新文创产品,将给报社带来数百万元收益。

“三商理念”带来了报社格局变化:行政资源掌控力增强,新媒体活跃度增强,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传统二元收入结构变成了多元创收格局,广告从一报独大到定制营销、创意营销、深度营销转变。报社对广告依赖度大幅度降低,收入结构的稳定保持了总收入四连增,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荆女郎直播团成为湖北传统报业首个区域性网红品牌。创意出版发掘新闻内容的变现能量,带来价值变量。目前,报社已成为四大基地:全省网络视听产品精品节目制作基地、全市廉政文化创意生产基地、文化创意生产基地、新媒体产品生产基地。报社文创园成为当地宣传片生产专业户、创收大户。

新的时代是一个公平的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我们享受了平等、自由的创新创造空间。我们只有走出自我,走出传统媒体的悲观,相信大家收获的将是“一花一世界”!

猜你喜欢

报业传统媒体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
青岛报业整合透视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