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清肺饮治疗肺胃湿热型面部痤疮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评价

2019-07-23张美玉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6期
关键词:湿热型清肺枇杷

张 蕊,李 丰,张美玉

(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北京,100033)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将近80%以上的青少年均患有痤疮[1]。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肺风粉刺”相类似。《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外科启玄》中讲到“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热血凝结、冷水西面而生”[2]。中医认为肺胃湿热型痤疮的发生与患者素体阳热偏盛,肺胃蕴热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医治疗该病以“清肺胃湿热,佐以解毒”为主。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门诊接诊的80例面部痤疮肺胃湿热型患者,回顾性分析上述病例临床资料,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研究从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纳入该时间段内本院门诊接诊的80例面部痤疮肺胃湿热型患者,本次研究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研究组女性16例、男性24例;年龄16-28岁,平均(21.52±3.11)岁;病程1-6年,平均(3.52±0.41)年;Pillsbury分级:I级12例、II级15例、III级13例。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17-26岁,平均(21.47±3.08)岁;病程2-5年,平均(3.59±0.38)年;Pillsbury分级:I级13例、II级14例、III级13例。一般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大于18周岁。②均符合《痤疮(粉刺)中医治疗专家共识》[3]中对肺胃湿热型痤疮诊断标准。皮损部位对称分布;皮疹为密集分布或者散在分布的粟米大小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瘢痕、囊肿、结节、脓疱、炎性丘疹;舌质红,舌苔白或腻;伴有口干、口臭、大便干燥、皮疹疼痛瘙痒等症状。③可正常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①未开展研究前1月接受过雌激素、抗生素治疗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③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④合并重大感染疾病者。⑤肾、肝功能不健全者。⑥存在药物过敏史者。

1.2 方 法

对照组予以丹参酮胶囊,口服,每次1.0g,每日3次,连续用药4周。研究组予以枇杷清肺饮(药物剂量随症加减):枇杷叶10g、苦参10g、赤芍10g、生槐花15g、白茅根30g、生白术10g、栀子10g、生薏苡仁30g、麸炒枳壳10g、黄连6g、黄芩10g、生甘草6g。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15g。感染严重者:加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0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每日1剂,水冲服,分2次服用,连续用药4周。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皮损面积、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皮损面积消退70%以上,判定为“显效”。②皮损面积消退50-69%,判定为“有效”。③皮损面积消退49%以下,判定为“无效”。显效有效,除以每组总例数,即可得总有效率[4]。临床症状积分:包括自觉疼痛、皮损颜色、皮损大小、皮损数目、皮损类型,以0分(无症状)、2分(轻度)、4分(中度)、6分(重度),采用0-6级评分法计分,总分为30分,每项总分为6分,分值越高,则表明症状越重[5]。统计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4周后皮损面积。不良反应:统计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表达形式是(x ± s),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表达形式是“[n/(%)]”,χ2检验。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95.00%)显著比对照组(72.50%)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临床症状积分

组间对比:临床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组内对比:临床症状积分两组治疗4周后均显著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x ± s)

2.3 皮损面积

组间对比:皮损面积两组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组内对比:皮损面积两组治疗4周后均显著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皮损面积比较( s±)

组别 治疗前(cm2)治疗4周后(cm2) t P研究组(n=40) 22.26±2.62 10.07±0.62 28.6352 0.0000对照组(n=40) 22.29±2.59 14.52±1.41 16.6643 0.0000 t 0.0515 18.2720 - -P 0.9591 0.0000 - -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1例面部潮红、1例恶心呕吐,共计2例,占5.00%(2/40);对照组2例面部潮红、4例恶心呕吐、3例腹痛腹泻,共计9例,占22.50%(9/40)。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5.1647 P=0.0231)。

3 讨 论

西医认为,痤疮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毛囊皮脂腺堵塞、皮脂分泌过多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精神焦虑、肥胖、高糖饮食、饮酒、吸烟等均是痤疮发生的高危因素[6]。皮脂淤积极易导致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糠秕孢子菌大量增殖,出现严重炎症反应,进而引发囊肿、丘疹、脓肿、脓疱等症状[7-8]。痤疮属于中医领域“粉刺”、“粉花疮”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营血渐热、阳热偏盛、气郁血滞、血热外壅,阻于肌肤而发,病变部位主要在肺,热湿主要的病性证素,因此中医治疗该病的关键是从热论治以及从肺论治[9]。肺胃湿热型的痤疮的特点是:主症为:a.以红色丘疹、黑色粉刺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结节、浅表性小脓疱。b.新发炎性皮损。次症:口干黏苦,颜面油腻,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白活黄腻,脉滑数或弦滑。《医宗金鉴.肺风粉刺》中讲到:肺经血热而生成粉刺。在《医宗金鉴》中:枇杷清肺饮具有消散庁疮、解毒消肿、清热凉血作用,被认为是治疗痤疮的专方[10]。

本文对传统枇杷清肺饮进行加减治疗,对于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感染严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本研究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临床症状积分、皮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枇杷清肺饮应用于面部痤疮(肺胃湿热型)治疗中安全、有效。现对枇杷清肺饮的辨证施治做出如分析:枇杷清肺饮中枇杷叶能清肺热,降肺火,黄芩可以清上焦肺热,黄连可泄心胃火盛、中焦胃火,栀子苦寒清热,能泻火除烦凉血,清上中下三焦的热邪,赤芍、白茅根凉血解毒,生槐花具有清大肠湿热功效,苦参具有祛湿止痒作用,生薏苡仁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生白术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枳壳健脾开胃调五脏。甘草味甘微凉,能清热解毒,并能调和诸药,整方具有凉血、解毒、清泄肺胃蕴热作用。对于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起到利尿消肿、活血调经的作用。感染严重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起到消肿肿痛、清热解毒的作用。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具有逐瘀通经、凉血解毒、清热泻火、泻下攻积功效。中药性味温和,不会给机体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患者接受度、耐受性均较高。对于出现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的患者,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即可自行恢复。

综上所述:面部痤疮(肺胃湿热型)患者采纳枇杷清肺饮治疗,可有效缩小皮损面积,促进临床症状消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信赖并将“枇杷清肺饮”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湿热型清肺枇杷
三仁汤合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脾胃湿热型厌食的临床效果探讨
枇杷
枇杷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清肺茶
枇杷
枇杷糖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型临床分析
亚甲蓝溶液局部封闭配合自拟除湿止痒方坐浴治疗湿热型肛门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