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红细胞无效输注的调查及分析
2019-07-22孔晓君
孔晓君
【摘 要】目的:调查临床红细胞输注疗效情况,分析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 2016 年6月至 2018年6月南京市江宁医院的1250 份红细胞输注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250份红细胞输注病例共输血 2700 次,其中输注无效有218次,输注无效率为8.07%。输血次数≥3次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率为23.57%,高于输血次数低于3次的患者;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率为15.81%和13.89%,比其他疾病的患者高。结论:患者的疾病种类、输血次数、年龄对输血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临床工作中,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无效输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02
红细胞输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输注红细胞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有报道指出临床红细胞无效输注约为14.10%[1]。对输注红细胞制品24h后复查患者的血红蛋白,并与输注红细胞前进行比较,在排除患者继续失血、血液被稀释等情况下,如果血红蛋白没有升高到预期值,应视为输注红细胞的目的未达到,即红细胞无效输注。无效输注不但浪费了我国宝贵的血液资源,而且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因此,红细胞输注无效应予以重视。通过对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红细胞输注病例调查,评价红细胞输注效果,分析红细胞无效输注病例的原因,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輸血患者的病历,共计1250份病历,共输注红细胞2700次。
1.2 方法 所有入组的患者均为ABO及RH同型输血。纳入标准:1)输注悬浮红细胞≥2U;2)输注前后24h查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未升高到预期值。Hb升高预期值:Hb(g/L)=供者Hb(g/L)×输血量ml/患者血容量×90%。排除标准:1) 继续失血者;2) 输液>500 ml、体外循环、单采治疗者;3) 输血前发热、感染的患者;4)溶血性输血反应者。
1.3 统计 采用SPSS11.0 软件,计数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红细胞无效输注在临床各科室分布情况及红细胞无效输注与性别、年龄、输血次数的关系,见表 1,2。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红细胞无效输注在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15.81%、13.89%,高于其他疾病,这与其他文献的报道结果一致[2]。研究还发现输血次数≥3 次的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率( 23.57% ) 明显高于无既往输血史或输血次数为 1~2 次的患者输注无效率(分别为3.25% ,6. 55% )。其可能原因是红细胞输注无效主要与患者免疫因素有关,红细胞有着完整的自我调控系统,能参与机体的多种免疫调节和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多次输血或有疾病引起自身红细胞产生异常时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输入红细胞时,引起免疫应答,导致红细胞破坏,而这种破坏没有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造成了输注无效。除此之外,红细胞输注无效还与感染发热、肝脾肿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等非免疫性因素有关[4]。药物因素如药源性免疫性溶血、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等也会导致红细胞输注疗效不佳。还需注意的是,随着红细胞储存时间的延长,会造成多种储存损伤,如细胞膜损伤,氧化损伤,离子通道损伤等,均会增加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5]。
本次研究发现我院红细胞输注无效率为8.4%,低于文献的报道。其可能原因是输血前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已在我院全面展开,对于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实施抗体鉴定,为其筛选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献血者实施输血,大大减少了不规则抗体导致的红细胞输注无效。另一原因是近年来交叉配血方法已由传统的凝聚胺配血法转换成微住凝胶配血法,微柱凝胶配血法具有灵敏度高、结果易判断、重复性好等优点,使配血结果更可靠,减少了抗体漏检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故针对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原因,可采取以下对策提高红细胞输注效果:1)输血前常规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从而降低因不规则抗体导致的输注无效;2)为避免迟发性输血反应,交叉配血标本建议选择24小时之内的标本,尤其是针对反复输血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3)严格掌握输注红细胞制品适应证。除此之外,防范红细胞输注无效的措施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使患者得到有效的输血治疗,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宝贵稀缺的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吕运来,贠中桥,兰炯采,等.红细胞输注无效回顾性初探.中国输血杂志,2007,20( 3) : 220-221..
曹廷卉,王广杰. 红细胞输注的疗效观察与输注无效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15,(10):1241-1243.
刘金菊. 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6):698-699.
蔡娟,袁婷婷. 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分析.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 4) : 403-404.
Antonelou MH, Seghatchian J. Insights into red blood cell storage lesion: toward a new appreciation. Transfus Apher Sci. 2016 Dec;55(3):2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