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对剖宫产术中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联合治疗止血价值分析

2019-07-22耿迎春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背带切除率难治性

耿迎春,贺 军

(黑龙江大庆市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产后出血属于分娩严重性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通常认为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往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常采取子宫按摩、宫腔填纱和宫缩剂等治疗方式,然而止血效果并不甚理想,最终需要采取子宫切除,然而这将对育龄期妇女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将分析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以双侧子宫动脉上行结扎术结合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的止血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1月行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大出血产妇6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并依次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资料:32例,年龄范围19~41岁,平均(26.3±0.4)岁;孕次1~4次,平均(1.3±0.2)次。对照组:共计32例,年龄范围20~42岁,平均(25.8±0.6)岁;孕次1~3次,平均(1.2±0.4)次。两组产妇的线性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单独采取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提出子宫后牵拉至对侧,充分暴露缝扎部位,观察子宫动脉搏动状况。下推膀胱后应用1-0可吸收线实施子宫肌层的全层缝合,并以同样方式结扎对侧的子宫动脉上行支。观察组产妇则在该基础上联合采取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子宫托出于腹腔,挤压子宫观察其出血状况。应用1-0可吸收线行子宫肌层全层缝合,由宫体中间部位向宫底实施垂直的褥式缝合,确保缝合部位可到达肌层,之后对其子宫浆肌层实施缝合。助手需要对子宫进行逐渐加压,确保子宫呈现纵向压缩,同时需要密切观察产妇宫腔内的活动性出血,最后可逐层缝合并关闭腹腔。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产妇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以及产妇术后24 h内的输血量;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热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x ±s)表示,实施t检验,采用率用%表示,实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出血量及输血量比照

两组产妇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24 h输血量均较对照组产妇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组产妇出血量及输血量比照(x±s)

2.2 两组产妇子宫切除率、产褥热率比照

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热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产妇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难治性产后出血也系严重性产后出血。针对产后出血产妇经由保守治疗之后仍无法有效止血,患者需要对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需要行子宫切除以实现抑制宫腔出血和挽救产妇生命的治疗目标[2]。临床中针对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常采取缩宫素米索前列素醇等药物治疗,而针对剖宫产术中由于宫缩乏力和胎盘剥离,导致的产后出血产妇多应用子宫填纱法进行止血治疗。然而该治疗方式容易导致宫腔内积血或发生切口感染,并且该治疗方案容易出现产后出血无法控制情况,最终导致产妇子宫被切除,致使其永久性丧失生育能力,对于产妇身心健康产生严重伤害。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产妇通过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结扎,配合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该组产妇术中止血效果较对照组更优。同时该组产妇术后产褥热发生率以及子宫切除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这提示该联合治疗方案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治疗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中应用的可吸收线,该手术线韧性良好,有助于进行结扎打结。在缝线绕过产妇功底之时能够避免缝线由子宫上滑脱,同时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后,能够确保产妇子宫对于基层血供迅速减少[3]。而改良式的子宫背带缝合术,能够确保子宫处纵向压缩状况,因此子宫壁间血管可交织在肌纤维间受到挤压,因此能够达到血窦关闭和良好的止血效果。

表2 两组产妇子宫切除率、产褥热率比照[n(%)]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术有助于降低产妇出血量,可提高止血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背带切除率难治性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短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相机背带
婴幼儿软背带和牵引保护带产品 标准缺失 谨慎购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3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