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有疼痛性记忆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2019-07-22刘宇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乳膏利多卡因涂抹

杨 青,刘宇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北京 100083)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治疗最常用和最主要的途径,留置针广泛运用于儿科静脉穿刺中,而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最基本护理操作技术[1]。在穿刺过程中所的产生的疼痛,使小儿产生强烈反抗,最终可致穿刺失败。对于静脉穿刺有疼痛性记忆[2]的患儿,可使其疼痛的感受更加强烈[3],使静脉穿刺难上加难。为减轻患儿的痛苦,我们采用提前60分钟,在预穿刺[4]部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方法进行穿刺,取得较好阵痛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11月在儿科普通病房收治的需静脉穿刺的患儿101例。入选条件:曾经有静脉留置针穿刺经历的患儿;患儿年龄4月-7岁;患儿神经发育正常,病情平稳;根据自愿参与的原则,父母知情同意。排除条件:急、危、重症患儿;合并营养不良、遗传代谢病、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器官衰竭的患儿;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的患儿;住院期间家长要求签字出院或拒绝继续参与临床观察的患儿。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依照自愿原则且家长知情同意,随机选取2016年8月-11月有留置针穿刺的经历的患儿共101例,将其分为观察组(穿此刺前60分钟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常规穿刺)。

1.2.2 技术路线

穿刺部位均选择手背浅静脉,进行穿刺的护士均通过规范化留置针穿刺考核。观察组在留置针穿刺前60分钟,用无菌棉签在穿刺点周围均匀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面积为5cm×5cm,然后常规穿刺;对照组常规穿刺。

1.2.3 疼痛评价指标

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是在1997年,由美国密西根大学Merkel等专门研制的,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5]。该表包括表情(Face)、肢体运动 (Legs)、活动 (Activity)、哭泣(Crying)、可安慰性(Consolability),总共5项内容,每项内容按0-2评分,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分,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得分越高,表明患儿的不适感和疼痛越明显。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中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等信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基本资料

2.2 疼痛分度与年龄的关系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疼痛分度与年龄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图2。

表2 疼痛分度与年龄的关系比较

2.3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

比较两组患儿疼痛程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疼痛程度比较

3 讨 论

由于小儿自身免疫的特点,常常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的侵袭,部分患儿需要多次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目前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之一为静脉留置针,其优点甚多,其中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可适度活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儿科病患。疼痛在常规静脉穿刺中的是不可避免的,反复多次静脉穿刺的疼痛刺激,会使小儿产生疼痛性记忆。

本研究中,实验组在静脉穿刺前60分钟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常规进行穿刺,结果显示实验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所以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穿刺的疼痛,与赵丽燕[8]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使用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毒性低,安全性高,操作方便 [8,对患者全身不良影响少[6,能够明显减轻患儿痛苦,患儿接受度高。若今后的每次穿刺前都利用此法进行操作来减低患儿痛苦,则可以对小儿疼痛性记忆的产生起到预防作用,消除穿刺疼痛对小儿成长过程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在静脉留置针穿刺前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有必要的,在临床工作中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乳膏利多卡因涂抹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配方筛选及工艺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涂抹色彩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