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水资源现状调查与保护措施浅析
2019-07-22张正光宗长荣李国栋
张正光 宗长荣 李国栋
一、概况
滨海县属淮河流域,位于流域性河道——废黄河(中山河)、苏北灌溉总渠及淮河入海水道下游入海处。淮河流域上游洪水,经洪泽湖拦蓄后,除由三河闸排水入江外,其余大部分洪水由上述三条河道经滨海县排泄入海,故滨海县素有“洪水走廊”之称。
按照江苏省统一水资源分区要求,分为渠南区、潘荡圩区、张弓八滩灌区和翻身河地区四个水资源分区(片)。滨海县总面积为1915 km2,其中:水域面积207km2,占全县总面积10.85%,其中河流面积13808公顷,占总水面的66.41%。
二、水资源量
滨海县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262.6mm,年地表水资源量5.029亿m3。其中,渠南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185亿m3,潘荡圩区为0.373亿m3,张弓八滩灌区为2.162亿m3,翻身河地区1.309亿m3,滨海县平均径流系数0.269。
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参与地表水循环且逐年更新的浅层地下水量。根据分析计算,滨海县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评价量为3.087亿m3。
滨海县入境水量主要为通过河道引入的上游来水量。滨海县入境水量主要为淮河水和里下河地区引江水及上游地区的退水量。根据《滨海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2005年)运用河网调蓄分析测算,全县多年平均入境水量约3.48亿m3。
水资源总量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入境水资源量之和,不同年型及分区水资源总量成果详见表1。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供用水现状
滨海县地处平原水网区,为淮河下游排洪走廊。农业灌溉及水产养殖、生活饮用和工业生产的水源供给主要通过地表水源供水工程(泵站提水,闸洞自流)、地下水源供水工程、自来水供水工程来实现。根据2018年《盐城市水资源公报》,滨海县2018年总供水量6.591亿m3。
表1 滨海县当地水资源总量成果表 (单位:万m3)
滨海县2018全县共用水量6.591亿m3。其中,城乡生活用水量为0.457亿m3,工业用水量0.519亿m3,农业用水量为5.447亿m3,建筑三产用水量为0.115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0.053亿m3。
2.耗水状况
用水消耗量(简称耗水量)是输水、用水过程中因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及牲畜饮用等多种途径消耗,不能回归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18年滨海县总消耗水量4.947亿m3。平均耗水率74.6%,经济社会用水消耗情况分类组成见表2。
四、水资源供需及节水方案分析
根椐《滨海县水资源综合规划》,以2018年为基准年,2020年和2030年为近期水平年和远期水平年,通过对三种保证率P=50%、P=75%和P=95%年型进行分析计算,并对基本节水方案及优化后节水方案对比分析,可见采取节水方案后,能基本解决平水年间供需矛盾,但枯水年间的供需矛盾仅有小幅缓解,仍有很大缺口,需通过水资源调配和节水措施来解决。供需平衡计算表详见表3。
五、水资源质量
1.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
水质调查和评价主要是通过DO、COD、NH3-N、氰化物、挥发酚、砷6个监测项目,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代表(污染最重)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对全县12条河道17个监测断面汛期和非汛期监测资料综合分析,全县汛期无Ⅰ类水;Ⅱ类水有2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11.8%;Ⅲ类水有6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35.3%,Ⅳ类水有8个断面,占断面数的47.0%;V类水有1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5.9%。全县非汛期无Ⅰ类水;Ⅱ类水有2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11.8%;Ⅲ类水有6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35.3%;IV类水有6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35.3%;V类水有3个断面,占断面总数的17.6%。
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地下水资源主要由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组成。滨海区域内的浅层地下水主要以潜水为主,局部地区与弱承压水相通,因大部分地区矿化度高、富水性弱、且受地表水污染影响,未被有效开采利用,仅在局部地区可作为生活饮用水的辅助水源及农灌用水。区内弱承压水大部分地区为半咸水和咸水,目前开采利用价值不大;深层地下水主要指可开发利用的Ⅱ、Ⅲ、Ⅳ承压水。第Ⅱ承压水位于老海堤以内的地段水质相对较好,矿化度在1.0~2.0g/L之间,可适当开采利用,其余均为Cl-HCO3-Na型水,Cl-、矿化度普遍超标,沿海地区存在氟离子超标。
第Ⅲ、Ⅳ承压水:地下水矿化度普遍在1.0~2.0g/L之间,属微咸水,Cl-、矿化度、氟离子均普遍超标,超过93%达不到饮用水标准。Ⅳ承压水在振东—北坍—五汛一线以东矿化度小于1.0g/L,为淡水,可进行开发利用。
六、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1.地表水资源保护
地表水资源保护主要通过水功能区现状纳污量与纳污能力考核,削减企业超标排放的污染物量,达到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目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做到增产减污或增产不增污;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着力改善面源污染,减少氮、磷排放量。
表2 滨海县经济社会用水消耗分类统计表水量 (单位:亿m3)
表3 滨海县不同年型供需平衡计算表 (单位:万m3)
2.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在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提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建设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制定保护管理制度、监测体系和应急预案。主要措施有:划定保护区,在各级保护区内的企业必须进行污水处理,实行达标排放,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关、停、搬迁等措施;拆除网箱、围网养殖,控制养殖饲料的投放,减低水质的富营养化;实行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3.地下水源保护
为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运用行政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管理、调度。主要措施有:加强地下水开采监督管理,严格凿井论证和审批手续;加强凿井管理,严禁无资质凿井,要求严格按规范施工,杜绝混层开染,严防地下水被污染; 在现有地下井周边设置卫生防护带,在防护带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饲养畜禽等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水质的活动;加强对深层地下水的监测,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制度,对开采量较大和较集中的地区,要科学制定开采方案,逐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防止地下水污染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