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离
——《影》的标出性
2019-07-22王理娜
◎王理娜
一、电影基本介绍
《影》是张艺谋在2018 年上映的电影,电影在一个虚构的历史时空中展开,故事发生在沛国与战败后割让出去的境州之间。为了让天下一统,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沛国国君沛良、大都督子虞和子虞的“影”境州之间展开了一场心智与权谋的角逐。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于大都督子虞和他的“影”境州之间的角色关系,大都督子虞因为与杨苍决战身负重伤,使他身体受损、容颜大变、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怀疑,他派从小被秘密培养的境州来代他上朝,并且让自己的妻子小艾也配合一起欺骗众人,制造大都督依然身体健康的假象。原本他认为境州是可操控的,他只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影子”,“没来真身,何来影子”。
二、标出性的产生
本文以“标出性”来分析二者之间这种矛盾胶着的复杂关系。“标出”最早是在20 世纪30 年代由布拉格学派的特鲁别茨柯伊在语言现象中所发现,他在给他的朋友雅柯布森的信中提出。[ 这封信最早是俄语写的,英译文见 Roman Jakobson(ed),Nikolai Trubetzkoy Letters and Notes,The Hague:Mouton,1975,p.162。]他发现p-b,t-d,s-z 等对立的清浊辅音中,其关系并不是对称的,与清辅音相比,浊辅音使发音器官多了一项运动,从而被标出而使用次数较少,因此他把标出性定义为两个对立项中比较不常用的一项具有的特别品质。此后标出性被广泛用于语言学的研究当中,尤以语言学家约瑟夫·格林伯格为例。后雅柯布森意识到标出性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研究,应该进入到“美学与社会研究领域[ Roman Jakobson and Morris Halle,Fundamentals of Language,The Hague:Mouton,1956,p.ix.]”当中,标出性从此有了更广泛的研究意义。赵毅衡在他的书中写道:当对立的两项之间不对称,出现次数较少的一项,就是“标出项”,而对立的使用较多的那一项,就是“非标出项”。因此,非标出项就是正常项。[ 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279. ]后在其书中,他提出“中项偏边”的概念,他认为标出项与非标出项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二元对立,导致这种不平衡现象的,他将其称之为“中项”,中项自己是无法表达自身的,它必须依靠非标出项才能去表达自身。
三、电影《影》的标出性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影》中,都督和影子境州之间存在着标出与非标出的特征,其中影子是标出项,也即为异项,都督为非标出项,也即为正项。以影去找杨苍决战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影”只是一个异项,他是为了都督更好地在朝堂生存而特意找来的替代品,也就是说他是都督的“影”,如果没有都督,“影”只是一个替身,没有更多的意义,正如电影中都督所说“没有真身,何来影子”。但是,在决战后“影”回到沛国,这时国君沛良许诺他若臣服称臣,以后他就是都督,再不是谁的影子,当他们都认为真正的都督被杀,这时中项发生偏转,随之而来发生了意义的翻转,影成为了非标出项,都督成为了标出项,都督是“影”扮演的都督。中项向哪一方偏重,哪一方就是正项。赵毅衡表示:标出项的翻转,来自中项标准的翻转,也就是社会文化元语言的变迁。中项的站位一但变动,原先非标出性的标准,就不再是理所当然,甚至变得不可理解。[ 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93.] 赵毅衡认为中项的标准是会发生变化的,正是因为标准变化所以标出项会发生翻转,但是在电影《影》中,这个标准是一直没有变的,都督和影也是在围绕这个标准产生变化,这个标准就是对权力的追逐,正是因为有了权力,都督才能在朝堂上有如此高的声望,以致连国君沛良都对他忌惮三分,也正是因为权力,“影”不甘心做都督的替身,才在最后杀掉都督与国君,从此以后真正替代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