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骨折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恢复情况分析
2019-07-22高艳晴
高艳晴
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 730900
足部骨折属于常见骨折情况之一,一般包括跟骨、距骨、跖骨以及趾骨等具体骨折情况[1]。该类骨折一般是由于外力击打损伤、扭伤、摔伤所致,骨折后容易导致患者活动能力受限。除了规范的治疗,临床护理工作也促使患者恢复速度的加快,减少不良恢复问题。本文研究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收80 例足部骨折患者,分析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心理评分情况差异,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收80 例足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 例;年龄从25 岁至67 岁,平均(47.29±3.18)岁;骨折情况中,一处骨折为24 例,多处骨折为16 例;试验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从24 岁至69 岁,平均(46.04±4.65)岁;骨折情况中,一处骨折为27 例,多处骨折为13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护理干预,内容情况如下:
1.2.1 健康教育
让患者与家属了解治疗恢复所需的细节注意事项,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升恢复速度,优化整体恢复质量。要让患者与家属了解损伤原因、治疗护理方法、饮食、运动、休息、用药各方面的注意事项[2]。方式可以满足患者实际所需,可以采用书面健康教育手册,也可以提供专业医疗网站的教育指导文章,方便人们在收集上阅览,避免患者搜索不良的网络平台资料。也可以采用口头的针对性指导,也可以采用群体性的教育指导讲座。方式与内容主要依据所面对的对象情况与科室资源条件而定。
1.2.2 生理护理
要指导患者掌握舒适体位,保持良好体位来减少患者生理不适感。可以将逐步适宜的抬升,促使下肢血运循环,改善患处肿胀疼痛。可以指导家属运用冰袋与毛巾包裹做好受损位置的冰敷,由此改善疼痛感,同时可以有控制出血的效果。饮食上要指导患者多摄取高蛋白质、丰富维生素等易消化且充分营养的饮食,保证机体良好的营养供给,提升组织恢复速度。可以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早期康复训练,训练强度与难度可以循序渐进的展开,保持患者的耐受力,由此让患处更好的恢复。要做好疼痛护理,合理的做好足部包扎松紧度。观察了解肢体血运情况,合理的运用镇痛泵使用[3]。观察患者并发症,做好预防性的防控,减少不良问题,加快整体的恢复速度。
1.2.3 心理护理
要做好患者心理安抚,避免负面情绪对治疗护理构成的影响。要充分的理解患者,必要情况下可以提供每天10min 的沟通安抚,让患者充分的将压力与负面情绪得到宣泄,由此达到心理状况平稳的效果。可以多提供成功案例来激励患者,甚至提供真人现身说法[4],保持患者间的良好沟通氛围。
1.2.4 环境管理
要提供患者良好的治疗环境,提升身心舒适感。温度在24℃上下,湿度在55%上下。保持柔和充分的采光,避免室内昏暗导致的不良感觉。要保持室内浴室厕所防滑垫使用,有对应扶手,避免摔伤,保证安全效果。控制病房人数,控制人员探访量与时间,保证患者的良好休息。必要情况下,可以提供独立病房。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护理之后患者并发症、心理评分情况差异。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关节僵直、骨折愈合延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心理评分采用SAS、SDS 等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越低则说明负性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护理数据,采用spss23.0 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 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见表1,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试验组为10%,对照组为32.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n(%)]
2.2 患者心理评分情况
如表2 所示,在SAS、SDS 等焦虑抑郁评分上,试验组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表2:患者心理评分情况(,分)
表2:患者心理评分情况(,分)
注:两组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护理后对比,p<0.05
分组 时间 SAS SDS试验组 护理前 55.82±4.29 56.18±3.52护理后 31.48±3.50 33.15±2.86对照组 护理前 56.71±5.27 56.43±2.80护理后 46.73±4.38 45.78±2.57
足部骨折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防控并发症,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满足患者心理、生理与认知层面的需求,由此来优化整体的恢复效果。处理中,护理人员要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保持同理心,充分的理解患者,保持护理工作的细致。
综上所述,足部骨折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心理状况,优化有关恢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