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临床观察
2019-07-22叶权亿
蔡 磊 叶权亿*
玉溪市人民医院 云南玉溪 653100
0 前言
脑积水是脑外伤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昏迷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脑外伤加重会引起神经系统损伤,不利于预后效果的提高[1]。临床上,脑外伤伴脑出血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主要是引流脑积水后修复脑外伤,以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患者损伤严重,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不耐受的现象,两种治疗过程通常是在两个阶段完成,但疗效欠佳。为此,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30 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为例,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的疗效,实施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中,抽取30 例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 例。对照组男9 例,女6 例;年龄为31~68 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2.84±5.17)岁;外伤原因上,车祸伤8 例,高处坠落伤3 例,打伤2 例,其他2 例。观察组男10 例,女5 例;年龄为30~6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3.15±5.23)岁;外伤原因上,车祸伤7 例,高处坠落伤3 例,打伤3 例,其他2 例。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疾病、颅骨缺损直径大于3cm、手术禁忌症、凝血机制异常以及临床资料缺失患者。两组基线资料数据呈均衡化分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方式为全麻,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向健侧偏,于患侧脑室三角区穿刺,在脑室放置中引流管,深度为3~6cm,并另一端置入腹腔,连接分流泵,以改善脑积水症状。对照组患者于3个月后择期进行颅骨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则在同期进行颅脑修补术,控制颅压后,采用金属颅骨板进行修复,其面积和骨窗相同,覆盖肌肉筋膜后固定,置入分流管,最后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并给予常规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昏迷程度(GCS)有关数据,并加以比较分析。
昏迷程度评估[4]: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进行评估,评估内容有睁眼反应(4 分)、肢体运动(6 分)和语言反应(5 分),8 分以下表示昏迷,即:分数越高患者意识障碍症状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30 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数据以SPSS22.0 处理,GCS 评分以()描述,用t 检验。P<0.05 的情况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组间GC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 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所示。
表1:两组GCS 评分变化的数据比较()
表1:两组GCS 评分变化的数据比较()
组别 例数 GCS 评分/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5 6.54±0.83 13.57±0.74 24.485 0.000对照组 15 6.38±0.79 10.85±0.76 15.793 0.000 t 0.541 9.931 P 0.296 0.000
3 讨论
脑外伤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一种脑部创伤,由于要不神经丰富,极易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症状通常较为严重,除昏迷、认知障碍等症状外,还会并发脑积水等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临床上,脑外伤伴脑积水主要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主要是前后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复术,但两种手术的实施时间具有较大的争议。为了改善女性的健康状况,本研究对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时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骨修复术,其具体效果仍需进一步讨论。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首先早期采用脑室-腹腔能够及早引流出脑积水,及早缓解患者脑水肿现象,改善颅压后,及早实施颅骨修复术,有利于调节患者颅内空间的平衡性,能够保护好脑组织,从而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促进病情早日康复。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GCS 评分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说明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在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但本研究选择的量本较少,观察指标较为片面,其具体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进行探究。
综上所述,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应用于脑外伤伴脑积水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昏迷症状,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