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关系分析
2019-07-22李卓阳
李卓阳,张 野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引言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了宣判。这是我国首次将校园欺凌中的未成年实施欺凌者判以刑罚。攻击行为作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是校园欺凌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攻击是指具有侵犯动机的个体对其他个体进行身体或心灵伤害的行为或行为倾向[1]。攻击行为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无论对于实施方和受害方都具有较大伤害。当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感知到身边环境对其不利时,便会做出消极反馈,例如攻击行为[2]。对于实施攻击的学生,会对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严重者甚至被拘留、坐牢等,这将成为其人生污点。而对于受到攻击的学生,容易产生更多的消极情绪如抑郁、厌学甚至自杀倾向。Florian在1995年的研究[3]显示,当一个人压力过大时容易产生攻击行为。但如果获得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将能够相应的减少其攻击性。中学生面临着学业、家庭以及青春期身心发展的压力,主观知觉到的社会支持对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寄宿生相比于普通高中生有更大的概率产生攻击行为。寄宿经历、寄宿时长对学生成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4]。基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寄宿中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其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减少攻击行为提供建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于2018年9-10月,抽取广东省东莞市粤华学校的高中学生。经学校、家长及学生知情同意后,对在校842名高中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96 份,有效回收率为94.54%,其中男生405名,女生391名;高一学生382名,高二学生414名。年龄16~19岁,平均为( 18.64 ± 0.77) 岁。
(二)工具
1.负性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
采用刘贤臣等编制[5]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27个题项,包含六个因子,分别为丧失、人际关系、受惩罚、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和其他。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未发生过到极重度影响。分数越高,其受到的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程度越大。本研究中负性生活事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
2.攻击行为问卷(Chinese Version of Buss & Perry Aggressive Questionnaire,AQ-CV)
采用Buss和Perry的攻击行为问卷[6]中文版。共29个题项,包含四个因子,分别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愤怒。问卷采用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其攻击性越强。本研究中攻击行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
3.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
采用Zimet等编制[7]的领悟社会支持中文版。共12个题项,包含三个因子,分别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其中,其他支持包括老师、同学、亲戚的支持。问卷采用7级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其主观知觉的支持程度越高。本研究中领悟社会支持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6~0.88之间。
(三)调查方法
将本研究所需要的指导语、人口学变量和欲测量的题目统一编制成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发放和回收问卷,收集数据。由于本研究是被试自我报告的问卷研究,因此需要进行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将问卷所有题项进行因素分析,第1个主因子解释的变异量为34.06%,低于40%的临界值[8]。因此,本研究中的共同方法偏差不严重。
(四)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取SPSS 22.0与AMOS 22.0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描述统计、t检验对寄宿高中生的性别与年级差异进行检验;采取Pearson积差相关考察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攻击行为、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之间的关系。采取Bootstrap法对负性生活事件、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拟合指数NFI,CFI,TLI,IFI,GFI均>0.9,RMSEA<0.08。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不同性别、年级寄宿高中生攻击行为特点
在性别方面,男生的身体攻击显著高于女生,在愤怒、敌意维度上女生攻击倾向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5);在年级方面,在身体攻击、愤怒、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高一年级攻击行为倾向显著低于高二年级(p值均<0.05)见表1。
(二)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攻击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家庭、朋友、其他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寄宿高中生攻击行为与家庭、朋友、其他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见表2。
(三)领悟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中的多重中介作用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查方法,以负性生活事件为预测变量,攻击行为为结果变量,探讨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根据温忠麟[9]的标准,提出理论假设,建立负性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攻击行为的多重中介模型,结果如图1所示。模型的拟合数为χ2/df = 4.80,NFI=0.95,CFI=0.96,TLI=0.93,IFI=0.96,GFI=0.96,RMSEA=0.07。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33,p<0.01)。进一步检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对攻击行为的效应,将三者分别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分析。由于变量间存在相关,需进行多重共性线性诊断。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VIF=1.02,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说明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加入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后,寄宿高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行为预测仍具有统计学意义(β= 0.28,p<0.01)。负性生活事件对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20,-0.19,-0.09,p值均<0.05);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β值分别为-0.21,-0.22,p值均<0.01);而其他支持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3,P>0.05)。说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表1 不同性别与年级寄宿高中生攻击行为各维度得分比较
表2 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攻击行为与领悟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n=796)
注:*P<0.05,**P<0.01。
图1 寄宿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间的多重中介作用
依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进行模型拟合度检验,本研究对路径进行了2000次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总效应以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的 95%CI皆不包括0,表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得到充分验证。所以,此多重中介作用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3)。
表3 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对攻击行为各效应的分解(n=796)
三、讨论
研究结果发现,就寄宿高中生而言,男生的身体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在愤怒、敌意因子上女生的攻击行为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前人的研究是一致的[10]。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生理因素。生理因素认为,攻击行为与身体内的雄性激素有关[11]。因此,相比于女生的娴静,男生更易冲动从而产生身体攻击行为。总体上来看,除直接的身体攻击外,女生的攻击行为倾向是高于男生的。Stephen[12]认为女性心思更敏感,在进行直接的身体攻击后会有负罪感,并且大众也不希望看到女性公开的攻击行为,因此其产生间接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更高。寄宿学校由于其制度的特殊性,学生们24小时都生活在一起。这就加大了女生之间起冲突的几率,因此女性总体攻击倾向更高。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高二年级学生在攻击总分、愤怒因子、身体攻击因子上显著高于高一学生。这可能是高二学生学业压力繁重所导致的[13]。据此,应根据国家相应政策,对高中生进行适当减负,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多拉德、米勒的挫折-攻击性原理可知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其攻击行为产生的风险就越大[14][15]。此外,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加入了领悟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结果显示,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其三个因子与负性生活事件、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家庭、朋友、老师、同学以及亲戚的支持对缓解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减少攻击行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对个体良好人格和积极行为的培养具有显著意义,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干预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促使高中生的心理功能得到优化。
本研究通过多重中介模型考察负性生活事件、领悟社会支持以及攻击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负性生活事件不仅直接影响高中生攻击行为,还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间接影响高中生的攻击行为。负性生活事件给寄宿高中生带来了不容乐观的消极影响。负性生活事件较多的高中生会产生焦虑、抑郁、攻击倾向等心理状态,而个体为了缓解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寻找不当的宣泄方式,如酗酒、抽烟以及攻击行为等[16]。相比于客观支持,个体所感知到的主观支持对缓解焦虑、抑郁是十分有效的[17][18][19]。寄宿学校的学生因为学校硬性制度与父母被迫分离,因此常感到孤独、忐忑。对于与室友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摩擦与冲突感到烦闷,并由于学校的封闭性无法与家人及时倾诉。通过本研究可知,让寄宿学生感知到家庭和朋友的支持有助于其更好的面对学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提高主观幸福感,减少其攻击行为。据此,本研究结果启示了高中心理教师、学生家长等在发现孩子有反社会行为时,应通过积极地沟通,缓解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压力。通过学校、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支持减少其反社会行为,以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等暴力现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