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明理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

2019-07-21李祖春

活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

李祖春

[摘要]宋明理学是秦汉以来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逐渐成为官方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但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自身出现危机,为了应对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宋代儒学在融入和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比较精致的理学体系。

[关键词]宋明理学;教学背景;教学理念

儒学自身危机和佛道兴起是理学兴起最重要的两点背景,佛道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是息息相关的;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和对理学的评价;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指综合运用多种史观对宋明理學进行分析,将传统的三维目标改为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背景解读

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主要掌握两点,即儒学的自身危机和佛道的兴起。南北朝时期,开始追求佛道思想的善男信女越来越多,从普通百姓到王公贵族,甚至南北朝的皇帝也多信佛道;佛道兴起与当时“五胡乱华”和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动荡与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给佛教思想盛行提供了土壤,麻醉了百姓现实世界的痛苦,引起他们对未来极乐世界的向往。宋代理学在以孔孟为正统的同时,也结合了道家的宇宙自然和佛家的人生命运思想,从而构建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汉武帝时期,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粗糙儒学以“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束缚人们的思想,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但此后不久,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相互对立攻击,今文经学流于迷信,古文经学过于烦琐,都不能约束和控制人心。随着佛教和道教理论理论日渐成熟,有识之士希望重振儒学正统地位,唐代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唐宋之际,三教合一成为儒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吸收道教世界本源说和佛教的思辨哲学,用来弥补儒学没有严密本体论和心性体系的缺陷,逐渐构建出比较精致的理学体系。

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和对宋明理学的评价;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理学观点为本课的重点内容。“二程”与朱熹的思想之间有一定继承关系,北宋前期理学尚处于草创阶段,许多学者为理学初具规模做出来重要贡献,即以人民版教材中的“北宋五子”为代表,其中“二程”贡献最大。“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是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又将天理和礼制和封建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朱熹在继承、发扬“二程”之学基础上,并融会贯通诸家之学,形成庞大而完备的理学体系;其核心是天理论,即天理是宇宙本原,而且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人世间的伦理道德就是其具体体现,并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求理的方法为“格物致知”,指心中先存天理的观念,而后通过体察天下万事万物而不断加深对天理的理解和认识。

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最大区别在于: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在于内心,不必进行支离繁琐的“格物致知”,宣称“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明代王阳明将陆九渊的心学发扬光大,指出“心即理”是宇宙本原,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先天固有的善性,因良知易被私欲侵蚀,故须去除人欲,恢复良知;五位理学家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思想观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既要看到理学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又要注意到其对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贡献,中国人注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显然是受到理学的深刻影响。

三、教学理念的更新

首先,教师要综合参照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和学术前沿研究成果。先行的教材版本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北师大版和上海地区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教师要全面参考和借鉴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缺点,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课内容的讲授。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也应该依托学术前沿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等学术期刊,教师应及时关注学术前沿动态,将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

其次,要运用多元史观对本课内容进行解读,主要包括全球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五种史观。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重大发展,理学的兴起与当时君主专制的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三者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思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站在当时全球视野的角度,宋明理学兴盛的同时,同一时期的欧洲正在进行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西方的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起来,理学在走向思辨的同时也束缚了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不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最后,应该将传统的三维目标改为学科核心素养。传统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新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方面内容。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加入新高考,传统的三维目标即将成为历史,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探索用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