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本内在的联系
2019-07-21吴广岭
一、回顾孔子的形象,唤起联系
1. 情境导入,切入课题。“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孔子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泗水河边,齐读课题——《孔子游春》。
2. 联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预习,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内容谈体会。
小结:每个人眼中的孔子都不一样。但不容置疑的是,孔子是位老师,一位特别的老师,让我们追随孔子,走进他特别的教室。
二、走进孔子“教室”,发现联系
1. 诵读“看到的”,感同身受。(出示第2自然段,突出关键词)看,孔子的教室——阳光普照。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你感受到孔子教室的温暖了吗?再读,孔子的教室——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齐读)
大自然就是孔子的教室,你得带着你的感受来读。看,孔子的教室里有——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轻风。(齐读)
假如你就是孔子的学生,在泗水河边,在这样的教室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学生结合课文谈体会)
2. 诵读“想到的”,领悟表达。(师生合作读)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你有什么发现?如果说前面是看到的,后面就是想到的。(板书:看、想)
3. 美读第2自然段,整体联系。谁来美美地读,让我们感受孔子教室的春光明媚,让我们体会看与想的巧妙联系?
孔子的教室如此独特,文字如此优美,所以要慢慢读,欣赏啊!
4. 男女生合作诵读,内化积累。我想这么美的画面不仅出现在你的眼前,也一定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请拿起笔,完成课堂练习,再次体会看与想的联系。注意写字姿势,写字要有一定速度。
指名答,反馈订正。男生读“看到”,女生读“想到”。
三、对话“教学内容”,体悟联系
1. 迁移学习第8自然段,寻找看到的水与想到的水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孔子特别的教室,而孔子的教学内容也很特别,就是——水。(出示第2自然段)请运用刚才的方法,浏览第8自然段,找出看到的水与想到的水之间有什么联系?
请把书合上,考查大家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
看到水奔流不息,哺育生灵,想到它____
____________。
看到水或方或长,和顺温柔,想到它____
____________。
看到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想到它________________。
看到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想到它__
______________。
2. 品味孔子意味深长的话语,默读思考,自主、合作学习。看来,寻找文字表面的联系并不难,难的是寻找文字背后的深意。会读书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提示语里有个词——意味深长。
孔子论水短短91个字,的确意味深长。请你静静地再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或平时的积累,看能不能找到言外之意?可以先做做批注,然后在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的积累,读懂文字背后深意,感悟前后联系。交流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
(1) 有志向。
① 水很有勇气,不怕困难。
你从哪儿读出来的?关键词“毫无惧色”。所以想到了水——“有志向”。
你是第一个发言的,就冲这份勇气,奖励上台来板书。(学生上台板书:有志向)
② 联系学过的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水不仅持之以恒,还需目标专一。百川东到海,为了实现汇入大海的志向,克服重重困难。
③ 请把你的理解用朗读表达出来。“穿山岩、凿石壁……”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抓住最能表现力量的字词——“穿、凿”,带进句子里再读。
朗读指导:虽然都是逗号,但读的时候停顿有区别的,根据意思,哪个地方停顿长些?看到与想到的之间,没有逗号的地方,也会停顿,如“水”后面有个停顿,这样表达更清楚了。(齐读)
(2) 有德行。
水哺育了花草树木……所以想到它有德行。你是联系生活理解的,能不能联系第2自然段,经过水的哺育,泗水河边有什么变化?(桃红柳绿、草色青青,还有茂密的森林,还有很多)
这句换成哺育“很多”生灵的乳汁行吗?(不行,水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亲疏远近,所以想到它有德行。学生上台板书:有德行)
教师评价:歌德曾经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你的眼睛有穿透力啊!
还有谁有新发现?理解“奔流不息”的含义。与后文有什么联系?一直不停地哺育生灵,真是不容易。联系生活,就好像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的是一直做,天天做。古人说,上善若水,最高的美德与行为就像水一样啊。
(3) 有情义。
(指名答)看到水或方或长,想到水有情义。想到了与朋友相处很融洽。你真会读书,联系到了生活,联系到了自己。(学生上台板书:有情义)
听他刚才说水或方或长,我有个问题:水到底有没有形状?前后矛盾吗?(水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就像与人相处一样,和各种人都能友好相处)
水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水。品读古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时候的水什么形状?(方的。因为它在方塘里)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时候的水什么形状?(长的。因为它在长江里)
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时候的水什么形状?(直的。因为它在瀑布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时候的水什么形状?(生:曲的。因为它在黄河里)
(4) 善施教化。
看到水经过的地方都变得洁净了,所以想到它善施教化。孔子说,知之为知之……诚实地承认不知也是智慧,需要帮助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是生硬地教导,而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这就叫——善施教化。(学生上台板书:善施教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把脏的变得干净了。延伸一下,不好的变得好了,邪恶的变得善良了,这就好像善施教化。
4. 体会真君子的要义,初步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和表达顺序,关注写法的联系。其实,孔子真正要说的不是水,而是要说像水一样的真君子。像水一样(指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人就是——真君子。这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表达顺序是什么?(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先分写后总写)
小结:读书不仅要关注内容上的联系,还要关注写法上的联系。
5. 读中感悟,品味、积累语言,感悟文本语言的情味和意蕴。这就是孔子特别的教学内容,多么富有条理,多么富有哲理!谁来完整地把这段话意味深长地读给我们听?(生读)
这位同学读志向时表现出了坚定,读情义时显得很温和。你们看他读得抑扬顿挫,不仅在读文字,也似乎在替孔子意味深长地教育弟子们哪。
四、古今文本对照,整体联系
1. 补充古文,体会看到与想到之间的联系。文中有个省略号,原来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论水有11种,古文更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老师读看到,你们读想到,体会联系。
孔子曰:“夫水者……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志。”
想不想自己试着读一读古文?任选一句练习,读出古文味道。
2. 浏览全文,发现水的特点与全文的联系。孔子论水11种,为什么课文只选这4种呢?我们不仅关注段落内部联系,还要关注段落与整篇课文联系。请浏览全文找联系。
有志向跟课文哪儿有联系?(与后文师生谈论志向的部分有联系。子路、颜回和孔子都谈了自己的志向)你读懂孔子的志向了吗?(指名答)在学生说的时候分别概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才谈这样的理想吗?“所有人”,三个“都”,他的志向,这就是孔子的仁爱。
有情义与谁有联系?从哪里读懂的?(子路的志向,概括为一个词——有福同享)
有德行与谁有联系?(颜回。不为自己表功,像水一样默默奉献,不求回报)
善施教化与谁有联系?(孔子)联系前后文找理由。联系到孔子特别的教室、特别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从“听说、动情、意味深长”,不是春游讲大道理,而是孔子凝望水之后,让学生主动来问才讲道理。体会孔子的用心、用情,体会孔子的智慧,体会寓教于乐。这是善教,还要善化?(指名答)不仅听道理,更从心里接受。
孔子跟弟子们的关系很好。怎么看出来的?从“微笑、赞许、跳舞”等词句,体会师生间浓浓的情谊,亲其师,信其道。
我们来看这其乐融融的画面: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怎么理解言外之意?(指名答)
3. 文化熏陶,升华孔子形象与课外的联系。看到这样的孔子,我不由想到孔子一生从教,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不仅是那个时代的老师,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老师,成为万世师表!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的品行与智慧,不仅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君子的最好诠释!让我们一起再读,铭记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中的君子形象!(学生诵读关于君子的名句)
【设计意图】依据学情和学段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本课的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使他读好,能够欣赏;读不懂的地方,使他读懂,能够理解;不喜欢的地方,使他喜欢,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本课教学主要不是設计“教的活动”,而是设计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设计“学的活动”。本课教学,教师辨清学生学习的起点,主要设计两三个能够使学生充分展开学习的教学环节,关注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关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朗读与品味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吴广岭,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渊声巷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