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点?问道?善言
2019-07-21刁继芳
刁继芳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古诗词特有的言语表达形式,不仅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教者结合古诗词课堂教学实践,探路问道,把准切点,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探寻有效的训练策略,培养学生言语技能技巧。
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语用兴趣点
由于古诗词时空跨度大,学生很难与其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必须使用多媒体或图片创设情境,让课堂丰富多彩。例如,可以根据诗词表达的意思进行现场作画,配以相应的音乐,或讲解诗人写诗时的小故事等等,激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捕捉古人那久远抽象的气息,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语用能力的效果。
苏教版四上《元日》一诗教学片段陈述——
上课伊始,出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含有春联、烟花爆竹、窗花等元素的图片或视频,相机探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学生会轻松回答。接着追问:“这些事物什么时候会有呢?”引导学生回忆叙说过春节时的情景,然后将学生记忆中的故事与《元日》相链接,让学生思维自然无痕地引入古诗学习中。在师生研讨时,紧扣“元日”(即春节),帮助学生联想、交流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在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伴随春风迎来了新的一年,人们开心地喝着屠苏酒,太阳慢慢地升起,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忙着换上新的桃符。通过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领会了古诗的意蕴,也激發学生的想象与语用兴趣点。
策略二:朗读感悟,促发学生语用情触点
朗读是学习古诗词最有效的方法,运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可以有节奏地读出古诗词的特有神韵。一般朗读古诗的显性效果容易被人重视,实际上诵读古诗的隐性教育更加重要,且更长远。在朗读中学生伴随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不仅积累了大量丰富生动的语言,潜移默化中思想情操、审美情趣也得到了熏陶,还于无形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统编版三下《清明》一诗实践链接——
《清明》这首诗第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点明了时间,杜牧是在下着雨的清明时节、是给先祖扫墓或郊游踏青的日子,诗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感觉孤独、凄凉,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情绪莫名的烦乱和惆怅,然而诗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于是让自己借酒消愁。因此,诗句朗读之初渲染气氛,教者引导学生朗读时用忧愁、伤心欲绝的语气,体悟清明时节的悲凉氛围。“雨纷纷”可用低缓的音调轻轻读出,“欲断魂”音调略高,“魂”尾声延续后稍顿,要读得情深意切。古诗的后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描绘了诗人问路,骑牛的牧童指着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显得非常清新、明快,使人感到悠远而有诗韵。要体会这种意境,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问酒家何处有”,用略高音调带着焦急的感情去朗读,以显示诗人此刻心情;“牧童遥指杏花村”,引领学生通过轻快地朗读达到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作者借清明时的景和物来抒发思乡的情怀。
好的朗读使人了然于心,直接感染读者。课堂中采取多种方式朗读,使诗人所描绘的景象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由此,通过朗读有利于触动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形成深厚的语文积淀。
策略三:品赏诗意,生发学生语用滋养点
古诗词课堂向小学生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精炼含蓄的言语饱含了意蕴无穷的情意。在多种感官的引领下,通过品赏诗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语言运用能力等,给学生一个无限可能的学习空间。
1. 统筹领悟,蒙发情智。在古诗词教学中,小学生反复朗读可能不容易充分理解其意义,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意境时,不要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要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意象所表达的深意,从而引导学生借鉴、内化、运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讲述了诗人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逢节日就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谈谈在重阳佳节或别的节日会做什么,会在哪里,跟诗人对比进行教学。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思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尝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同学们,如果逢年过节爸爸妈妈不在家,你们会怎样”?“不开心”“想他们”。如此一问一答,一个“倍”字的价值就会慢慢凸显,学生就会慢慢领悟到作者身在他乡,多么思念亲人和家乡。教师顺势再指导学生对比,如果没有“倍”字会有什么效果,使学生深刻理解作者作客他乡的思乡怀亲之情。
教师在古诗教学中着重意象,把学生引入意境,让诗所描绘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感情在学生脑海里“活”起来,使学生感知诗句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古诗中的言语表达精妙之处,而且提升了学生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对语言形式的感知能力。
2. 一字不苟,悟品意蕴。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古人作诗向来很重视遣词造句,他们为了一个字往往要反复地推敲琢磨,苦思冥想,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时刻关注选词,保持灵敏的语言意识,做到一字不苟,悟字品义。
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教师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利用小学生对事物好奇的心理,给他们讲述此诗形成的故事。相传王安石最开始想要把“又绿江南岸”里的“绿”字去掉,改成“过”字,觉得还是不满意,然后改为了“入”字,最后又改为“满”字。像这样来来回回改了十几个字,最后觉得诗句还是原来的“绿”字最好。通过这个小故事告诉学生,这个“绿”字用得精妙,仅仅一个“绿”字把春天来了,长江两岸又复发了生机这一景象贴切地表达出来了。这句诗的写景,为最后一句诗的触景生情起到了一个极好的铺垫作用。
如此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句中言语表达精妙的地方,而且在语言运用实践中对语言形式的感知渐渐地敏锐起来。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