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反思、嬗变

2019-07-21董剑平

流行色 2019年4期
关键词:品特人物塑造净化

董剑平

摘要:人物形象的精心塑造打磨是戏剧自我净化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品特的剧作也并不是一直没有变化的,其分别经历了威胁喜剧、记忆剧和政治剧作这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其笔下的人物是不断改变着的。本文就是以品特诸多戏剧作品中不同人物的塑造为起点,表达出其戏剧作品交流反思方式的改变带来的观众观念的变化。净化艺术在现代戏剧创作中仍然有足够的分量,观众对人物的看法的嬗变将带来净化艺术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品特;人物塑造;净化

引言

哈罗德·品特是英国最著名的戏剧作家,他的作品与英国传统的剧作大不相同,其怪诞的风格被归类为荒诞戏剧。但经过诸多学者研究发现品特剧作中更多写到的是社会权利和人性的诡辩。有人说过,戏剧是最能够直面观众的一种艺术形式,回归艺术本身,我们作为观众所直观感受到的便是这种美对我们视觉的最强烈刺激和感化。究其根本,作品的创作是一切的源头,品特戏剧的产生必然是有着固定历史的固定特点,因此真正成为了净化艺术的代表作。

一、早期作品

早期的品特戏剧作品里,故事往往发生在黑暗而狭小闭塞的小空间里,整个戏剧中充满着不能够明白的因素,在观众和读者看来,作品中有太多诡异的氛围,让人时刻感到窒息,并且戏剧中的人物和他们的动作、行为都让人随时忍俊不禁,喜剧特征在怪诞的喜剧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难怪品特的作品早期就被众人归类为威胁喜剧了。例如《房间》这部作品,品特写到罗斯为了保护自己出租的房屋,时时刻刻防备着所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最后在她送别房东后,作品中这样描写罗斯的怪行为:罗斯站起来,看了看门,然后慢慢地走到桌边,拿起杂志,然后又放下了。她站起来,侧耳倾听,走到火边,弯下腰,点燃了火,暖了暖手……门看了看。

语言中透露出的是莫名的难堪,而这样的难堪是来自于人物自带的不足,品特作品里的人物在开始总是这般,天生带着很多不足,并且还要被命运恶毒的捉弄。又例如在作品《生日晚会》中,当主人公被迫闭合眼睛时,他是惶恐的:斯坦利成了盲人,麦凯恩慢慢地躲到了桌后,他折断了斯坦利的眼镜,踩坏了镜框。梅格走下舞台,离开了……坦利踩到了鼓上,被鼓绊住摔倒了。

传统戏剧中的主人公应该具有尊贵的身份和家室,只有这样才能够表现出净化艺术的效果,通常这些人物内心善良,没有恶毒的心思,但却人生坎坷,误打误撞地犯错,因此也往往会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同情心。但是,現在的戏剧已经大不同过去旧时期的戏剧作品,观众和剧作家的观念都产生了巨变,大众审美文化占据了主导位置,越来越多的平民阶层拥有资格进入剧院去观看这些作品,贵族身份已然不是一条明晰的分割线。与此同时,戏剧中的人物和戏剧外的观众不约而同地站在同一战线上,没有了无尽的渴望与艳羡,观众自然而然地将过去的审美角度加以改变,更加能够站在戏剧人物的角度去思考整个剧情,人物的难堪生活境遇与观众的生活会产生更多情感上的共鸣,现实的丑恶面照射在戏剧中,戏剧中的人物则通过诙谐而讽刺的行为表现出喜剧的氛围,使观众感受到喜剧演员不断的自嘲,这时,品特剧作的净化意义也就达成了最后的效果。早期的品特显然涉世未深,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怪诞,无法达到更深层次的体会,但此后一切开始改变。

二、中期作品

品特中期的作品和早期的作品相比已然呈现出大相径庭的感觉,作者已经不再将重心放置于边缘化的人物塑造上,而是更多的去描写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通的平凡老百姓,因为平民阶级的生活更加真实平静,没有过分地被愚弄,也不常常过早地认清冷酷的现实,平凡的一生对于观众而言更容易接受和消化。虽然剧中人物拥有着极为普通的生活和身份,物质生活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品特所要写出的正是这样平凡生活背景下人们之间发生的爱情、亲情、友情以及金钱利益的分崩离析,对于观看者而言是那么的真实又难以面对。

例如作品《归家》,夜半回家的教授夫妇遇到他们的亲人,哥哥,弟弟和父亲,他们统统都被露丝迷倒,而露丝也是欲拒还迎的态度,甚至不惜用下流的手段去勾引那些迷失的男人们,导致他们背叛家庭,当人性表露出最可怕而恶心的一面时,作为丈夫的特地没有像普通人一样发疯,他似乎后退了,认命了,没有过分的反抗,这一做法反而让观者感到真实,结局尘埃落定,教授一个人回到人群中去。

这就是品特的戏剧,记忆剧,达到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再对人物进行过分的渲染,缩短了戏剧与观众真实生活的距离,人物的反应固然变得和观者第一反应大相径庭,但安静后再去思考,其实人性本来就是怯懦的,不甘而又不敢去面对的时候太多,普通人是最缺乏灵魂的所在,他们整日面对重复的一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对生活失去了本来的向往,当大事件发生时也常常不能够激起一点涟漪,反而使他们陷来越深。这是对观众不敢直视的自我的最贴切的写真,观众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反思,从而产生新的观念和交流方式,无疑是一次更好的净化。

三、后期作品

从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间开始,品特的作品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政治主题被加入到他的剧作中。不再像从前的风格,他不再浓墨重彩地去刻画边缘化的普通人物。或许那样的描述已经不能带给更多麻木灵魂以最痛心的刺激了,他开始着眼于描写社会统治阶层的人物,士兵和官员的出现正好应和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官民的怨愤,腐败的统治,一大片的荒唐场景以及不可理喻的事件被品特用戏剧的形式拿来讽刺着所有人。

例如官兵用可笑的由头推卸责任,颠倒黑白,歪曲真理,霸权做事,社会已经不够空间给普通人呼吸,被压榨的生活随处可见,伪善的面孔遍布大街小巷....很明显,这种讽刺的手法在那样的社会里不少见,很多像品特一样的文学作家也是这样讲出了社会的黑暗,用文字、歌曲、甚至舞蹈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样的手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自然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观众一经观看就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这些统治阶级的行为和言语代表了政治的黑暗,这不仅是品特难以忍受的生活,更是人民至深反感和厌弃的生活。品特这些作品虽具有自己足够鲜明的特征,但不顺应社会的文化最终无法走下去,政治剧的产生无疑让这位作家的剧作得到了社会的净化,也未尝不是好事一桩。

四、交流、反思与观众的观念嬗变

在三个时期的作品中,品特一直力图用自己的方式去靠近观众和读者,不论社会为他贴上了何种标签,品特的初衷是要与观众的思想观念进行交流,对自己的作品加以反思,而不是仅凭借一己之力去开拓未来的道路。作品与作家、读者之间的交流缺一不可,从多重意义上来说,作品自然会呈现出怪诞的、难以理解的地方,反思就是最好的净化方式。

品特的作品大部分是站在形式主义的角度去叙述怪诞的故事的,写作的角度不会过于宽泛,他热衷于表现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喜剧戏剧的形式把最真实的故事展现在观众眼前。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种对于剧作的看法,作者永远不能要求读者每一步都能够按照既定的轨迹走下去,但引导的效果有胜于无,品特正是能够抓住這种概念,将自己笔下的人物都定为是最常见的职业和身份,潜移默化地在人物和作品之间建立某种特定的联系。由于类似的生活环境,背景的共鸣,观众沉浸于品特所构建的一个看似普通的情景中去反思人类的问题和生命的延续,这在他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得到了最真实的反映。威胁喜剧的主人公大多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是怯懦而伪善的普通人群,政治剧的主人公是丑恶且令人心生厌恶的统治者们。这些都是品特笔下最具有灵魂的人物,和现实社会中一样的是他们足够真实,甚至让观者细思极恐,这也正是作者要和读者进行交流的内容,品特妄图用此来改变固化在社会各个阶层的腐旧思想,他同情弱势也不畏惧强权,他要的是慢慢地改变所有人的落后认知,改善人民的萎靡状态,讽刺也好,直接也罢,都是工具,最后改变黑暗的统治才是戏剧文学的净化目的所在。

结语

在戏剧的净化艺术方面,品特的剧作让叹为观止,这也是审美文学的重要一课,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人物性格表现出具有震撼力的效果,观众对于人物的感同身受和同情,对于反面人物的讽刺都在品特三个时期的典型作品中得到了最真实的表现,观看戏剧是一种比文字更加直观的方式,借此可以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和交流方式,但交流并不是文学艺术的最后目的,他们往往需要通过自己独特的交流方法去引起观众思想的嬗变,为观众刻画出更靠近他们的一幅幅真实世界的画作,可能不足够完美,但对于读者而言,完美的事物存在于距离遥远的梦境,怯懦、自私和伪善是人性最需要挖掘出来并摊开放在表面去谈论的东西。所谓净化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步步稀释,直至纯净而透彻。

参考文献:

[1]徐蕾.论戏剧情境的嬗变及其特性——从《希波吕托斯》到《费德尔》[J].艺术科技,2017(7)

[2]罗辉.论品特戏剧作品《看管人》的创作特色[J]长江丛刊,2017:19.

[3]刘明录.交流、反思、嬗变——从人物塑造看品特戏剧的净化艺术[J].当代外国文学,2015,36(3):120-127.

[4]刘明录他者的凝视与想象——论品特戏剧中的都市景观[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袁小华,李婧睿,杨晓华.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替身”的多重形式[J].江苏社会科学,2017(5).

[6]田玲.走近一个戏剧人借助田汉戏剧作品进入戏剧情境的嬗变(中上)——爱、美、艺术的姊妹篇及少年艺术家的出世宣言[J].戏剧之家,2017(5):30-31.

猜你喜欢

品特人物塑造净化
你的鞋子上有洞吗?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你的鞋子上有洞吗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陶色净化
给未成年人净化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品特的最后一个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