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结构应力监测应用

2019-07-21杨兴仁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期
关键词:墙脚钢架轴力

杨兴仁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32 )

1 概述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铁路的不断延伸,山岭隧道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在隧道建设中,面临隧道岩溶、煤层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危岩落石、顺层偏压、软岩大变形,断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段,本文针对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支护结构应力监测进行分析,希望能以理论进一步促进实践。

2 应力监测技术

2.1 监控量测要求

监测点布设计要考虑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还需满足工程竣工后道床方案可能调整的情况,综合布设监测点,其中隧底为长期监测点。

考虑初期支护是关键工序,其相关监测需加强,每50m设置一个应力监测断面,监测包括(围岩压力、接触压力、钢架应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二衬钢筋应力)。

2.2 应力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2.2.1 围岩内部位移

为了探明支护系统上承受的荷载,进一步研究支架与围岩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不仅需要量测支护空间产生的相对位移(或空间断面的变形),而且还需要对围岩深部岩体位移进行监测,因此,围岩内变形量测的目的为:确定围岩位移随深度变化的关系;找出围岩的移动范围,深入研究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的关系;判断开挖后围岩的松动区、强度下降区以及弹性区的范围。

(1)测点布置

每个断面对靠平导侧拱腰、拱脚和仰拱共3 个部位围岩中埋设多点位移计,多点位移计长度:边墙及仰拱为对应位置设计锚杆长度的1.5 倍,拱部范围与设计锚杆长度一致,即拱部测点的多点位移计长12m、仰拱测点的多点位移计长18m(见图1)。

量测采用智能型多点位移计,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洞内埋入部分,为机械式多点位移计,二是洞壁接收仪器——测频仪,由测头,测量电缆,接收系统和绕线盘等组成。

(2)件埋设方法及数据采集

首先采用地质钻成孔,孔直径不小于76mm,成孔后将导管缓慢地放入孔中,直到最底部观测点位置,然后再用专用工具依次将锚头埋入设计的位置,并进行灌浆锚固,在洞壁对传输电缆线进行保护。

根据设计每个断面的元器件位置和数量进行埋设,并将元器件的传输缆线绑扎在钢架上,沿环向引至墙脚、集中在每个断面的集线箱处,每个断面设两个集线箱,集线箱位于墙脚线上1~2m 处,便于保护集线箱和数据的采集。采用测试仪进行数据采集。

隧道开挖完成后,尽早采集位移计的初始读数,根据测试数据的变化调整测试频率,直到测量读数已经稳定,可不再监测该点或该断面。每次量测后应绘制不同深度的位移-历时曲线及孔深-位移关系曲线,当位移速率突然增大时应立即对各种量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施工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并及时采取保证施工安全对策。

2.2.2 锚杆轴力

(1)断面布置

软岩大变形隧道应力监测按50m/组设置,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结合目前元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水平,可进行国内和国外测试元件埋设。

(2)测点布置

每个断面对拱顶、左右拱脚、左右边墙、仰拱3 个点等共计8 个部位埋设锚杆轴力计,每根测试锚杆根据其长度布置4个锚杆轴力计(见图2),监测锚杆长度均为12m。

(3)元件埋设方法及数据采集

锚杆施作前,在量测锚杆的设计位置安装好锚杆轴力计,然后再将安装好锚杆轴力计的量测锚杆按图3 所示位置进行布置。在锚杆安设好后,将锚杆轴力计导线沿钢架引至边墙距墙脚1.5 米高处,线头从预埋的铁盒里引出。埋设时将锚杆轴力计编号与测试点所对应位置做好记录。

将铁盒内线头插入测试仪中,测试读数并作好记录。每次每个锚杆轴力计的测量应不少于3 次,力求测量数值可靠、稳定。

2.2.3 围岩压力及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压力

(1)测点布置

每个断面在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左右边墙、左右墙脚、仰拱3 个点等共计12 个部位设置测点,每个部位在围岩与初支之间埋设压力盒测试围岩压力、初支与二衬之间埋设压力盒测试接触压力,围岩压力及接触压力在横断面内测点布置如图3 所示。

其中布设于初支与二衬之间的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优化,选取2~3 个断面进行监测。

(2)元件埋设方法及数据采集

压力盒埋设时,将埋设处的围岩仔细夯实找平,然后使压力计就位。为了大大减小或消除结构中横向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埋设前,在压力计周围包一层厚度为1~2mm 的橡胶圈。就位的压力计工作面与结构物底平面齐平,不要凹进或凸出,还要防止压力盒偏斜,以避免偏载造成的误差。

2.2.4 钢架应力

(1)测点布置

每个断面在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左右边墙、左右墙脚、仰拱3 个点等共计12 个部位设置测点,每个部位根据工程进度对初支内钢架应力进行监测,初支测点分别在钢架内外两侧各布置1 个应变计,测试出钢架两侧应力后可计算得钢架内力,断面内测点布置如图4 所示。

(2)元件埋设方法及数据采集

埋设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将应变计直接对焊在钢支撑的内外侧翼板上,在焊接前应对应变计的初始频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和标定表的零点频率相同,方可进行焊接,在焊接时必须对应变计进行水冷却,以免由于焊接时的高温传到应变计上,损坏应变计内部电器元件。当焊接完成后,再次测试应变计的初始读数是否正确,如正确便可将其装到工程部位。

2.2.5 初支混凝土应力

(1)测点布置

每个断面在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左右边墙、左右墙脚、仰拱3 个点等共计12 个部位设置测点,每个部位根据工程进度分别对第一层初支、第二层初支的喷射混凝土应力进行监测,每层初支测点分别在初期支护内外两侧各布置1 个埋入式应变计,测试出喷混凝土两侧应力后可计算得初支内力,断面内测点布置如图5 所示。

(2)元件埋设方法及数据采集

混凝土埋入式应变传感器安装时埋入混凝土中,应保证其轴线与受力方向一致,在元件安装完成后并进行初始频率的测试。

2.2.6 二衬钢筋应力

(1)测点布置

每个二次衬砌断面在拱顶、左右拱腰、左右拱脚、左右边墙、左右墙脚、仰拱3 个点等共计12 个部位设置测点,在每个部位的内外侧主筋上埋设布置1 个钢筋计,测试出二次衬砌钢筋内外侧应力,可计算得二衬内力,断面内测点布置如图6 所示。

(2)元件埋设方法及数据采集

元件埋设及数据采集同钢架应力。

2.3 监测频率

应力监测均采用采集箱自动采集。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相关规定,应力监测项目根据距开挖工作面距离关系确定监测频率,并根据速率情况适当增加频率,见表1。

表1 施工期监测频率

3 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监测工作进行一段时间或施工某一阶段结束后,都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3.1 数据整理

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

3.2 数据的曲线拟合

在取得一定监测数据后,应绘制应力时态变化曲线图,如图7 所示。然后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数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函数关系式,对下一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防患于未然。

3.3 插值法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函数近似的方法,求得符合测量规律而又未实测到的数据。

4)计算围岩位移和内力变化速度、加速度曲线,进行稳定性判断。

5)根据接触压力与支护内力量测,计算分析支护结构的安全度,合理性。

猜你喜欢

墙脚钢架轴力
它们
猪啃咬墙脚咋回事
利用ANSYS对烟囱支撑钢架的优化设计
攀亲
基坑钢支撑轴力监测的优化及实践
上跨公路钢架拱桥的拆除方案选择
苹果公司挖特斯拉“墙脚”,意图圆造车梦?
51.7t压缩机跨越15m高钢架柱吊装就位施工方法
高地应力隧道钢架支护变形与防护措施
钢支撑轴力在安装过程中的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