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精准发力
2019-07-19陆福兴
陆福兴
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湖南有着特殊的期待,湖南必须发扬湖湘人的担当精神,继续发挥精准扶贫首倡地的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八洞村精准脱贫可复制可推广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赋予了湖南精准扶贫的先行责任。十八洞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不栽盆景,不搭风景”“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经验”,认真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实施“六个精准”帮扶,因地因人因事制定帮扶政策措施,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形成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成功模式。2017年2月十八洞村顺利摘帽,目前“两不愁”已经实现,“三保障”基本达标,十八洞村从一穷二白的高寒山村成为了全国精准扶贫的样本和著名典型。
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在湖南精准扶贫实践中,创新推出“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全国性模式和“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的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做法新经验,十八洞村成为全国精准扶贫的典范。湖南精准扶贫的成效,彰显了精准扶贫的威力,用实践证明了取得脱贫攻坚胜利的可行性。特别是十八洞村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湖南精神,激发了全国各地贫困人口的信心,为精准扶贫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可供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为湖南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经验,增添了力量。
2018年,湖南完成了13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491个贫困村出列、17个贫困县摘帽,精准扶贫的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全国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湖南省进入“综合评价好”的省份。
正视湖南脱贫攻坚的困难
当前,湖南剩下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在深度贫困地区,是经多年精准扶贫后仍未脱贫、需要进行攻坚的“硬骨头”。这些贫困人口不像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那样容易帮扶,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恶劣,资源贫乏,自身能力较差,面临的困难更大,因而湖南后续的脱贫攻坚将是一场硬战。打赢这场硬战,必须正视脱贫攻坚的各种困难。
正视脱贫攻坚客观环境恶劣的困难。当前,湖南省51个贫困县市区还有20个贫困县需要在今年年底脱贫,这些贫困县中,有11个贫困县被国家确定为深度贫困县。未摘帽贫困县集中在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地方病高发区、生态脆弱区,多属于海拔较高的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均耕地少,土地不肥沃,有效灌溉率不足,产业发展成本较高,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发生贫困的先天性因素。同时,未摘帽贫困县普遍自身发展能力弱,劳动力缺乏,劳动技能低,就业能力差,所在区域县级财力十分薄弱,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落后。此外,湖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发展相对封闭落后,文明程度相对较低,陈规陋俗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形势更加复杂。特别是有些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户,他们需要的帮扶难度更大。如何做到精准帮扶,如何攻克深度贫困,湖南还面临巨大的困難。
正视脱贫攻坚主观意识消极的困难。湖南剩余贫困人口不仅有物质上的贫困,也有精神贫困和思想问题。物质贫困是看得见的东西,通过抓好现有精准扶贫帮扶措施的落实,脱贫攻坚很容易取得成果;精神贫困是心病,看不见摸不着,尽管也可以通过外部帮扶,但是外部帮扶要生效必须通过主观努力。在精准扶贫的现实中,有些贫困户没有脱贫致富的信心,有的贫困户甚至干脆就不想脱贫,消极对待政府的帮扶,甘愿长期当贫困户单纯享受国家给予的钱、物资助,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因此,湖南还要在精神上精准识别帮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把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动性。
正视脱贫攻坚与脱贫致富有机对接的困难。精准扶贫的要义是精准脱贫后要能可持续致富,让贫困人口不再返贫并走上全面小康之路。精准扶贫脱贫是有时限的,我国2020年必须全部脱贫,但是脱贫致富是长期的,必须攻克贫困人口脱贫后可持续致富的难题。第一,处理好已脱贫人口与全面小康对接的问题。湖南经过几年的精准扶贫,已经有几百万贫困人口脱贫,但是,这些刚刚脱贫的人口,返贫的可能性随时存在,我们很容易为了完成剩余的脱贫任务而忽视在致富和奔小康路上艰难跋涉的他们,如何继续引导刚脱贫人口致富并推动他们与全面小康对接,是当前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与难题。第二,处理好已摘帽贫困县与乡村振兴对接的问题。为了引导刚刚摘帽的贫困县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要求我们不能只盯着剩下的贫困县摘帽,还要关注已经摘帽贫困县的发展,使之可持续发展并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对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富裕之路。这是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又一难题。第三,处理好对贫困户帮扶与对非贫困户支持有机对接的问题。国家精准扶贫以来,大部分贫困户已经在国家的帮扶下精准脱贫,但对那些刚好在贫困线之上的“边缘”人口,如何帮助他们致富,解决国家公共政策的公平和普惠问题,做好脱贫人口与非贫困人口之间的政策衔接,是脱贫攻坚的再一难题。
精准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伟大战略。对于湖南来说,要利用湖南现有的资源优势,走好湖南自己的精准扶贫路子,激励贫困人口和扶贫干部继续前行,凝聚全社会的扶贫合力,一鼓作气打赢这一场硬仗。
精准发力继续做细做精帮扶工作。攻坚战更是精细战,要确保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就必须继续实事求是坚持贫困人口识别上的动态管理,力求精准脱贫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为此,坚持在发展扶贫产业上不搞大包大揽,注重统筹布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的重要指示,因地制宜做好兴产业、增就业、置家业“三业”文章,发展本区域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扶贫的精细精准,通过引导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等“四小经济”,因人制宜引导贫困户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
集中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要关注不同地方老百姓亟需解决的“两不愁三保障”具体问题,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认真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帮扶措施,在饮水安全、控辍保学、健康扶贫、住房安全等方面,加大查漏补缺工作,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补齐贫困村特别是深度贫困村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网升级改造、信息化建设等基础设施“短板”,争取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抓好增强内生动力这个突破口。内生动力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核心力量,帮扶只是外在力量,内生动力是起决定作用的。要注重典型引路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坚持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突破口,特别是要认真总结宣传花垣十八洞村的脱贫典型故事,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精准扶贫攻坚战是一场全民战争,必须取得全省社会各界的支持,必须发动全省人民群众参与。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标准,坚持政策公开透明,让群众参与检查评议,把精准扶贫与其他农村工作统一起来,统筹非贫困村与非贫困户发展,动态做好贫困户的可持续致富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做好扶贫领域群众信访问题的核查处置,积极回应和处理好群众关心的问题。
进一步强化精准扶贫的队伍建设。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支永不撤退的基层扶贫干部队伍。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始终注重脱贫质量,坚持“帮扶要精准、增收要稳定、保障要兜底、脱贫要真实、群众要满意”的原则,切实做到防庸、防急、防散、防虚,严肃帮扶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打造一支合格的脱贫攻坚工作队伍。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