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

2019-07-19余媛

财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网络化创造了契机,S银行早在2009年就已开始探索线上供应链金融,并于2014年成功上线运行“橙e网”,其取得的创新成果和业绩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相继开始了探索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本文首先将对线上供应链金融及其架构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其次对S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说明;接下来具体通过对比阿里小贷的业务特点分析S银行的金融风险;最后将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风险;S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

一、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概述

(1)供应链金融相关概述

供应链金融,离不开供应链,供应链即是指以核心企业为主连同其上下游企业而形成的链条关系;供应链金融是依赖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供应链的某部门或全部链条展开的,以真实交易为前提而开展的金融活动;主要的表现形式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核心企业通过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的整合对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借款等金融服务,目的是帮助供应链中的企业盘活资产;而S银行对其定义为:指在分析供应链内部交易结构的基础上,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建立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封闭授信及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但其大概含义也是差不多的。

(2)线上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的发展将供应链金融带入“线上”时代,我国国内对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仍然有较多的学者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线上供应链金融无统一的定义,在梳理现有研究后,本文援引董宝青关于其定义的观点:线上供应链金融是通过金融机构与供应链企业、辅助企业信息系统的线上一体化,在信息共享下监管控制供应链交易流程,为成员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由于线上供应链金融仍处于探索阶段,出现了理论落后于实践的现象,因此以下本文将平安银行与与其相当的金融机构如建设银行、阿里小贷作为对比,分析S银行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竞争力、风险管理,并据此提出适用于S银行及同类企业的发展建议。

二、S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1年,原深圳发展银行以“货押+票据”的贸易融资模式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经过其多年的发展,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逐渐显露较强的实力;2012年1月,原深圳发展银行收购平安保險集团旗下的深圳S银行,并更名为“S银行”,因此原深圳发展银行经营多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则被新的S银行所继承,于2006年开创了“供应链金融”的品牌,2014年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橙e网上线运行。“橙e网”的上线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S银行已经发展了一个比较稳定相对成熟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具体来说,在“橙e网”的平台上,与第三方核心企业或第三方数据,合作以获取客户,再基于自有的贷款审核模型和风控技术对企业线上交易和转账记录进行分析,进而利用银行资金为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线上综合金融服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S银行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2008年之前发展都比较缓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小企业对融资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供应链金融也趁此快速发展,供应链融资余额也由2008年12月的868亿元,到2016年增长成为5334亿元,短短八年时间增长了6倍,其中增速最高达到48.12%;年均增速保持在23.77%的水平上。

三、S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潜在的金融风险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系统故障或者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线上供应链金融为了有效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业务流程会加强控制,操作环节增加自然也就强化了操作风险,本文在此所提到的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和操作层面的风险。

1.法律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是新型金融服务业务,其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可能会游离在法律的边缘,其复杂性和创新性也会使得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违法套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银行带来极大的风险。

2.具体操作风险。S银行“橙e网”业务平台较高的应用度和较强的客户开发能力是其优势,但同时存在着平台兼容性差的劣势,而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既为平安银行创造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技术环境,也为其埋下了隐患,同时有着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平台相继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则对S银行构成了威胁;例如阿里小贷借助着阿里巴巴这个大平台,于2010年6月在杭州成立,它是首个专门面向网商放贷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金额上限是50万元,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它的资金实力虽然不及S银行,但是它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比平安银行更强,面对网商放贷,灵活性也更高。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为“违约风险”,市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最关注的一类风险,主要是指融资企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遵守与银行签订的协议条款,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供应链金融之中,企业的信誉、融资规模、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变化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线上供应链金融普遍也存在这种风险,像S银行的线上业务,虽然有技术支持提高了信息的整合度和透明度,降低了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资产规模较小,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信用水平较低等问题难以解决,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像S银行通过多个平台合作,打造“熟人生意圈”,更加大了违约风险,一旦某个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整个圈子的企业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或带来恐慌,给银行也带来一定的风险。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信用风险也分为核心企业信用风险、融资企业信用风险、供应链信用风险,具体来说核心企业一般是资金力雄厚、信誉极好的企业,根据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因此核心企业将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信用风险;如果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捆绑较多,核心企业在为其他企业提供担保时,由此产生的或有负债较大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则会导致履约困难,发生兑付危机。融资企业信用风险在前文已经提到,在此不一一赘述。

供应链信用风险是指在供应链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运作体系出现问题而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供應链企业之间出现纠纷而导致履约无法正常进行;根据S银行的情况与阿里小贷之间的对比就可以看出其存在的信用风险,阿里小贷的目标客户是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商户,建立商户的征信系统,并且通过淘宝天猫也可以真实了解商户的销售量及营业收入,若某个企业违约操作,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对其经营业务进行限制,因此相对来说,阿里小贷建立的关系相对稳定。

(3)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主要包括价格变动风险、销售风险等,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当存货的价格下降则其能收回的款项会小于贷款金额;销售风险:比如季节性很强的产品,在销售季节若产品出现供大于求,则导致产品积压,只能采取降价打折的方式处理,银行面临风险的可能性极高。

四、S银行加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建议措施

(1)加强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从业人员风险意识

银行各部门之间若存在关系不明确、管理流程不够清晰,就会存在制度的“真空区”,增强操作风险;在服务开展时,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制度应强化执行力度,管理人员管理不严,操作层面的员工缺乏经验,熟练度不高,风险识别能力较弱,就会诱发风险的发生业务人员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发生严重损失,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

(2)提供信息平台的建设

根据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当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热点,也是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有利点,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也有利于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莉.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转型升级之路[J].中国经贸导刊,2014,07:62-65.

[2]陈满莲.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分析[J].新经济,2015,14:52-53.

[3]田菁,宋玉田.线上供应链金融操作风险管理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5.02:26-29.

[4]陈晋.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

[5]王树东.N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

作者简介:余媛(1995年—),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阆中,学历:硕士在读,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企业金融风险管理及其发展趋势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金融风险监管防范机制创新探析
基于城市化水平视角的区域金融风险研究
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