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化视阈下思想政治课培育职教认同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2019-07-19冯志军
冯志军
[摘 要] 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视角出发,厘清职业教育现代化、职教认同与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关联;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职教认同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指向,职教认同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培育职教认同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新的历史课题;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力量等方面明确了培育职教认同的实现路径。
[关 键 詞] 职业教育现代化;思想政治课;职教认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234-0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同时还强调:“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可见,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还有待提升。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认同培育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职教认同”概念界定
认同,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赞许认可并产生归属感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将客观事物的状态、理念、行为等转化为个人人格的心理过程。“职教认同”是职业教育认同感的简称,它的内涵较为宽泛,按照职教认同的主体划分,可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是指外部社会对职业教育社会存在与价值创造的认同;自我认同是指职业教育内部主体(职业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和认同归属。二者相互影响,外部的社会认同状况会直接影响内部认同,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价值判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论及的职业教育认同主要是指职业院校的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职教认同、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关联
从思想认识上改变教育对象对职业教育存有的偏见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没有“职教人”思想的现代化就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必须与时俱进,以培育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同感为使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职业教育现代化、职教认同、思想政治课三者在职业教育价值理念诉求上高度契合,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紧密关联、同向同行。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职教认同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指向。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它与职教认同的关系属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范畴。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职教认同的现实条件,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职业教育认同不断建构的过程,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职业教育认同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归属和实践自觉。反之,职教认同的实现也推动着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事实上,伴随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职教认同的情景也发生着持续的变化。
职教认同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要以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为先导,要在革新人们职业教育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在教育制度、体制、内容、手段等方面深化改革。职教认同既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是职业教育现代程度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追求,两者是双向构建、相辅相成的关系。
培育职教认同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新的历史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任,理应成为培育职教认同的主渠道。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活在价值多元的社会,其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尚未定型,理性思考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思想政治课应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培育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强化职教认同培育的价值意蕴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价值正是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实践的各种困惑中不断实现的。职业院校学生是在职教认同度不高氛围下的学习者,是具有现实需要和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现实困惑需要思想政治教学予以积极回应。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培育职教认同,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提升职业教育归属感,既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又是思想政治课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强化职教认同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之根本,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点,这是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所在。培育学生职教认同感,解放思想,激发活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发展是职业教育现代化交给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命题。新时代,职业院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增强职教认同感培育,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充满生长力的德育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原发性的学习动力。
强化职教认同是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主渠道作用,防止边缘化的现实需要。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对思想政治课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加之思想政治课过多地强调理论的灌输,忽视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德育低效的事实。“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集中地反映在既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青少年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2]思想政治课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将强化职教认同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职责,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专业产生新的认识、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对职业产生认同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积极调整自己的认知体系,推动学习实践的有效开展,是思想政治课防止被“边缘化”,体现育人价值的切入点。
四、思想政治课教学培育职教认同的实现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规定,它概括和反映了时代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体现着国家、社会、教育者的期望,规定着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方向。”[3]强化职教认同培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教学要及时掌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情况,破解职业教育领域产生的新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力量等方面推进职教认同培育的落实、落细。
(一)教学内容上,大力宣传职教文化,增强职业教育自信
在百年职教的伟大实践中,积淀起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文化。它既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历史底蕴,又是推动职业教育现代的重要动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思想政治课应积极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大力弘扬职业教育文化,将先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职业文化、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职教文化的滋养中逐渐树立职教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二)教学方式上,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增强职业教育获得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要让学生产生职业教育认同感,首先要让学生对职业教育产生获得感。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方式上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创新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主观体验。通过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教学过程中要多引用职业教育典型案例,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事迹和形象,发挥榜样的力量,强化学生的情绪体验。要突破教学环境限制,开展实践教学,走出校园、走进先进企业,在实践互动、体验中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趣味性、职业性和获得感。
(三)教学环境上,推进主渠道与多种渠道同向同行,优化职业教育生态
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育学生职教自信、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职责,但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与多种渠道同向同行,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合力育人。“坚持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推进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有机结合。”[4]以“看”“说”“思”“行”为主线,举办职业教育成果展、建立校史陈列馆、开设职教文化社团、开展职教精神主题讲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促进学生了解职教历史,学习职教精神,弘扬职教文化,其是提升职教认同感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课要主动融入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格局,与其他多种渠道有效衔接,挖掘教学载体和内容,优化职业教育生态,促进学生自我角色的价值认同。
(四)教学力量上,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形成专兼结合的教学力量
目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相关学科背景,学历高、理论丰富。但是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与培育学生职业教育认同的现实需要还有一定差距。学校要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精通职业教育的师资,组建高水平、结构化的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发挥专长,分工协作开展模块化教学。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宏思精耕,认真思考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职教认同的培育,自觉研习职业教育的历史、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以本职工作服务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3]骆郁廷,项敬尧.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8(1).
[2]黄书光.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309-310.
[4]《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矢志思想政治教学学科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访谈录[J].思想理论教育,2014(6).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