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羽毛球选手谌龙的前场技战术研究
2019-07-19贺淼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16年亚锦赛男子单打决赛和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男子单打决赛谌龙和李宗伟前场技术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两场比赛中,谌龙(P<0.05)的搓放、挑球使用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李宗伟(P>0.05)的前场各项技术使用率无明显变化;谌龙在奥运会中战术打法存在变化:积极、主动与李宗伟进行网前对抗;谌龙前场技术的稳定性和细腻性弱于李宗伟;赛事级别越高,运动员心理紧张程度越大,导致比赛的失分率相对较高。
关键词:谌龙 羽毛球 前场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5(a)-0240-02
1 研究对象
2016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谌龙以17∶21、21∶15、13∶21,总比分51∶57输掉比赛,谌龙职业生涯中对阵李宗伟的战绩是12胜13负,最近4场比赛都失败。里约奥运会谌龙以21∶18、21∶18,总比分42∶36赢得比赛,把职业生涯战绩扳为13胜13负。本文选取谌龙2016年5月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决赛(本文简称亚锦赛决赛)和2016年8月里约奥运会决赛(本文简称奥运会决赛)中,谌龙对阵李宗伟前场技术使用进行对比分析,期望找出谌龙前场技战术的变化和不足,为今后的比赛提供有效的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等针对性地查阅了羽毛球技术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归纳,为本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材料。
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访谈了多名羽毛球专家和训练的教练员。
2.3 录像观察法
本研究利用暴风影音慢放、暂停、回放等功能,记录选手比赛中使用的每一项技术。笔者统计所有场次的比赛,同时请一位羽毛球专业老师(一级运动员)统计所有场次的比赛,在统计过程中,相互独立,在统计结束后进行数据对比,对统计有异同的记录进行录像回放,重新观察,同时请教羽毛球专项专家,并与其讨论,直至意见一致,确定新的记录。
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10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计算统计,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来对比分析谌龙在亚锦赛和里约奥运会中对阵李宗伟的前场技术使用情况,显著性水平定为P<0.05。
3 结果与分析
前场区域是指前发球线附近至球网的区域,同时前场技术包括搓放、推球、扑球、勾球和挑球[3]。本文技术使用率是指前场单个技术击球拍数占前场技术击球总拍数的比值;技术失分率是指在单个技术失分占其击球拍数的比值。
3.1 亚锦赛决赛谌龙和李宗伟的前场技战术分析
在前场技术方面,谌龙以控制底线为主,控制网前为辅[1]。从表1中可以看出,谌龙的挑球每局平均拍数和使用率均高于李宗伟,战术上控制李宗伟后场,而李宗伟的勾球每局平均拍数和使用率都高于谌龙,在回球的线路上调动谌龙跑动。除此之外,李宗伟的搓放、推球、扑球技术的使用率均稍高于谌龙,这充分说明,李宗伟在比赛中对于网前的控制略占优势,寻求与谌龙进行网前对抗,逼迫谌龙起高球,寻找突击的机会。搓放、推球和扑球每局平局拍数和使用率上,两位运动员相差不大。谌龙前场技术总失分要比李宗伟高,但是前场技术总失分率要比李宗伟低。
3.2 奥运会决赛谌龙和李宗伟的前场技战术分析
从表2的数据看出,谌龙的挑球技术每局平均拍数和使用率为49拍和35.38%,明显低于李宗伟的64拍和44.44%;谌龙搓放技术平均每局拍数和使用率为150拍和54.15%,明显高于李宗伟的126拍和43.75%,呈现出谌龙在比赛中,积极主动的寻求与李宗伟在前场对抗,有意识的减少挑球的次数,把李宗伟牵制在前场区域,限制李宗伟后场进攻优势的发挥;两位运动员在推、扑、勾球技术的每局平均拍数和使用率方面相差不大。谌龙在前场技术总失分为10分,分别为搓放3分,推球1分,勾球2分,挑球4分,总失分率为37.04%;李宗伟在前场技术总失分为12分,分别为搓放6分,扑球3分,勾球1分,挑球2分,总失分率为55.06%。在总失分率上明显高于谌龙。
3.3 亚锦赛决赛、奥运会决赛谌龙前场技战术的比较分析
3.3.1 谌龙和李宗伟两场比赛前场各项技术击球拍数的卡方检验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谌龙在两场比赛中,搓放(P<0.05)和挑球(P<0.05)的使用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三种技术的使用率均不存在差异性。同样从表3中可以看出,李宗伟两场比赛中,前场各项技术使用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在此前提下,本文研究谌龙前场技战术的变化是具有可行性的。
3.3.2 谌龙前场技战术比较分析
在比赛中各项技术的使用率和击球拍数反应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比赛的激烈程度。一般来说,在羽毛球前场技术中,挑高球属于防守性或过渡性技术,扑球和平推球属于进攻性技术,搓放球,勾对角则属于对抗性技术[2-3]。
结合表1、表2,两场比赛中,谌龙前场明显采用了不同的技战术打法。相比亚锦赛决赛46.57%的挑球使用率,反映出谌龙在奥运会中控制李宗伟后场的战术打法发生了变化。相比亚锦赛决赛,谌龙在奥运会中搓放使用率高出很多,挑球使用率却明显减少。这与谌龙控制底线为主,控制网前为辅的打法风格完全不同。在推、扑、勾球技术使用率方面基本没有变化。亚锦赛决赛中,谌龙挑球使用率为46.57%,要比奥运会决赛中的挑球使用率35.38%高出很多,显然在前场主要是运用挑高球压李宗伟后场,但是輸了比赛,说明前场技战术施行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谌龙在奥运会决赛中的挑球使用率为35.38%,相比亚锦赛决赛的46.57%,要少了很多,在减少防守性技术使用的同时增加了前场其他技术的使用。其中搓放球的使用率为54.15%,比亚锦赛决赛的40.43%高出不少,说明谌龙在比赛中积极、主动寻求与李宗伟进行网前对抗,把李宗伟牵制在前场,逼迫起高球,从而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后场进攻机会,这也是获取奥运决赛胜利的关键所在。
亚锦赛和奥运会谌龙的前场技术总失分率分别为25.43%和37.04%,李宗伟的前场技术总失分率分别为38.53%和55.06%,两位选手在奥运会上的前场技术总失分率明显高于亚锦赛上的前场技术总失分率,一定程度上表明赛事级别越高,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的压力越大,导致选手更加紧张从而导致失分率上升。在亚锦赛决赛和奥运会决赛中,谌龙的前场防守性技术失分率均高于李宗伟,说明谌龙前场技术的稳定性和细腻性要弱于李宗伟。前场进攻性技术的失分率上,李宗伟都高于谌龙。谌龙在这两场决赛中,前场对抗性技术的稳定性较高,但是失分率都明显高于李宗伟,显然谌龙的前场技术的细腻性要弱于李宗伟。亚锦赛决赛上,谌龙的前场技术失分贡献率(运动员失分/对手总得分)为29.82%,要高于李宗伟的21.57%;奥运会决赛上,谌龙的前场技术失分贡献率为23.81%,低于李宗伟的33.33%。
4 建议
(1)运动员在比赛中应该根据对手的打法类型选择正确的战术策略,根据比赛中的实时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战术变化。
(2)加强前场技术的对抗训练,提高前场进攻技术和对抗技术的犀利性和稳定性,尽可能降低失分率。
参考文献
[1]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张陈文.林丹前场技战术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87-90.
[3] 贺淼.世界优秀羽毛球男单选手谌龙的技战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