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学生团体管理探索
2019-07-19李金宪
李金宪
[摘 要] 影响高校学生团体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社团活动自主性不足和社团成长性观念不强。通过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监督体系,落实社团活动场地、器械、经费及专业知识支持保障学生团体的自主性;通过引导学生制定活动的计划方案、实施措施,让他们独立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成长发展。
[关 键 词] 学生团体;自主性;成长性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17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高校学生自主团体在学生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自主团体包含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然而由于进入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加之校方管理的疏忽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这些学生团体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团体的发展和学生成长,高校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任教十多年来,不仅承担着日常的授课任务,还先后担任过学生处管理老师、学生团体的指导老师,积累了一些学生团体管理的经验。本文针对学生团体的管理,尝试对学生团体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找出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与同行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高校素质教育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团体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团体的自主性问题,一个是团体的成长性问题。
(一)学生团体的自主性
许多学生团体的发展忽略了其自主性。做学生工作的校方管理者普遍把学生会、学生社团当成一个教学部门来管理,把学生团体活动刻板地看成教学管理的一个延伸。有些校方老师甚至会直接给学生团体安排活动,并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这些团体每年能完成几个校内外活动,就活跃了校园气氛,起到丰富校园生活的作用。殊不知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必然会忽视师生对校园生活的创想和建议,使团体活动模式化而失去活力,违背了学生团体自主原则,扼杀了青年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更严重的是助长了团体学生干部的官本位思想,给了学生干部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社团活动就是完成校方安排的活动,团体的学生干部就是学校赋予的一个学生官,其他学生(包括团体内的非干部成员以及其他非团体内的学生)则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团体干部的安排。这种校方布置社团任务,团体干部安排学生完成活动的模式使学生团体与普通学生之间无形中校分为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容易产生情绪对立。反过来,为了完成任务,团体的学生干部只能更加严格管理,强迫非干部学生工作。这种恶性循环加重了学生团体的官本位思想,阻碍了校园社团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学生团体的成长性
学生团体管理老师容易忽视学生在社团中的成长过程。在管理老师的眼里,大学学生都已经成人,体格与青年教师不相上下,应该具备一定的心智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把学生引进学生团体,他们的能力就会在一次一次的团体活动中得到提高。实际上刚进入校门的大学生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的大孩子,况且在进入高校前的教育基本都是应试教育,重视的是书本知识的积累,欠缺的是处理问题的能力。一个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怀着满腔的热情加入了由师哥师姐经营的团体后,对于在团体中该做什么,特别是怎样做大多是茫然的。学生团体的活动主要由团体的高年级学生带领新生按照以往的活动经历来安排。
由于校方管理者忽略对团体干部和成员的办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忽略学生在学生团体活动中的成长过程,简单地把学生团体举办了多少活动作为衡量学生团体工作开展情况的标准,导致了学生在学生团体内的几年时间里,只是机械地按照往届学长活动的套路举办一些活动,对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高不大,也没有在学生团体的活动中得到多少长进。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学生团体存在的成长性问题的根源是校方管理者对其重视不够,授予学生的是鱼,而不是渔。
二、改进的方法
针对学生团体自主性和成长性欠缺的问题,校方在管理学生团体的时候,需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学生团体的自主性
1.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保障学生团体活动的自主性
校方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为学生团体的自主发展提供必须的保障和引导。也就是说,学校应该从制度上保护学生团体的自主性。笔者所在的院校规定:校党团委规划学生团体的发展方向,宏观管理学生团体,学生处负责提供场地和器具,指导老师提供专业知识支持,从三个层面支持学生团体的发展,通过制度保护学生团体的自主性。同时,校方尊重学生的知情权,规定社团的学生代表定期参加学校日常会议。校方在制定一些日常管理制度时,大胆地鼓励学生代表发言,让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当然,校方在赋予学生代表这些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学生代表协助校方向广大学生宣传和推广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这种制度的引导下,学生有了强烈的自主、自管意识,认识到自己广大在校学生是一个整体,减少了学生团体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另外,还成立了由学生自己组成的监督考核小组,定期考核学生团体的工作活动状况以促進社团的发展。
2.明确学生团体的性质,从物质上保障团体的自主性
校方应该摒弃把学生团体看成教学管理机构的思想,鼓励学生团体自治自理,让学生明确学生团体是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团体。代表校方的管理老师要鼓励所有团体成员发挥自己的才智,自主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服务师生,提高办事能力,发展团体。同时明确学生团体的成员有义务也有责任协助所有学生了解学校,如向入校新生介绍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各科考试的模式,各专业的课程安排等,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团体成员竞选考核的硬性指标。另外,要保证学生团体在经费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允许学生团体通过一些服务活动补充团体活动经费,如提供有偿的资料打印,还可以在影视放映以及其他服务广大学生的活动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学生团体在既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又有独立支配活动经费权利的条件下,才能自主健康发展。
3.避免官本位思想对学生干部的侵蚀
近年来学生团体的学生干部滥用职权打官腔欺压学生的事件时常见报。学生干部虽然从形式上说是该团体的领导,负有领导团体活动、管理团体的职责,但实际上这些学生干部很可能并没有独立领导众人做过什么事,也谈不上有什么管理经验。在初次管理一个团体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因此校方要定期组织团体学生干部学习,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方法培训。
4.构建完整的学生职权监督体制
第一,由于本校学生团体是隶属校团委,校方规定社团必须有自己的负责人,而社团的负责人要定期向学生会的学生代表汇报社团近期的工作和财务状况,同时学生会的相关学生代表定期向校团委汇报各学生团体工作,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纠正。
第二,学校内设有通过校园网络、校园板報等专门报道校内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学生宣传团体。该团体中设有多名校园学生记者,校园记者每周会采集各个年级学生对学生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学生团体的投诉直接由学生记者在校园网上公布。校学生处能及时调查所涉及的团体及个人,并将处理结果在校园网上公布。这种层层监督、公开报道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杜绝学生领导的官本位做派和欺压学生的现象发生。
第三,每个社团都配有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也可以实时发现社团干部和成员的不良行为倾向,纠正团体内的权利滥用问题,引导团体成员理解权利的职责关系,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平等和谐的健康氛围。
(二)保障学生团体的成长性
对学生团体内部的学生来说,团体不仅仅是发现兴趣,抒发爱好的场所,更是把书本知识融入实践,逐步接触社会,逐步成长的场所。对于教育者来说,应该注重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成长的过程。
专业方面,校方按照本校的专业方向,安排指导老师协助学生成立各种专业性较强的学生团体,并由指导老师提出一些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项目。在学生完成这些项目遇到困难的时候,指导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一块儿学习并提供专业指导。在这种实践氛围中,学生学习的效果很有可能超出了学校的实验实训。一些较好的项目要在该社团里沉淀下来,在指导老师专业支持下,通过老带新的模式而一代一代地更新完善。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性强、校企结合的院校,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增添或修改课程内容。校方也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将一些校企联合的项目交给学生团体去做。学生团体完成从项目论证到项目最终评审的全部工作,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完善专业知识,在操作过程中成长,提高完成工作的能力。这样做使学生通过团体活动直接接触企业员工的工作,对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缩短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的水平。
能力方面,学校应该扶持各种类型的学生团体,不排斥学生喜爱的任何健康团体,让学生充分发展各方面的特长和爱好。对于一些文体艺术团体,校方可以将一些校内文娱类活动下放给这类团体去承办,达到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学生、提高学生办事能力的目的。同时,身为指导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计划总结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批评的习惯。每当团体举办一项大的活动,指导老师要引导团体成员开计划会和总结会。计划会要发动团体的全体成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学会依据学校师生近期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具体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和实施措施,并通过实践检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总结会要总结该次活动的成功经验,肯定活动中采用的好思路、好方法,表扬好人好事。同时也要找出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以利再战。
学校还应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对指导老师奖励和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内的老师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授课和科研压力,很难挤出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团体中来。因此要鼓励在课业之余还有精力的老师参与团体活动,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并将指导老师的社团工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内容中,也要在薪酬水平上有所体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力推行师徒制。在校企联合中,聘请一些企业内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社团的校外指导老师,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指导社团工作。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