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育和信息化技术培养策略探讨

2019-07-19张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初中生物信息技术

摘 要: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紧跟形势发展,进一步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让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开阔眼界,升华思想,提高生物素养,做一名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生物 信息技术 有机融合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也逐渐走入学校课堂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的生物教学更加立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目标。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迈入全球化,对于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前所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创新了教学方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它集声音、画面、视频于一体,向学生展示声画并茂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们的认知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信息技术有效融入生物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立体、丰富、有趣,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

一、信息技术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1.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比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传统的“填鸭式” 课堂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能力品德的培养,而生物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还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的精神。[2]

2.提高課堂质量的需要

课堂质量是教学目标完成的保障,只有构建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才能达到寓教于乐,教书育人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必须深化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改革,重视教学方法革新,生物教学引入信息技术,会使课堂教学更加丰满立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锻炼能力,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3]

二、信息技术和初中生物有机融合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单纯依靠传统教学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1.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兴趣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兴趣才会有渴求,有渴求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实施“满堂灌”,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比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这一节时,如果老师按照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就非常的枯燥,不了解食物是如何消化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非常的困乏,没有一点兴趣,更不用说去理解和记忆。如果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制作PPT,在课上播放食物在口腔分解过程,食物在口中咀嚼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唾液,还有舌头和牙齿的辅助,使食物向胃肠转移。通过多媒体,就把食物从口腔到肛门的真个过程分解的一清二楚,学生看起来非常清楚,让学生认识到食物是如何在人体消化的。从而,学生知道了食物消化过程,比单纯的进行讲解有效多,而且学生对生物的学生非常感兴趣,总想探索科学过程,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2.以课本为基础 培养综合能力

新课改除了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状况,也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优异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手段有限,老师主要通过语言讲解,教学效果不明显,如果老师找到课本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能力培养就会水到渠成。比如在学习《呼吸》这一节的时候,学生觉得非常抽象,觉得就是气体通过口进行吸气和呼气,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如果老师进行讲解,学生听起来就很抽象,对每个部位不太了解。因此,通过多媒体,可以把呼吸的整个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在大屏幕上学生们非常清晰的看到每个呼吸器官,比如咽、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气管,学生们看着这些气管非常记忆深刻,而且很容易把呼吸学会了。在大屏幕上,学生们会轻松的学习知识,把抽象转换为具体,实现了二者的真正融合。在观看多媒体的时候,学生们也会积极思考问题,使问题更加深入,层次更加清晰,思路更加敏捷,真正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3.依托多媒体 营造宽松课堂气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迅猛腾飞,多媒体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起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使教学更加生动、丰富,更加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非常的抽象,不容易理解,如果单纯的依靠老师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比如,在讲解“光合作用”这一节的时候,光合作用这一定义非常抽象,学生根本不知道“光合作用”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在讲解中,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的枯燥,非常难理解。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用图片等形式把光合作用展示出来,让学生非常清楚的看到光合作用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深入的了解光合作用,就会懂得光合作用的原理。因此,通过多媒体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的融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物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新形势发展的需求,也是建设高效课堂的需要,是传统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学生认知范围,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生物课堂涣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倪明英.简析新形势下的初中生物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技巧[J].科学中国人,2017(21):67-68.

[2]王磊.初中生物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7):163-163.

[3]黄春斌.刍议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小作家选刊,2016(10):90-91.

作者简介

张谦(1982.03.23)男,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本科,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初中生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