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实践”舞台,“活动”多姿多彩

2019-07-19李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习作实践家庭

李敬

提起作文,许多学生“望文生畏”。 每每提起笔来,脑袋里空空如也,即使搜肠刮肚,往往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为了应付作文,部分学生使出浑身解数,或移花接木,改头换面;或闭门造车,胡编乱写;或依赖他人,帮助完成。针对学生种种情况,我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现实生活是五彩斑斓、生动具体、有血有肉的,是我们作文取之不尽的题材。但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毕竟是有限的,我就注意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真实地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熟悉生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启发他们独立思考,训练他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让学生的习作在生活中绽放出最炫目的色彩,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生活中腾飞。

一、融入自然,观察生活

大自然千变万化,绚丽的色彩、动听的音响、诱人的芬芳,都会使儿童兴致勃勃。只要儿童走进大自然,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就会丰富知识库,获取生动形象的作文材料,自然也就打开了作文宽阔的空间。

于是,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亲身体验。春天,我带孩子们去公园找春的足迹,让他们感受春天勃勃生机,欣赏桃红柳绿,体味“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夏天组织孩子去池塘边钓鱼,聆听溪边的树上蝉鸣鸟叫,感受溪边的嬉戏快乐;秋天登高望远,去原野放飞风筝……所以张雨馨在《春天的湖边》中写到:“星期日,老师带我们去湖边玩。只见桔子一样红的太阳照射在湖面上,就像是在湖面上撒了许多金色的绸缎,一阵春风吹来,不仅让这美丽的湖面漾出了波纹,还让柳树的枝条乱摇起来。柳树的叶子像一个个刚睡醒的小宝宝,正探出嫩绿的头来,看这美丽如画的风景呢!下午四点四十分了。这时的太阳就像是一个红红的大气球映在湖面,又像是一把火烧在湖面上。 啊!我爱东昌湖,更爱东昌湖的春天。”

田贾月轩的日记中写到:“柳树抽出了嫩芽,小草绿的像翡翠,真是春意盎然。我迫不及待地放起我的蝴蝶风筝。突然,一只凶猛的老鹰风筝飞快的飞了过来,在蓝天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被挂在了树上。随着又陆续飞来几只风筝,有蜈蚣、仙鹤,还有嫦娥,我幻想着自己和它们一样,在美丽的天空中飞翔,看一看那五光十色的美丽世界。”

他还在日记写道:“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姥姥家,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哥拉着去小河边捉蝌蚪。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面明亮的银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只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没想到蝌蚪很灵活,它们迅速从我的手指间逃离了。一个浪花打过来,把我变成了小花猫,真是狼狈不堪,表哥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只见表哥猫着腰,眼睛瞪的圆圆的,注视着水面,当看到成群结队的蝌蚪从他身旁游过的时候,迅速地把手伸进水里,拿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几个小蝌蚪。”

此类作文不胜枚举。除有目的地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定向观察外,我还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主地随机地观察,让他们聆听天籁之音,感悟美妙境界,体味汩汩脉动,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凡是在大自然中遇到的新鲜感受都可以记下来,并鼓励学生坚持写大自然观察日记。如我班学生在收看了2018年3月9日(星期六 天气:7-8大风)天气预报后,在日记中写到“风在狂叫,沙土在失去蓝色的天空中舞蹈。”

又如王佳琪在《让人又爱又怕的飞絮》中写:“奶奶的院子里飞着很多白色的绒毛,妈妈告诉我这都是杨树上的飞絮……它们有的像鸡蛋那么大,有的只有小小的一片,最大的如一张信纸那样一团,一团团地在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还很轻,从旁边走过时带起的微风都会令它们飘起来。我想不管它们是一大团还是一小撮,都不会超过0.1克重吧?飞絮虽然外表洁白,飘来飘去地让小朋友们感到新奇有趣,但它的缺点也很多。它会粘到人们的衣服和头发上去,很难弄下去,还会沾到植物上,让绿意盎然的春色蒙上了一层白沙,并且对人们的呼吸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飞絮既让爱玩的小朋友们喜欢,也让人们避之不及。”

一旦学生养成了随机观察的好习惯,其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事物和特征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作文就不愁“无米下炊了”。

二、开展活动,创造生活

活动应形式多样。可以是竞赛活动,如拔河、两人三足等。学生争强好胜,喜欢斗志斗勇,在竞赛活动中,不仅有学生的团队合作,还有胜利后的兴奋,失败后的沮丧,体验是丰富的,情感是真实的。例如:2018年上学期我校组织拔河比赛,事先我作简单辅导,请学生注意观察,当你一到赛场,看到什么?拔河过程中对方队员的表情、动作。结束后,口头交流,再写。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我们进行了拔河比赛。老师带领我们到操场上去,只见场地上划了三条线,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放在地上,绳子的中央系了一根红绸带。比赛始了,我们咬紧牙关,脚蹬着地,手拽着绳子用力往后拉……”这样,学生有话可写,且内容充实。

也可以是趣味游戏,如:夹玻璃球、画鼻子等。生动有趣的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玩的积极性,进而调动学生极大的说的积极性和写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体验是真切的,语言是流畅的。当然,游戏应简单易玩、参与面广,是学生感兴趣的。

正是由于活动的体验,孩子们有了独特的认识和情感,激发了创造的活力与才干,笔下流淌出来的是一个个生动的词语,蹦跳出来的是一句句鲜活的语言。

三、融入家庭,感受生活

家庭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认真选取对学生具有典型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用心去体验家庭生活。

家庭游戏活动是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也是感人至深的。有学生在《远离诱惑》的习作中写道:“妈妈给我和爸爸出了一道测试题。内容是这样的:悬崖边有块金子,你开着车去拿,覺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我毫不犹豫地说:‘一米。爸爸说是零点五米,只见妈妈摇了摇头,问我:‘你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只为了得到一块金子吗?我说:‘怎么可能?我当然不愿意啊!妈妈说:‘是啊!任何时候都不要和诱惑较劲,离得越远越好,否则,就可能会走向毁灭,甚至跌得粉身碎骨。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我和爸爸都认可了妈妈的观点。

家庭生活如同晶莹的水滴,折射出亲情的绚丽色彩。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回忆筛选那些发生在家庭里的点点滴滴,也是很好的习作素材,于是《变脸的妈妈》、《泡茶》、《陌生人来敲门》等一批洋溢着浓浓情感的佳作也就应运而生了。

四、社会实践,体验生活

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学生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后,就应该让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例如我班学生杨熙媛参加了“2018年聊城春节联欢会”。她在《第一次上春晚》的作文中写道:“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发现这话一点都不假,别看我们在台上个个都轻松自如、神采飞扬的样子,其实在台下每个人都没少费劲。……通过上那台春节晚会,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只有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赢得鲜花和掌声!”这篇作文发表在我校校报《七彩贝》上。如果没有上春晚的经历,没有感受到排练的辛苦,是不会体会到“只有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赢得鲜花和掌声!”

引导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关的习作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如调查家乡巨变,记录民风民俗,关注社会热点等等。胡思宇在习作中写到:“在爸爸带我去博物馆参观,因为那里正在办一场动物展。走进博物馆大门,只见人山人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大蜥蜴,只见它身穿黑白相间花衣裳,托着长长的尾巴,舌头吐得特别快,像喷出的一条条火焰。这时突然有人喊:‘快来看,快来看。顺着声音我看见一位小朋友围着一条花花绿绿的‘大围巾,有人说那是一条大蟒蛇。我可是“谈蛇色变”,赶紧躲得很远。爸爸说:‘不要怕,这条蟒蛇是经过饲养员驯化过的,不咬人。在爸爸的陪伴下我慢慢地走近大蟒蛇,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感觉滑滑的,像抹了一层油。”

引导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大脑去想,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笔去写。这样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去发现新鲜的见闻,得到特殊的感受。王佳琪在《严重污染,请保护地球》的习作中写道:“烈士广场除了很多溜冰的人以外,还有卖油炸和冰冻食品的摊位。我喜欢的那一小片青草地本来绿茵茵的,像小姑娘一样娇嫩。今天却被烟熏的像老人一样皱巴巴的,没有一点生气;而周围的人们却照样玩耍,谈笑风生,根本没人在意这小小的绿草地。”

总之,人类社会万紫千红、异彩纷呈,有写不完的人和事;自然界四季交替、风花雪月,有写不完的景;小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学校、社会、家庭中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我们要引导学生快乐生活,仔细观察,敏锐捕捉,增加自己的生活积淀,不断丰富自己的习作素材,使习作更加轻松自如。

猜你喜欢

习作实践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