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2019-07-19黄海晓

神州·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黄海晓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尤其是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活动中,各大高校为以良好的姿态迎接这一挑战,积极研究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进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阅读;习惯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影响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更加应该将良好的阅读习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以便于学生可以在今后可以更好地生活与工作。同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信息的搜集、知识的理解以及数据的处理等也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采用的“填鸭式”教学形式,也就是直接将语文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在教學方式下教师并没有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难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教师应该将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或者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帮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关于阅读的教学本身机具开放性,因此教师更加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语文其中的知识点就不同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注重的是正确答案,问题的答案对了问题就会随之解决,但是语文不同对于语文中的同一个问题也许答案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不同学生特殊的想法,以便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存在偏激想法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及时发现并对其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教师在讲解《春的消息》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类似与这样的问题春天到来之前大自然会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对于这类问题有的同学可以回答的比较全面、综合,对于这类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予以其一定的肯定,并独立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张冠李戴,也就是为应付教师的回答学生用秋天或者是冬天的信息来形容春天。如果教师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对这类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学生发言之后更加应该及时纠正其错误,或者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其错误提出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锻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便于按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为将来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帮助学生确定语文阅读中的最佳“大人”

语文阅读中的最佳“大人”指的是所有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例如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邻居大哥大姐等。想要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对不同学生的最佳“大人”提前做好调查工作,通过对最佳“大人”进行的一一咨询来分析其是否具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的父母或者是监护人教师可以与他们一起努力并指导他们与孩子一起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同时家长不应该只是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主要目的,而是应该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辅导的重点。如果家长或者是其他监护人不在孩子身边,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的形式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大人”一起完成阅读任务,以培养孩子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但是,如果上述所讲到的办法家庭中都不具备,教师也可以作为孩子眼中的最佳“大人”,并同孩子一起完成阅读任务。

三、选择合适文章,注意感情注入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有限性,使得教师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为将阅读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应该在学习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文章,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将极具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作为首选文章。例如童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教师讲解中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理解融入其中,并进行主动的思维与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壁虎借尾巴》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情感性质的朗读,也就是将小壁虎没有尾巴时担心、害怕的情感表达出来,或者是在小壁虎着别的小动物时依旧不知道自己尾巴在何处是的失落、难过等情绪表达出来。学生在自己进行朗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小壁虎多的尾巴到底在何处?最后到底可不可以找到自己的尾巴?或者是其他类似的问题。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更大的阅读欲望。教师也可以采用合作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扮演小壁虎、黄牛、小壁虎妈妈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的配合表演,让学生在表达自我获得肯定的同时,也加深对阅读的好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并对其充满阅读的兴趣,以增强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同时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又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这期间需要家长、教师与学生一起努力。由于语文阅读良好习惯在学生一生中具有的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教师更加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林丽爱.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J].散文百家(下),2019 (3):41.

[2]谭燕.浅谈小学生良好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速读(上旬),2018 (12):192.

[3]邓海娟.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u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 (12):48.

[4]吴春花.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J].新课程·上旬,2018 (8):14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