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化管理下年级组及各处室功能的发挥

2019-07-19戚太权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理质量教学水平扁平化

戚太权

[摘    要]学校管理者对于学校的管理思想很重要,如何规划学校从短期至长期的管理方向,如何依照规划对学校进行改革实践,这涉及学校在创新道路上所衍生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管理思想决定教学方法的优劣、教育水平的高低和创新改革的方向。学校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改革”的办学态度以及“富强、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依靠扁平化管理思想,深化学校创新改革机制,充分发挥年级组及各处室的功能,在探究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同时,调整管理核心,细化学校内部管理层次,正面提升学校管理质量,增强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学校管理;扁平化;发挥功能;管理质量;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8-0083-02

依据管理层次和管理强弱的关联程度,组织结构通常分为两种形式:扁平结构与垂直结构。扁平结构顾名思义,即压缩式结构,管理层面较少但管理力度较强;垂直结构恰恰相反,它的管理层面较多但管理力度较弱。根据新课改对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的要求,“垂直式”管理形式层次多、人员杂、效率低,是一种漏洞百出的学校管理模式,而“扁平化”管理形式摒弃了众多冗杂的等级形式,用高效、便捷的途径增强学校管理者处理学校事务的效率,促进信息流通。扁平化管理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单位职能的扁平化、事务处理的扁平化、步骤的扁平化。单位职能的扁平化将垂直结构一一化繁为简,让扁平化管理更加高效,使事务处理更加方便快捷,步骤更加贴合人性化。

扁平化管理模式成本适中、效率高,将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具有办事敏捷、职责承包的特征,为学校管理者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年级组及学校内部各个处室的功能,建立起各部门管理人员职、权、责相互维持与制约的机制,现制定学校扁平化管理机制如下。

一、年级组和各处室人员结构

校长作为带头人,下设各处室及年级教学组。年级组由副校长、三名处室主任、四名年级干部构成领导班子,施行主任责任制,副校长执行管理职能的同时,分管年级主任部分事务,统筹年级组全年工作任务分配。年級副主任负责级部教师思政、德育、劳动方面的培训工作,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同时,增强其教育教学水平。

原来设有的教导处、德育处、财务处、教研科等核心部门依然行使相关职能,形成“一个体系,两种机制”,年级组及各处室功能充分发挥高效管理模式。各处室办公事务依学校综合办分配,然后细化到每个年级,实施副校长担当制、校长直接责任制。各级部单独设一名执行主任,执行主任对校长办负责,由校长直接对接工作。

二、年级组和各处室形成关联责任制

1.统筹规划

协调规整部门管理事务,统筹规划年级工作任务,对下属的年级组工作进行细化,努力做好办学工作,推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大多指年级组职能之外的相关事务,如学校内部人事调配等),由学校综合管理办公室细化实施,避免了因学校层次化管理带来的信息流失。

2.导向性责任制

扁平化管理将学校管理重心下调,逐渐转移到各年级组中,各处室在执行自身事务时,不可对年级组事务过多干预,但可以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时候,为年级组出谋划策,第一时间为年级组成员传递领导的指示,尽可能多地与教师、学生沟通,了解教育教学情况,为各年级组的良性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3.监督考评责任制

学校管理者带头建立一支由内勤部主任领导的,由人事办风纪人员构成的监督考评小组,以学校年度、季度绩效考核机制为基础,对各年级组成员进行考评测试。

年级组成员应当积极配合各处室人员工作,协调好各岗位职责,不越位,不推诿,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现在规定年级组职责如下。

(1)教育教学责任制

年级组在处理好各班级课堂授课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各处室分配的任务落在实处,高质高效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有关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协调好各班级之间的后勤事务,使教育教学井然有序。

(2)师资灵活调配制

以学校整体人事分配制度为基准,对任课教师的授课班级、学科等施行合理规划,每个班设置一名班主任,统筹管理学生综合事务以及所带班任课教师事务。每个学科设置一名备课组长,负责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同时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负责,将每一位教师的职称评选、绩效考核、季度奖金、年度福利等纳入学校考核范围。

三、学校管理应灵活积极,做到步步为营

1.明确计划,以目标为导向

学校管理者要定期举办领导会议,将年度、季度、月度计划落到实处。各项计划细分到段,各项事务精确到点,将总目标划分为多个小的子目标,施行“精确转换、专人专岗、多向竞争、择良从优”的聘任机制。每一位教师都将激发出十二分的潜能,做到事无巨细,专人专责。

2.职责到人,以担当为原则

校长将学校管理职责细化,以各年级主任工作为导向,在记录各年级教师课堂授课效果的同时,肩负起除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各处室人员积极配合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学计划进行流程化管理,提升学校的综合管理水平。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年级组成员应当以各处室为领导,创造性、实践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备课组长为先锋的教研改革团队。处理好包括教育教学在内的各项班级事务,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贡献力量。

3.监察监督,以完善为目标

“教学”和“育人”是教师工作的最终目标,学校管理者应当以班级为基础,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团队凝聚力。学校还要完善监察监督机制,以各处室领导为核心,年级组人员为战斗队伍,树立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创新改革发展方向。

4.教学考核,以成绩为参照

建立健全教学考核机制,以学校综合办公室为考核平台,对年级组和各处室指标达成情况进行综合性、全面性考核。综合办公室定期组织年级组教师对周考、月考、期中、期末等考试进行统一分析,各年级组备课组长对年级组教师成员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记录分析,将各量化指标统筹兼并,统一上报给教务处办公室,由教务处领导协助考核,以此得出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四、授课和教研两头抓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是年级组的主要工作;推进教学研究,促进学科教育全面发展是备课组的核心任务。二者应当齐头并进,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年级组需定期向备课组汇报教学成果,反省不足,以此推动备课组的教研实施工作;备课组需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引进教育新政,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年级组的教学水平。年级组、备课组本一家,二者共同进步,有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学校扁平化管理是新兴式的管理模式,它以社会大中型企业管理经验为参考,迎合了学校规模日益增大的需求,规整了学校的整体管理秩序。垂直管理模式被人们戏谑地称为“金字塔”,每一层代表着不同的职能,在时代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金字塔”式的细水长流早已被人们所摒弃。只有坚持走扁平化的学校发展道路,学校管理者才能不断地开源节流,在强化学校运营管理工作的同时,努力发展创新管理模式。事实有效证明,学校扁平化管理对于传统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效果,发展学校扁平化管理实乃时代发展之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管理质量教学水平扁平化
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中的发展趋势
浅析提高高校档案过程管理质量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于提升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思考
论提高小学学校管理质量的意义
扁平化的球星Ⅱ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