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的应用概况与展望

2019-07-19刘秀梅郑小平

活力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施步骤问题教学法问题设计

刘秀梅 郑小平

【摘要】PBL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协助下解决接近真实或真实的问题,是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已有研究证明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内在动机等帮助个体适应未来职业挑战的重要能力,在国外得到较为广泛和成功的应用。为了推动PBL教学在国内高校中跨学科、跨层次的有效运用,文章基于国外PBL教学法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总结PBL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并从PBL教学法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分析PBL教学法的具体内容,最后,对PBL教学法在国内研究和应用前景提出建议。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问题设计;实施步骤

在信息化、全球化逐步加快的背景下,个体需要获取和运用新知识、新技能解决问题,开展自我指导学习和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形式,这是适应未来工作场景的关键性能力。2014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转型,要求转型高校将办学思路转向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即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革,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开展问题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是问题驱动、学生为中心和情景化的教学方法。目前,PBL教学法在国外已经在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的教育中被接受并广泛运用。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始重视PBL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但所涉学科领域和层次仍较为有限,且大多聚焦于应用层面,对PBL教学法一般性的操作流程仍需深入探讨。本文结合国外PBL教学方法的最新研究和进展,以高等院校为背景,探讨PBL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实施步骤,为推动PBL教学方法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运用提供借鉴。

一、PBL概述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Barrows(1994)认为临床诊断需要运用跨学科知识对临床症状进行假设、推理和验证,而传统医学教育划分学科讲授知识,并且很少提供真实情景运用所学知识。在人们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問题通常具有多重或不清晰的目标、缺乏唯一的评价标准和所需知识的跨学科特征,传统教学方法割裂知识和问题的做法不利于有效学习的发生。认知理论和情景学习理论认为当学习嵌入日常的真实任务时,学习会更为有效,即当学习者与情景交互过程中通过个人建构和社会共构方式形成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协整,更容易记忆和迁移。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解决与未来工作场景相似的问题,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过程具有高度控制,学生以团队方式分享和反思,通过试错和迭代过程解决问题或解释现象,从而激发深度学习和主动学习。这种模拟真实或真实工作场景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知道应该学什么,而这正是困扰学生并影响学习投入度的关键问题。

Hmelo-Silver(2004)将PBL法的教学目标总结为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内在动机,研究表明PBL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产出和学生的满意度,学习投入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分析和评价信息、合作工作和有效沟通的技能,对学生应对不确定性、自我指导学习和对法规、伦理尊重有中等到高的影响。从PBL教学法的目标看,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PBL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获取知识只是PBL过程的某个步骤而不是学习终极目标,PBL教学法并不是弱化个体知识的系统性,而是在知识的应用方面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二)PBL的特征

根据Barrows等学者的研究,可以将PBL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必须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2.教师定位于问题解决的指导者或协助者。

3.PBL教学法中问题具备弱结构性特征。

4.PBL的问题应当是真实的或来自现实世界。

5.学习者以合作方式学习。

6.注重基于PBL教学目标的学习产出评价。

PBL教学法重要特征是教师的协助者角色定位、学习者通过自我指导承担学习责任、弱结构化问题。在界定PBL教学法的具体方法时,许多学者将PBL教学法界定为基于讲授教学法(1ecture-based learning)的对立面,将具有问题解决特征的教学法都纳入PBL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并从问题的复杂性和结构性特征上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排序,我们可以将这种定义理解为广义的PBL;有的学者认为PBL教学法不仅仅是教学中有问题作引导,还应当具备以上较为明显的特征,所以也有学者将具备以上明显特征的问题导向教学法称为纯粹的PBL(pure PBL),所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PBL,本文所指PBL是狭义的PBL。

二、PBL实施步骤

PBL教学方法实施通常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一)准备阶段

在PBL教学中,学生不但要重新定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还需要调整他们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应当设定PBL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设定教学目标,并作为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其次,应当重新定位自身在教学活动的角色,从知识/信息传递者转变为学习/思考过程的推动者,积极鼓励学生批判性评价信息,示范推理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责任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教师不必是教学内容的专家。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问题设计,这是成功实施PBL的关键。Barrows & keelson(1995)认为好的问题是复杂、弱结构化、具有开发性且与课程和专业知识相关的。问题设计可以根据huang(2006)的3C3Rs模型,综合问题的内容、情景、相关性和对问题进行研究、推理、反思六个要素,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效建构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目标。在问题类型的选择策略上,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合理选择中等复杂性和结构性问题,并根据教师主导程度和问题结构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选择讲授为主的问题解决活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抛锚式教学、混合PBL(hybirdPBL)和完全PBL(pure PBL)。

(二)实施阶段

PBL教学实施阶段是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图2中虚线框中的内容表示学生在PBL中的学习过程,图2中实线框部分表示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可见PBL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是紧密结合的。

在实施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教练(Dallgren,et al 1998)。学生明晰问题、主动学习、分析和反思的过程建构知识和意义(Blumenfeld,et a1 1991),教师通过学习环境的设计有意识地支持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SRL),即学生在制定正确策略、自我监督、自我评估他们的学习中具有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学生能力保持较高的内在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Zimmeman,2005)。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结果,提供学习资源而不是讲授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指导学生对自身认知过程的反思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逐步减少指导(barrows.2002)。

(三)评价阶段

PBL教学法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PBL教学法系统评价两个部分。前者是评价PBL教学方法是否达到预计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PBL教学法系统评价是对PBL教学方法本身的评价,目的是为该方法在未来的运用中提供改进和提升的借鉴。

1.学生学习产出的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很可能是PBL中最有争议的问题Savin-Baden(2004),Nendaz and Tekian(1999)认为传统教学方法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难以衡量PBL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Nendaz and Tekian(1999)考察了1966年到1998年医学院运用PBL的情况,发现测量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缺少一致的评价方法。Giibelsetal(2005)的元分析发现PBL教学方法的结果取决于评价方法选用。当评价方法关注概念理解时,PBL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效,这表明PBL方法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评价知识运用,而传统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评价知识获取。这也解释了以往大量PBL教学效果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由于PBL教学目标包括显性知识(exploit knowledge)获取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两部分,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由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构成,结果性评价方法包括小组报告,个人自评报告、课程相关知识的阶段性测验等形式,小组报告评价的重点应当是运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是否合理和充分、研究方法是否有效、推理过程的逻辑是否正确、问题解决或分析的策略是否有效、问题解决过程的计划和任务安排是否合理、团队过程是否功能有效等;形成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如要求学生记录学习经历,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习投入度等方式进行评价。其次,在评价中也可以纳入不同评价主体,除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外,也可邀请行业相关专家对学生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评价,以提高对学习成果评价的信效度。

2.PBL教学法系统评价

PBL教学法系统评价是对实施过程各阶段的要素进行评价,以便于总结和提高教学方法的可靠性,对提高教师运用PBL教学方法的能力也可以产生重要帮助。

通常,检核表是评价PBL教学法系统的方法之一,检核表内容的设计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分别是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问题评价和教学过程组织效果评价。从问题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投入度等方面开展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教师评价是检验教师对PBL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和过程是否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指导者或协助者的身份,是否给予积极有效的反馈或引导等;问题设计检核内容包括教师问题设计的评价是否有效覆盖知识面、问题类型是否与学生认知水平匹配、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与学生未来工作场景的相似性等;教学活动组织主要包括时间控制是否合理、教学活动所需硬件资源是否齐备等;学生视角的评价围绕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对教学方法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等教学的情感目标。检核表可分别由学生、教师和相关专家填写,可以采用问卷或自评报告等形式实施。

结语

PBL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外教育领域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高,PBL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应用发展迅速,在美国有超过70%的医学院采用PBL教学法。近年来,国内学者对PBL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也迅速升温,为促进PBL教学法在国内高校应用,从理论层面梳理梳理和总结PBL教学法原理和研究PBL运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今后PBL的研究展望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关于PBL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于PBL教学效果的评价缺少一致性的标准和方法,这也导致PBL教学法对学生学习产出的影响存在不一致,需要从理论层面研究PBL教学法与學习产出之间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厘清PBL教学法的作用机制,更为有效地指导PBL教学法在实践中运用;二是加强PBL教学法中的问题设计的研究,问题是成功实施PBL教学法的关键,但问题的设计和选择策略受到学科特点、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师教学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立PBL教学法下的问题评价体系,使问题的设计和选择纳入理论指导的框架中;三是现有PBL教学法理论体系来自国外,且大多以医学教育为背景,在国内高校的非医学院专业中推广和应用仍需重视教学领域和文化背景对应用的影响,推动PBL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非常有意义。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日趋加快,去中心化、团队合作、知识分享和创新已成为组织新特征,个体适应新环境需要具备思考的技能、使用科技工具的能力、工作的技能和生存的技能才能沟通、分享和运用信息解决复杂问题,适应并创新性地应对全新和挑战性的环境,才能驾驭和发挥科技的力量创造新的知识和扩展人类的能力和效率。传统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重视知识传递,其内在假设是有了知识自然会应用,而事实上拥有知识与运用知识解释、解决现实问题之间仍存在较大跨度,导致毕业生能力构成与组织对他们可雇佣能力期望之间的不匹配,尤其是在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需求。为应对组织对人力资本需求变化,教育机构应当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环境、评价方法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变革,运用基于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是顺应这种变化的可行途径。PBL教学方法不是教育领域的一时流行,而是具备认知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成功运用PBL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遵循科学的步骤和方法,合理定位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和责任,选用合理结构性、复杂性和真实工作场景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团队方式开展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实施步骤问题教学法问题设计
基于对话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师提问研究
人才培养中的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
精设计,巧提问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引导文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