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例原发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治

2019-07-19唐懿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

唐懿刚

【摘 要】 目的:针对临床原发性脾肿瘤患者的特点及其诊治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10例原发性脾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临床患者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前B超和CT检查结果诊断20%;B超定性诊断率和对定性诊断脾囊肿、脾血管瘤准确率分别为20%(1/5)、40%(2/5)和20%(1/5);CT定性诊断率和定性诊断脾囊肿、脾血管瘤准确率分别为40%(2/5)、60%(3/5)和80%(4/5),总体准确率高于B超结果。B超和CT对恶性诊断不能准确诊断,对患者主要实施脾切除术治疗。恶性淋巴瘤术后采用化疗辅助治疗。随访5例良性肿瘤患者,至今状况良好,最长时间8年。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存活5年,3例患者超過5年生存期。结论:术前原发性脾肿瘤患者比较容易定位诊断,但定性诊断难度较大。主要采用脾切除术治疗方法,原发性脾恶性淋巴瘤与化疗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预后。

【关键词】 原发性脾肿瘤;脾切除术;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R8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077-02

1 前言

原发性脾肿瘤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术前比较容易进行定位诊断较易,但定性诊断具有较大难度。本研究收集2010年6月一2016年6月期间的10例原发性脾肿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患者的有关资料,现将患者特点及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本研究收集的10例患者中脾良性肿瘤有5例,其中有3例男患者,7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4—75岁之间,平均年龄(39.5±1.6)岁;脾良性肿瘤有5例,其中有6例男患者,4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6—79岁之间,平均年龄(49.2±1.4)岁。5例良性肿瘤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脾血管瘤,1例患者为脾囊肿,1例患者为脾淋巴管瘤,1例患者为脾错构瘤。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4例患者为脾恶性淋巴瘤,1例患者为血管肉瘤。

2.2 方法

5例脾良性肿瘤患者中只是在体检中才得以发现,没有症状的有4例患者, 1例患者有左上腹不适或疼痛等症状,都没有消瘦、发热、腹胀或乏力等症状表现。患者病程在1个月—5年,1例患者为脾功能亢进。5例脾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例患者左上腹不适或疼痛等症状,3例患者发热,2例患者腹胀,2例患者消瘦,2例患者乏力,只是在体检中才得以发现,没有症状的有1例患者,患者病程在1个月—3年,2例患者为脾功能亢进。良性肿瘤患者中实施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的有1例患者,4例患者实施脾切除术。没有1例患者手术死亡,术后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恶性肿瘤患者中实施脾切除术的有3例患者(其中加肝活检术的患者有1例),实施脾与胰体尾部切除以及胃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有1例,实施脾与胰体尾部切除以及近端胃切除术的患者有1例。没有1例患者手术死亡,术后1例患者左隔下积液治疗后痊愈。恶性淋巴瘤患者术后采取化疗辅助治疗,没有采取放疗治疗。

3 结果

患者在术前的B超和CT检查结果诊断20%;B超定性诊断率和对定性诊断脾囊肿、脾血管瘤准确率分别为20%(1/5)、40%(2/5)和20%(1/5);CT定性诊断率和定性诊断脾囊肿、脾血管瘤准确率分别为40%(2/5)、60%(3/5)和80%(4/5),总体准确率高于B超结果。B超和CT对恶性诊断不能准确诊断,对患者主要实施脾切除术治疗。恶性淋巴瘤术后采用化疗辅助治疗。随访5例良性肿瘤患者,至今状况良好,最长时间8年。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存活5年,3例患者超过5年生存期。

4 讨论

在脾良性肿瘤中比较多见的是脾血管瘤,可引发破裂出血、钙化、梗死、感染、纤维化,严重患者可发生恶变。脾弥漫性多发性血管瘤属于比较少见的一种良性血管病变,通常在患者全身产生多发性血管瘤表现,病变只位于脾脏的患者更少见,一般被认为是良性内皮细胞增生,但有观点认为病变只位于脾脏时应按照肿瘤样血管病变进行处置。大部分脾血管瘤早期没有任何症状而难以被发现,通常都是在体检过程中被发现,疼痛、左上腹不适、肿块及腹胀、恶心等压迫症状使临床中的主要症状。因临床中脾血管瘤与恶性肿瘤的准确鉴别难度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恶变及自发破裂等严重后果,所以医学界观点是发现时就要考虑实施脾切除术。如只有较小且单发瘤体,处于上、下极或在某段中,可采取部分切除脾脏上、下极或脾段,或切除全脾后将切成薄片的健康脾组织实施移植自体网膜囊内的手术方法治疗。保脾手术术中应实施冷冻病理检查对肿瘤性质加以确定,切除范围足够避免病情复发。腹腔镜脾切除及部分切除术目前具有比较成熟的技术,不会产生较大创伤,术后也很少产生并发症。本研究中的脾血管瘤患者全部实施脾切除术,未产生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后。

脾囊肿在脾良性肿瘤中比较常见,与脾血管瘤差别不大,早期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一般都是在体检过程中得以发现。B超和CT对定位诊断脾囊肿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比脾血管瘤的定性诊断率高一些。

5 结语

综上所述,术前原发性脾肿瘤患者比较容易定位诊断,但定性诊断难度较大。在临床中患者主要采用脾切除术治疗方法,原发性脾恶性淋巴瘤与化疗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 高纪东,蔡建强,邵永孚.原发性脾肿瘤1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9

[2] 王阜光,王莉,李景阳.外伤后脾脏恶性淋巴瘤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6.11

[3] 余党凡,管一晖,赵军等.PET/CT在探测脾转移癌中的应用[J],中华核医学杂志,2016.6

[4] 任宏,石景森,孙学军等.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8

[5] 卢晓潇,王薇,郑笑娟.组织谐波成像、CDFI及CDE在原发性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中降钙素原的临床分析
老年性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剖宫产切口妊娠临床诊治分析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