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学浅析
2019-07-19卢雅洁
卢雅洁
【摘要】教育的发展一直是国家教育部门关注的焦点,时代的发展也催生了教育的改革。自从英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来,小学英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课改。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涉及新课改的背景;第二、三部分主要针对小学英语课改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这些困境的一系列对策;第四部分是该篇论文的结束语。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英语;困境;对策
进入21世纪,国家对教育工作也尤为重视,为了让课程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一直在探索一种适合当今教育现状的教育模式,新课改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改革是要改掉不合理的部分,但是改革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各种问题。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发展。
一、新课改背景
(一)背景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国家,我国早就把英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经过长时间实践,英语的教育并不是特别成功,一方面是课程设置晚,从英语课开始设置,学生只有在初中才能接触英语课程。初一设置简单的英语字母和基本的日常交际用语,但是由于学生在初中以前并没有接触过英语,即使初一课程结束时他们的英语连26个字母都很难轻松认读。另一方面是学校和学生普遍不重视,学生认为英语是外国人的语言,我们生活在中国,没有必要学习,导致学生学习不积极。学校认为英语也是刚开始,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英语老师也是由学过几年英语的其他任课老师代课,上课就是带学生娱乐性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基本功,并且大部分的英语老师也是一种汉语式的授课方式,只注重语法的讲授,学生也不理解自己到底在学什么。
二、小学英语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
新课改下,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达不到,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笔者曾带过的英才小学四年级小学生,他们入学之前要进行学前考试,但是好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单词都拼不出来,有的甚至都不会背写26个英文字母。经过一番询问后,才知道他们之前学英语根本就不认真,如果遇到考试,老师会提醒他们答案,有的甚至卷纸上都没有答题,学生的成绩照样都是优秀。
(二)课改之下改的只是形式
课改之后,许多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大规模实行改革。学校首先改变了教室的布局,学生不是全部面向老师,而是面对面上课,这样看来似乎是为了学生更好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但是在便利学生课堂练习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随便聊天、无视课堂纪律的概率。
(三)教学手段难以突破
课改之后最主要的不同就是要求老师少讲,学生多练,但是大部分教师一时难以改变固有的教学思想。教师还是以学生为主要接受者,老师在课堂扮演导演角色,而不是舞台上的演员。教师在课改后,教学手段不能顺应课程的发展,这样的课程改革很难有明显效果。课改之后涉及了很多外国的文化习俗,如果不采纳新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改革的目的。
三、解决小学英语困境的对策
(一)专业教師培训
教师的思维模式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课模式决定了新课改的成败。学校可以让实施新课改比较成功的英语老师进入课堂,让有经验的老师对新接触英语课改的教师进行指导,也可以对小学英语老师定期进行培训,不断接受新的教学思想,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让学生作为评判者,检验教师有没有真正地把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实处。
(二)关注课堂内容
学校的新课改不是在于形式上的改变,英语教学最注重的是交际,课堂上的交际必不可少,仅仅把课改的形式保留在课堂上是不可取的。学生在正常上课的基础上,教师照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多样化的教学
教师要一改往昔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改革之后的小学英语涉及有好多的外国习俗文化的部分,教师应该适时加入课堂中去。
(四)充分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具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且高效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活动,设计趣味性十足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而提高并加强小学生的英语水平。例如,可以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导入符合小学生自身认知和提高教学水平的课堂小游戏,进而营造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然后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参与到小学英语的课堂上,进而加强对其英语水平提高的教学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的提升,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这门第二语言来表达自身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意见,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小型有吸引力的英语学习环境。
结语
在教育改革中,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改革都会遇到难题。事物一直是在发展中的,发展中一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教育事业也是如此,在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就是改革以后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恰好是促进英语在我国更好发展的动力。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面面对难题,提出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我国的英语教学事业才能更加成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