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究
2019-07-19高晓青
高晓青
【摘要】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小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以小学生的实践生活为基础,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达到教学价值。本文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出发,简单地分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运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制度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教学也已实施多年。但放眼当前,依然有很多学校沿用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容乐观。以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为例,仍存在一系列教学弊端。对于品德及社会课堂教学的不重视,灌输性的教学模式、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等都是打消学生积极学习热情的因素,无法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真正价值。虽然这些弊端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国应试性教育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由于学校以及教师本身对先进教学理念的感悟及感受。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适当将社会生活结合到具体的日常教学中,拉近学生生活与教学的距离。通过生活情景的再现及其他教学模式中生活化与小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作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品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的推进
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却一直得不到深入改革。目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一直得不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新课程的改革也无法真正落实。小学品德课程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危险位置,学校及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对于该课程的学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国思想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育一直停滞不前,无法得到全面发展,这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是背道而驰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灌输及扩散,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小学思想与社会课堂教育格局,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灵活化、教学成果高效化。
三、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中运用策略
(一)丰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社会处事道理,通过该课程来纠正学生一些不良行为,塑造良好的品格。但这种教育精神的传递仅通过教师的理论表述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规范自己,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比如,在学习雷锋精神时,可以先通过小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而在具体课文分析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哪些应该做而哪些不该做,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意见和疑问,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举出相关例子,再适当做出奖励,让学生从根本上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但也要注意告诉学生在帮助他人之前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对身边的人时刻保持警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通过自己所学知识去了解社会、亲近社会。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还处于情感的发展初期,大多倾向于感性,而情景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吸收知识,加深印象。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小学生都处于较好的生活环境中,很多学习是他们没有接触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師去营造与文章相关的情景,选取社会中的热点带领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从课堂的模拟情景中感受社会的真实生活,真正感受品德与社会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廉颇与蔺相如”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模拟生活剧情,展示宽容与谅解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
(三)转变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首先把教学目标进行生活化转变,让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开展“坚持不懈”相关课题中,教师可以引进相关的历史典故,如闻鸡起舞,通过故事中祖狄和刘琨,为了能够坚持锻炼自我,帮助国家平息战乱,在每日清晨天刚亮时,听到公鸡打鸣就起来练武,日复一日,最终凭着自己的英勇收复了很多城池。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帮助学生认识: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不断努力就可以成功。将教学目标生活化,能够充分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从容地面对生活、端正自我的学习态度。
(四)拓展教学的理论知识
在当前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独立性,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内化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学习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促进自我品德的养成。教师要将课本知识拓展到生活,帮助学生辨别实践生活中的各种交通标志以及生活常识,指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摆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就是在教学内容中融人生活实践,将教学目标生活化、理论知识实践化,通过各种实践措施来指导小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