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义学视域下深层次英语词汇教学的交际能力培养和文化输入

2019-07-19张文霞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义交际词语

张文霞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222)

英语语言能力有两种形式: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1]。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即乔姆斯基所定义的语言使用者内在化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使语言使用者能够生成并理解语言。如语音知识可以使语言使用者正确发音,句法知识可以使语言使用者生成短语、小句和句子,语义学知识可以赋予这些语言结构单位以意义。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指语言使用者能运用这些内在化的语法体系进行有效交际。如语言使用者知道何时及如何做出简短且适当的回答,而不是以合乎语法的完整的句子作答;知道应该给出多大信息量为佳,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组织这些信息;充分考虑交际对象,选择恰当的称谓语和准确措辞,考虑交际场境等都属于交际能力的基本特征。交际能力也包括应用非语言信息解读语句的能力。

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明确了英语词汇教学应涉及的各个层次——语音、形态(词汇形态和语法形态)、语义和词汇语义关系。音、形、义构成词汇教学的基本层次,属于语法知识体系;而词汇语义关系构成词汇教学的深层次。深度剖析词汇的语义关系和语义特征是培养学生通过正确措辞实现有效交际的理论基础。语言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与文化在社会环境中关系密切。通过词汇的深层次讲解,把其中的文化植入学生的语言学习中,使其成为学生语言背景知识的一部分。

词汇的音、形、义指词汇的发音、拼写、语法形态(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和比较稳定的概念意义(denotation),是深层次词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而深层次的词汇教学是教学的难点,它涉及同义词辨析能力、跨文化能力、词语搭配能力以及语境解读能力等。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在语义学视域下对深层次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研究。

1 绝对同义词的两种情形

任何语言都没有绝对的同义词。真正意义上的同义词,即绝对同义词(absolute synonyms)[3],往往是跨语言的或者是同一语言的不同变体。

1.1 跨语言绝对同义词

真正意义上的同义词确实存在于很多语言中,往往是跨语言的,如表1所示。

表1 跨语言绝对同义词

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同义词是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对应。汉语的这些词汇(荷尔蒙,镭射,吉普车)均根据英语相对应词汇的发音翻译而来,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实现了多课程的跨越和链接,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体系化。

另外,英译词也被大量地借入到汉语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而且体现了中西方在语言、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

1.2 不同变体绝对同义词

美国式英语(American English,A.E)和英国式英语(British English,B.E)是英语的两种变体,以下分别简称美英、英英。美英和英英在词汇、习语、语法、拼写、发音和语用域方面存在差别。为切合本文主旨,仅就词汇方面的差异举例说明,如表2所示。

对于这类词汇,仅作为同义词肤浅地讲解是不够的,更主要的是通过教师的课堂示例,让学生充分了解美英和英英的差别,帮助学生通过词汇选择的一致性、发音的纯净性等逐渐形成自己的英语语言风格,避免美英、英英混为一谈,混淆使用,不伦不类。此外,通过美英和英英差别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语篇阅读、听力、英语视听说等课程的学习。

表2 不同变体绝对同义词

2 区分相对同义词

除了绝对同义词,其他讨论最多、运用颇为广泛的同义词都可以归纳为相对同义词(relative synonyms)。相对同义词可从英国语言学家Leech[5]提出的七种类型意义中把这些同义词区分开来。

2.1 社会意义区分正式程度的不同

词语在使用中所表达出的社会环境意义叫做社会意义(social meaning)或语体意义(style meaning)。语言的实际运用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话题等实时交际情境选择的词汇也不尽相同。例如gentleman-man-chap,这组词的概念意义相同,但是其社会意义不同,即正式程度不同。gentleman 属正式用语,man 则属中性词,chap 是随意的俚语。再如汉语中的“马铃薯—土豆—山药蛋”,“马铃薯”是正式的书面用语,作为术语用于正式的文本中,“土豆”是日常用语,而“山药蛋”是一些地方方言里的俗语。在日常生活中,无须用“马铃薯”来代替“土豆”。所以,如“素炒土豆丝”,如果对同义词的社会意义不加以区分,就会弄出“素炒马铃薯丝”等不合时宜的笑话。可见,带有正式文体意义的词只能适用于正式场合[6]。

可以看出,词汇教学如只停留于发音、拼写、语法形式和词汇的概念意义上,还远没有实现词汇教学的充分性和透彻性。词汇的深层次教学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先导,区分词汇的社会意义可以增强学生根据不同语篇的要求选择不同语体风格的词汇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对象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词汇,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2.2 情感意义区分褒贬义的不同

情感意义(affective meaning)表达说话者的感情及其对交际对象和所谈论事物的态度[7]。很多同义词因其情感意义不同,褒贬义也不同。如“statesmanpolitician”“famous-notorious”,这两对同义词的区别在于 “statesman”“famous”是褒义词,而“politician”“notorious”是贬义词。根据其褒贬义的不同,在翻译时,相应地把“statesman”翻译成“政治家”,而“politician”翻译成“政客”;“famous”翻译成“著名的”,而“notorious”则翻译成“臭名昭著的”。在使用时要依据所谈论对象的不同,选择搭配褒义词或是贬义词。如在“林肯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这个句子中,谈论的对象是林肯,他不但靠自己的努力当选美国第十三任总统,是“美国梦”的化身,而且他在任期间,还维护了美国联邦的统一,因此在该句中应该选用褒义词“famous”与“statesman”搭配,其积极、肯定、褒义的情感意义与所谈论的对象“林肯”吻合。

含有褒贬意义的词汇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深度剖析词汇的情感意义,明确区分同义词的褒贬义,不仅能适当表达语言使用者的感情色彩和态度,还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和整体语篇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背景知识深入学习的兴趣。

2.3 反射意义区分委婉语和禁忌语

有些词语能引起听者或读者某种联想意义,这种类型的意义就是反射意义(reflected meaning)。当读者读到或听者听到某些词语时,脑海里会联想到其他好的或不好的东西或事情。为避免不便明说的意义或意图,使用“委婉语”代替、掩饰“禁忌语”的禁忌、直接和粗鄙[8]。如“bottom up-cheers”这对近义词,因为“bottom”所引发的不好的联想意义“屁股,臀部”而被人们避免使用,以委婉语“cheers”表达同样的意义为“干杯”。

委婉语是特定社会文化的载蓄和反映,其交际功能强大。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委婉语的本质体现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委婉语厚重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凸显了词汇深层次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反射意义区分“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实质是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跨文化意识,掌握成功交际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成为特定社会的有效功能性成员(effectively functional member)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4 内涵意义区分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

内涵意义是指附加在词语概念意义上的意义,这种附加意义是人们对该词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所怀有的情感或所持有的态度。Leech[5]说,内涵意义对语言来说是附加部分,而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究其本质,词语的内涵意义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开放性和不稳定性。一个词的内涵意义可以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也会随着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革而变化。

英语里的“country,nation,state,land”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国家”。但是它们的内涵意义却不同,“country”主要指“国土”,“nation”强调“国家的人民”,“state”指“国家政府,国家的政治组织”,而“land”更正式,指“陆地,国家”,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例如:“an island country ”(一个岛国),“a peace-loving nation ”(热爱和平的民族),“state-owned enterprises”(国有企业),“China is my native land”(中国是我的祖国)[9]。

词语的内涵意义往往与社会文化密切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词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深入讲解,才能确保学生对词语的正确使用。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其中“dog”的内涵意义就涉及英汉两种不同文化对“dog”所赋予的不同的内涵意义。

3 搭配意义折射文化内涵

搭配意义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与词的搭配习惯或词在固定词语组合中所具有的意义。

搭配意义的一种情形是同一个词与不同词语搭配时会产生不同的意义。例如,“heavy”一词在“a heavy drinker”和“a heavy demand”这两个词组中,由于搭配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搭配意义,前者的“heavy”是“超过一般程度的,过度的”意思,而后者的“heavy”是“苛刻的,难以忍受的”意思。另一种情形是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语,因为搭配的词语不同导致意义上的差异。例如“large”和“great”,都有“大的”意思。“large”经常修饰诸如“amount,number,和 quantity”表示数量的词语,形成固定搭配“a large amount of money”“a large number of people”“a large quantity of beer”等。但是“large”不能用于修饰描述人物品性的名词,而“great”则常用来作前置修饰语放在诸如“courage,confidence,ability,wisdom”前,如“great courage”(巨大的勇气),“great confidence”(很大的信心),“great ability”(很强的能力),“great wisdom”(大智慧)。“large”和“great”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因为搭配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意义,并且二者的搭配基本是固定的,不能互相替换。

词语的搭配,一方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需要课堂深入讲解,以甄辨同义词的细微差异,增强学生选词、措词以及辩词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用词的精准度、表情达意的水平以及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现象,通过词语搭配,尤其是固定词语搭配的深入讲解,使学生通过语言现象学习这种语言现象所涉及的跨文化知识。如“the Ferris wheel”翻译成汉语就是“摩天轮”的意思,而在这个英语词组中,没有任何一个词表示“摩天”的意思。美国工程师Ferris 在19世纪发明了摩天轮,遂以其名字命名,可以直译为“费里斯转轮”[10]。试想,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把“the Ferris wheel”讲解成“费里斯转轮”,学生十有八九不明白何为“费里斯转轮”,而直接讲解为“摩天轮”并解释其命名的渊源,不仅浅显易懂,加深了学生的记忆,更让学生学到了该词组的文化内涵,避免学生受汉语的影响而错误直译。

4 语义成分分析透视词汇的本质语义特征

语言学家认为语义学有语义特征(semanticfeatures)或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s),即词汇的意义是可拆分的,可以分解成许多小的义素,每一个义素代表该词的一个语义特征,综合该词所有的义素就体现了该词的语义特征,从而揭示该词的整体意义[11]。如“man”这个词可以分解为[+HUMAN,+MALE,+ADULT],这三个义素的综合就表示“成年男性”的意思。在词汇教学中,通过语义成分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该词的最本质语义,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4.1 语义成分分析分辨反义词

通过语义成分分析可以把一个词的意义分析为许多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有和其他词重合的,也有一个不同的语义特征可以区别词汇意义的。例如“father-mother”,对这两个词的语义成分分析如下:

father=[+HUMAN,+MALE,+ADULT,+PARENT]

mother=[+HUMAN,-MALE,+ADULT,+PARENT]

比较“father”与“mother”这两个词的语义特征,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二者共有的三个义素是[+HUMAN,+ADULT,+PARENT],即“成年父母”,而 [MALE]这个义素,即性别的差异,把二者区分开来。

再如“boy-girl”:

boy=[+HUMAN,+MALE,-ADULT,-PARENT]

girl=[+HUMAN,-MALE,-ADULT,-PARENT]

同上,这一对词也有三个共有义素:[+HUMAN,-ADULT,-PARENT],即“未成年人”,把二者区别开来的义素是[MALE],即“性别的差异”。

语义成分分析法不仅直观简洁地区分词义,还能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father-mother”“boygirl”构成反义词。因为这两组词在其他义素相同、义素数量相等的条件下,只有一个区别性义素;语义成分分析法也解释了为什么“father”的反义词不能是“daughter”。构成反义词的一对词在义素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义素不同。而“man”和“daughter”在两个义素上不同:[+MALE]和[+ADULT],所以不能互为反义词。

4.2 语义成分分析的其他应用

两个词如果具有相同的语义构成成分,那这两个词就是同义词。如“bachelor-unmarried man”都有下面相同的义素:[+HUMAN,+ADULT,MALE,+UNMARRIED],所以二者互为同义词。

语义成分分析法还可以提取词汇的共同义素。如“husband-boy”和“bull-cow”,这两组词的共同义素是[+MALE],即“男性,雄性”。

用语义成分分析法提取词汇的共同义素可以找到不同词汇的共有特征,因此把词汇的学习方法由单纯的记忆提升至从其本质上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语义成分分析法可以使学生通过掌握词汇的语义特征进而明了词语的适当搭配(collocation)。如drink(喝),其语义成分分析如下:

drink=[+TAKE IN,+SWALLOW,+LIQUID]

其中[+LIQUID]这个义素决定了“drink”的语义特征要求紧接在其后的词必须是具有“液体,流动”的语义特征。据此,可以排除John drank the bread.(约翰喝面包)。

5 指称关系

指称关系指语言与客观世界的联系,用语言的各种方式(词、短语)指称所有存在于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也可以指称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指称关系使语言超越了语言体系,与语言外的客观世界或虚拟世界联系起来。

指称意义的透彻讲解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客观世界有机联系起来,确保学生措辞精确,避免因为对词语指称关系的模糊理解而“张冠李戴”。有些词或短语即使理解了每个单词的字面意义,可总体的意义仍很晦涩,究其原因就是对客观世界中词或短语所指称事物的指称意义没有理解到位。如在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中,短语“the French door”的字面意义是“法国门”,但是仅从字面意义理解非常牵强,必须让学生明白其指称意义才能全面、彻底地理解这个短语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文化、历史知识。在查阅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无果的情况下,笔者向外教请教,识得其指称意义是指“在人站立的状态下,能看见头部、颈部、肩部和小腿部分的那种门”。这种门在我国也很常见,但为什么以“French”修饰呢?因为这种门在法国很普遍,并且在历史上法国入侵英国,大量法语词借入英语。仅一个词组,教师深入的讲解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6 结 语

在语义学视域下进行词汇教学不单单是词汇的音、形、义的表层讲解。语义学中词汇的语义关系、语义成分分析法等理论都是以意义为中心的理论,这些理论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把语义学的理论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对词汇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在扩充学生词汇量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词汇应用的能力,通过学习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提高了学生同义词辨析能力,使学生可以正确措辞;语义成分分析法提高了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词汇的文化内涵使教师在词汇讲解的同时,向学生输出了文化知识。总之,语义学视域下深层次英语词汇教学超越了词汇教学的基本层次,语义学理论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使词汇教学不局限于词汇本身,可在传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因此,语义学视域下英语词汇教学是多学科的教学活动,是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与文化多学科领域的综合行为过程。

猜你喜欢

语义交际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真实场景水下语义分割方法及数据集
情景交际
找词语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语言与语义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一枚词语一门静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