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护理管理对于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7-18徐重萍张爱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层级冠心病护理人员

徐重萍,张爱华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29)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1]。目前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会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以往通常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2]。所以临床要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不断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层级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原则将这8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42-81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1-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区别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常规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变化以及呼吸变化等。研究组患者接受层级护理管理,具体为:①成立层级护理管理小组并且进行分层,小组组长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员为科室护理人员。小组成立后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并且进行明确分级。临床护理专家与高年资责任护士为第四层级,责任组长或者是高年资护理人员为第三层级;中年资责任护士为第二层级;低年资责任护士为第一层级,助理护理人员为0层级。②分层护理管理,各层级护理人员根据自身责任落实临床护理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对低于自己层级的护理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所有护理人员均定期接受考核。如果责任护士考核成绩不合格则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降层级处理或者是留原层级继续培训。③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实施,第四层级护理人员根据冠心病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第三层级护理工作落实专科护理工作,低一、二层级护理人员落实基础护理工作,0层级助理护理人员作为辅助。以此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开展,为冠心病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1.3 评价指标

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记录两组冠心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各个维度满分为100,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用,用t值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卡方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用P值判定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43例冠心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支持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 讨 论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疾病,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该病病程较长,所以必须加强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以此保证治疗效果[4]。

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各种新的护理理念逐渐应用于临床。层级护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也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5]。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强、科室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等因素影响较大。而层级护理管理能够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并且分层级有利于护理责任的明确与落实。这样既能够提升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的有序性,又能够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最终提升临床护理水平,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43例冠心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支持以及情感职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层级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中应用层级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层级冠心病护理人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警惕冠心病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