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ICU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观察

2019-07-18武华军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感染性监护休克

武华军

(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1)

作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感染性休克(英文简称SS)不止能造成患者机体有效循环容量不足,减少毛细血管及各个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量,更可能造成各个器官功能出现衰竭,属于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综合征[1]。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ICU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我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实行常规护理的3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入我院ICU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3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6:9,平均年龄为(61.4±7.3)岁;观察组3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8,平均年龄为(61.3±7.2)岁。结合以上具体资料发现,所有纳入对比的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并且本次研究明确要求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提前阅读签署实验同意书,以了解实验内容及明确实验流程为前提条件,该实验得到本地伦理协会的审核同意。

1.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均实行基础性治疗,例如:实时监测生命体征、静脉插管氧气吸入及开放静脉通路等,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即:(1)受入住ICU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往往病情沉重的影响,可能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客观上要求护理人员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予以患者情感支持及心理抚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树立患者治疗信心,大大增强其治疗依从性;(2)护理人员每隔24小时测量1次血氧饱和度且每隔20分钟测量1次无创血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间断性体温上升及畏寒等临床症状,做好体温测量及躯体保暖工作,针对体温异常上升的患者则予以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3)护理人员仔细记录患者补水量、补液量及排泄量,针对存在出入量减少的患者则综合考虑体重及季节等方面因素,排除患者是否患有肾衰竭等疾病,一旦患者排尿量超过50ml/h说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并且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循环系统障碍用药后可能出现血压波动的情况,仔细记录用药后各项生命体征,严格控制用药量及静脉滴入速度。

1.3 判定标准

意识、血压及尿量基本恢复正常为痊愈,意识、血压及尿量趋向正常为显效,意识、血压及尿量间断性正常为有效,意识、血压及尿量无任何明显变化为无效[2]。同时,分别统计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CRP值的变化幅度。

1.4 统计学分析

该实验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数据处理,将(%)视为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x2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将(±s)视为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且选择t为检验标准进行研究,一旦P值<0.05则意味着2组研究数据出现明显差异性具备统计研究的最终价值。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CRP值对比

对照组干预前血清CRP为(15.4±3.6)mg/L,干预后血清CRP为(8.2±1.1)mg/L;观察组干预前血清CRP为(15.3±3.7)mg/L,干预后血清CRP为(5.7±1.1)mg/L。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前后血清CRP值二者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

3 讨 论

感染性休克指各种感染原因造成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注血量锐减的循环衰竭综合征,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受医学诊疗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感染性休克致死率明显下降,其治疗工作及护理工作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3]。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综合性护理干预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以向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护理服务为前提条件,着重强调行为干预及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预防出现渗出过多的问题。

综上所述:ICU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感染性监护休克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9例布鲁氏菌病并发感染性主动脉瘤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思考心电图之177》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神奇的太阳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