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9-07-18张萍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训练器氧量体外循环

张萍珍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6)

体外循环对机体各个器官组织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以肺功能损伤最为显著[1]。据相关文献报道,患者行体外循环术后其肺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30%,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肺损伤,若症状严重,还会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2]。因此,如何降低体外循环患者肺功能损伤,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点思考。本文以15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为例,旨在分析其围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收治的行心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75例)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8~76岁,平均年龄(56.3±3.6)岁。研究组(75例)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6.6±3.4)岁。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手术类型、性别比例以及其他各项临床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术前肺功能正常;②心脏功能分级为Ⅱ-Ⅲ级;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④术前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胸片等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

排除标准:①术前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②中途退出治疗;③精神障碍;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呼吸道管理,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在使用前先将练习器与呼吸管接口接好;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一手直立将呼吸训练器捏好,一手将吸管固定住,将呼吸训练器相关指标刻度调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嘴慢慢吐气之后,紧闭双唇含住呼吸训练器的口含片,缓慢、平稳吸气,等到达指标刻度时先暂停呼吸1s,然后由嘴慢慢吐气。逐渐调高呼吸训练器的指标刻度。手术前每次指导患者连续10~15分钟,每天4次,手术拔除气管插管后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4次,连续练习5天。

1.3 评价标准

⑴氧合指数;⑵呼吸指数;⑶最大吸气量;⑷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胸腔积液、肺不张以及肺炎[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患者呼吸指数、氧合指数以及最大吸气量均应用t检验,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应用x2检验,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25.0统计学软件包中,若P<0.05,则表明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及最大吸氧量比较

参照组患者氧合指数和呼吸指数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最大吸氧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及最大吸氧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及最大吸氧量比较(±s)

组别 氧合指数 呼吸指数 最大吸氧量(mL)参照组(n=75) 2.79±0.63 1.22±0.31 2001±99研究组(n=75) 2.32±0.55 0.85±0.22 2017±98 t 4.8670 8.4294 0.9947 P 0.0000 0.0000 0.3215

2.2 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体外循环手术对患者肺功能损伤的机制并未完全明确,目前相关学者认为主要与体外人工管道接触诱发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呼吸道机械通气、肺血流阻断、血液成分等因素有关[4]。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损伤的生理变化表现包括机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损伤、废弃功能障碍以及通气功能障碍三方面,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肺顺应性下降、肺间质水肿、动脉氧合不足以及肺组织充血等[5]。

呼吸训练器工作原理为让患者吸气,如果气腔内向上气流足够大,就能升起测量浮标,并依据容量设置和刻度指标,使患者逐渐形成恰当的深慢呼吸模式。此模式不仅能使机体呼吸机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休息,减少呼吸频率,还能使其完全舒张和收缩,增加呼吸深度,提高胸廓和肺的顺应性,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改善全身供养,恢复肺功能正常状态。此外,反复训练还能增加患者咳嗽力度,增加呼吸机群力量,控制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及时将呼吸道的分泌物清除。从本次研究结果也能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明显优于参照组。

总之,对行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在其围术期合理应用呼吸训练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肺部发症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训练器氧量体外循环
含硫废弃物系统、反应炉燃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连续被动式运动训练器转速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虚拟维护训练器在飞机维修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简易游泳姿势训练器在教学中的应用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660MW机组锅炉氧量测点安装位置对正确测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