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

2019-07-18杨小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直肠资料我院

杨小珍,杨 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开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当代治疗肿瘤疾病的一种普遍术式,和开腹手术相比,不仅创伤小,而且恢复较快,疼痛轻微,有效缩短住院时间[1-2]。本研究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为临床护理方案提供借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90例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在基线资料上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对比(n=4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同时严格遵循医嘱给予患者相关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护理外,另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案,具体如下:(1)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组织保障是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目标和计划,必须要有组织保证。持续质量改进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3个主管护士任副组长,护士为组员。小组职责:收集分析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观察改进效果。(2)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小组成员根据本院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转运制度和流程,完善转运途中急救措施并组织学习。(3)重视术后护理方案:①体征监测,这与常规护理组相同,监测的指标主要是血压、呼吸等,同时给予补液、吸氧,注意体重的变化。②镇痛护理,为了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在术后通常会为病患进行镇痛护理,以使病患尽早的开始康复锻炼,增加食欲,有助于其休息。同时可降低出现脏器并发症。③康复锻炼,这是病患尽早康复的关键,一般可在术后第二日开始锻炼,但应注意强度。可采取慢走的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胃肠恢复功能性,同时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导致的症状翻。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x2进行检验,以P值是否<0.05为判断标准。

2 结 果

在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上两组相比,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参考表2。

表2 对比研究对象术后指标(n=45,d)

3 讨 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变部位是直肠与乙状结肠的交界处和直肠中,其临床症状包括腹痛、便秘、便血、食欲不振、腹部肿瘤、贫血、肿瘤转移等,手术治疗是临床对结直肠癌采取的常用治疗方案[3]。

常规护理,是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缺乏全面、系统、高质量的综合性护理方案,导致护理质量不高、患者满意度较低,容易发生护患纠纷[4]。刘新萍[5]研究显示,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上两组相比,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经典的质量管理方法,它是一种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管理、环节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该方法更加关注质量督导全过程,强调在原有的质量管理基础上定位更高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注重术后体征监测、镇痛护理、康复锻炼,给予特殊的肠道准备可减小肠胃不适反应,减小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肌肉萎缩等长期卧床导致的症状。

综上所述,对结直肠肿瘤术后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此方法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直肠资料我院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吻合器直肠黏膜切除吻合术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直肠内脱垂性便秘128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