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峻馆长诠释的水下考古梦

2019-07-18雨田广东省博物馆

收藏·拍卖 2019年7期
关键词:沉船馆长考古

文:雨田 图:广东省博物馆

幽蓝的展厅内人头攒动,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一人,心无旁骛地聆听着他的分享。这是广东省博物馆人气极高的导览活动“馆长来了”,主讲者正是中国最年轻省级博物馆馆长——魏峻,身为馆长即使政务缠身,他也硬是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对馆内的临时展览进行公众导览,这已成为他工作的常态之一。

每当讲到海上贸易或水下考古的部分,魏峻总会面露笑容,带着满满的自豪感,他分享的不仅是他多年研究的专业知识,更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发掘的沉船、对出水文物,他如数家珍。鲜为人知的是,在2012年成为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前,魏峻已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陆地与水下考古的资深专家,从2007年主持发掘“南海Ⅰ号”宋代沉船的整体打捞,再到如今粤博展览“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12年间,他已从一名地道的考古人变为粤博的看门人。

地道考古人,亲历中国水下考古的崛起

据魏峻回忆,北大博士毕业后就南下广东,加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其间主持了各类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项目。2004年时,他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开办的水下考古培训班,在下半年培训班结束时,广东省提出要建立一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魏峻便被任命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筹建工作。与此同时,“南海I号”也进入了方案论证阶段,那时候他一边要主持水下考古中心的人员培训,一边参与沉船的考古发掘方案编制工作。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用了一年多时间,培养出了第一批广东水下考古人员,这批水下考古人员不仅负责水下考古发掘,还要配合广东沿海地区涉海项目的水下考古调查,如建设大型水库、电厂、核电站前的调查。当然,这支水下考古队伍发挥了最大作用的,还是在日后“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

另一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方案也在反复论证,方案最后经过多轮研讨,综合众多专家意见,决定以整体打捞为主,同时结合国家博物馆提出的原地发掘的优点,最后经过半年的艰辛作业,成功将沉船打捞出水。

谈及“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魏峻坦言每一步走来都印象深刻,他记得当时国家文物局要求沉船打捞务必万无一失,魏峻笑称:当时也不知哪来的勇气,在汇报工作时胸有成竹地保证可以万无一失。也许没有他们当初的担当与勇气,也就没有后来“南海I号”实现整体打捞的壮举。

对于 “南海I号”对中国水下考古的意义,魏峻说,这一考古发掘项目不仅在中国,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都是一大创举,在此之前,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而“南海I号”首次实现了水下遗产的迁移式保护。在此之前,水下遗产要么是原址发掘,要么是原址保护,而“南海I号”首次实现了迁入到室内人工可控的环境中进行发掘和保护的突破。“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不仅有突破,也符合并遵循了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要保护其原真性、唯一性。

另一方面,在魏峻看来,“南海I号”还实现了中国水下考古的一次巨大飞跃,中国水下考古团队第一次利用自主的方法、技术去完成国外同行未曾完成过的项目。所以,这一项目不仅对中国,乃至对世界的水下考古史,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南海I号”发掘成功以后,不仅增强了中国考古人的自信,中国水下考古也迎来了加速度般的发展,比如后来的“南澳I号”“致远”舰等水下遗产的考古的成功发掘,都是在技术加速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粤博看门人,守护与推广同样重要

在沉船成功打捞后,魏峻先后带队在2009年与2011年对“南海I号”进行了两次试掘,其一是要了解沉船的保存状况,提取部分文物,作为文物保护的实验;其二则要确定未来保护的方法。从那时候起,魏峻这名考古人也从前方的考古发掘逐渐转向文物的保护与研究,而他的身份也随之变化,先任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再于2012年调至广东省博物馆担任馆长至今。

转为馆长后,魏峻在工作重心上逐渐放在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和学术研究上来,自2014年起,便不再从事“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领队,但身为博物馆的馆长,他仍旧为水下考古不断提供支持。

在魏峻看来,考古与博物馆是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他称两者为一个综合体。首先,文物在出水后,就需要进行良好的后期保护,而广东省的文物保护中心就在粤博,无论人员编制还是技术设备,粤博都拥有为水下考古提供帮助的专业团队。而粤博还具备专门的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参与了包括“南海I号”“南澳I号”在内的水下考古项目,并长期有专人负责跟进。

另一方面,博物馆对水下考古的支持还体现在展览宣传和公众教育上,通过一系列展览策划,对水下考古遗产相关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知识对公众进行普及,魏峻认为,这正是博物馆所擅长的。

早在2013年时,魏峻就带领团队将中长期的临时展览规划定位为岭南文化、世界文明以及海上贸易史等主推的主题,而海上贸易史的主题更是重中之重。因为海上丝路主题的展览既是响应当前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另一方面,广东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馆藏文物有大量优质的相关文物,从战略上考虑,主推海上贸易史也使广东省博物馆可以树立自我特色。

从2014年起,广东省博物馆就推出与海上贸易或海上丝路主题相关的系列展览,其中又细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以海上贸易断代史为线索的系列展览,从2014年的“异趣同辉——馆藏清代中国外销艺术精品展”为起点,到探讨明代海上贸易的 “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以东西方文明的大航海作为背景,依托最新水下考古发现,展出645件文物,为观众还原明万历年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2018年,又携手韩国国立海洋文化财研究所及国内多家文博单位,推出“亚洲内海—13-14世纪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 展,以东亚海域发现的13-14世纪沉船文物再现大元帝国时期亚洲东部的陶瓷贸易盛况;再到今年“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展示了“南海I号”沉船的众多最新出水文物以及关于南宋海上贸易的众多研究成果。

亚洲内海展品 元代龙泉窑青釉刻画花卉水波纹盘(福建省平潭大练岛沉船出水)福建博物院藏

另一板块则以外销艺术品为主的单项主题展,如潮州窑瓷器、广彩瓷器、外销扇等系列展览,今后还有广珐琅、广式家具、外销银器、外销画等展览陆续登场,两大板块相互补充,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广东省博物馆自身的馆藏优势,为观众不断普及相关知识。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临展中,魏峻还时常亲自担任策展人,甚至亲自导览,以“馆长来了”的形式为观众进行讲解、分享。这一活动一经推出就引起热烈反应,备受欢迎。每次“馆长来了”网上预约都遭受抢报,为满足更多观众需求,馆方还通过网上直播,吸引了更多文博爱好者。在魏峻看来,馆长虽然不一定在讲解技巧上非常专业,但如果在展览内容上自己有所研究,则可以讲出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内容。他不希望馆长是高高在上的,他认为自己也是博物馆的一员,同样有义务为博物馆的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亚洲内海展览海报

谈及自己对讲解过程中的收获,他坦言,哪怕自己身为馆长,每次讲解也不敢松懈,即使自己熟悉的领域,也仍要事先做好准备,看很多相关资料,才能有不一样的导览。当然,自己从中也能吸收更多的知识,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

猜你喜欢

沉船馆长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沉船的启示
“考古”测一测
请专家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海底沉船
2013年广西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
沉船事件仍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