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主体分析及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2019-07-17黄晓懿钟林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2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实践教学影响因素

黄晓懿 钟林

摘  要: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评价效率、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主体的分析,建立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规律的实践教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实践教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一、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主体分析

产教融合就是要协同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四方主体,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资源配置和组织保障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主体,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互利共赢的新格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政府层面

政府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机构,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宏观规划者、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发挥着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的作用。

政府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要求,鼓励探索高等院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校企协同,合作育人”作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原则,并指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政府应将育人工作放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统筹规划实践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让实践教学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实践教学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同时,制定、贯彻和落实相关税收减免、资金扶持政策,充分考虑各主体特别是行业企业的利益,引导、支持行业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此外,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设立专项资金,为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合作平台的搭建提供保障。

2.行业层面

行业协会是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行业组织拥有显著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信息优势,扮演着指导者、服务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发挥着指导人才培养、服务校企合作、评价反馈合作质量等重要作用。但我国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

行业组织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主要是由于行业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行业组织参与办学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行业组织参与办学缺乏政策支持,行业组织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组织管理制度,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给予行业组织参与办学的政策支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3.企业层面

企业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办学模式中扮演着办学主体、投资主体、培养主体、管理主体的角色;发挥着联合办学、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参与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政府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校企合作水平较低、难度较大,未能改变“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首先,企业对产教融合的内涵理解不深。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就是给高职院校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低成本接收高职院校实习生到本企业从事短期实践,并认为培养实习生对本企业并无实际效益。其次,企业的短期性投入和见效长期性之间存在矛盾。校企合作中,企业要为实践学生安排实习场地、用具、设备和食宿,挑选专人指导,可能还会支付学生工资,导致企业的短期投入成本较高。而实习生难以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实际收益,而且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并未落实,校企合作也未能纳入企业评优指标等原因,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第三,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例如高职院校普遍开设有会计专业,会计工作的技术性、保密性要求较高,将会计业务交给实践经验少、工作效率低的实践学生完成,难以保证工作质量,还可能会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接收实践学生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政府应加快制定并落实相关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健全企业考评制度,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企业应将产教融合融入企业文化,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营造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4.高职院校层面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是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核心主体,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发挥着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顺应产教融合趋势,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努力调整办学思路,将开放性办学作为教育改革的重心,以行业、企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导向,积极探索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新途径,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来的,虽然经过大力引进高级人才和连续扩招,规模得到扩大,但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基础条件仍然比较薄弱,导致技能型人才的關键能力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企业缺乏吸引力。首先,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未能体现创新创业办学特色。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职学校毕业生同质化严重,竞争优势不明显。其次,“双师型”教师缺乏。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任务较本科院校重,而且教学战线长,一般持续20周,还要从事科研、教改等工作。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真正投入到行业和企业的实践锻炼中。第三,实践教学管理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可以在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基地是高职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综合训练平台。其中,校外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生产和实际工作培训,是高职学生“零距离”接触现实职业技术岗位的平台。但由于校外实践缺乏规范管理,学生、老师以及实践单位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第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表现在目标定位、组织方式、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保障制度等方面不完整且不成体系。

二、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管理者通常并不是对所有的影响因素都予以同等重视,否则将大大增加管理费用,而且谨小慎微反过来会干扰正常的决策过程。因此,通过对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主体的分析可知,实践教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主要从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四个层面进行构建。

表1 产教融合视角下实践教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政府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度,可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有效性、政策条例及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主管及相关部门配合程度、平台搭建数量与质量、社会氛围营造效果五个指标衡量。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行业的参与度,可用行业组织管理制度健全程度、行业组织建设情况、行业信息交流平台搭建三个指标衡量。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的参与度,可用企业文化、参与效益、参与成本、参与风险四个指标进行衡量。高职院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力量、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可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实践基地五个指标衡量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力量,用目标体系、组织方式、资源配置、管理机制、保障制度五个指标衡量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程度。

三、结  论

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把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技术,形成技能,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推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行业、企业的高度参与,还需要高职院校自身不断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四大实践教学主体的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进程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畅,解旭东.产教融合视角下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教育与职业,2018(19).

2.吴雪纯,蒋漱清.基于“地校协同”的高校会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中国成人教育,2016(24).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实践教学影响因素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