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与不变

2019-07-17吴小军

新丝路(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黔东南

吴小军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黔东南地区银饰锻制技艺在当下社会转型中变与不变的内容,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对该地区的工匠迁徙和技艺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社会发展、市场细分以及文化变迁是多元发展的主因,深入理解和研究苗族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传统银饰的技艺体系才是传承与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苗族银饰;黔东南;民间工艺

贵州黔东南地区的雷山县、台江县和剑河县的银饰锻制技艺先后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三批国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该地区有着丰富的苗族银饰种类和深厚的银饰文化,不同地区产品的样式、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均有差异,苗族银饰的传统技艺在历史沿革和现代工业的影响下也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1]。作者在凯里雷山控拜村、台江施洞镇及塘龙村和凯里市考察过程中发现原有苗族地区的银饰锻制工艺在当下社会转型期间存在诸多问题,如:施洞镇及塘龙村地区的传承人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后继乏人;控拜村的工匠则集中向各级城市迁徙,本地手工艺的生态环境堪忧;凯里市区的机械设备和精密铸造不断替代手工,市场上机制产品和手工产品鱼目混珠等。

一、发展现状

台江县施洞镇及塘龙村是以“座家”方式为主进行银饰的打制和经营,施洞镇上有名的银匠是刘永贵、刘永福和刘永龙三兄弟,塘龙村则以吴姓为主,较为有名的是吴通云、吴智等师傅。施洞镇或塘龙村所制作的银饰主要面向本地及周边苗族,偶有上门定制或外来游客作为旅游产品少量购置,主要通过镇里的集市在赶集过程中销售。其“座家”的意思是指在镇里或村里有固定的生产和经营场所,因此工匠师傅一般都较为注重自身的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目的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工艺和市场口碑并形成长期经营的态势。雷山县控拜村是有名的银匠村,原本该村几乎所有男性都会打制银饰,其祖上流传下来的制作技艺和早年农闲时挑着工具箱进行串寨上门打制银饰的习惯和经验让本地工匠声名远扬。但作者在控拜村考察时发现村里幾百户人家家中目前只有阳太阳一家在制作银饰,其余银匠远走他乡,家中仅有留守老人和儿童,甚至部分人家大门紧锁常年无人居住。控拜村原有的银匠主要前往雷山县、凯里市、贵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去加工或经营银饰,银匠的流失已经导致了本地银饰制作的工艺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已形成了一个没有银匠的银匠村。

图一  节庆中穿戴银饰盛装的凯里市区苗族

二、变与不变

苗族银饰锻制工艺是对其工艺体系的总称,其“锻”有锻造、打造之意,是黔东南地区民族民俗文化中对银制品制作工艺的民间认识。是苗族地区银匠对银材质物理和物性认识基础之上所进行的熔炼、锻打、压片、拉丝、编结、模压、錾刻、锉磨、金珠粒、焊接、打磨、抛光等工艺环节的综合称谓,也较为形象的概括了银饰制作的过程。纵观整个凯里地区的苗族银饰,一是以花丝工艺为主所制作的各种发簪、项圈、手镯及手圈、吊坠、耳坠等首饰;二是以錾刻工艺为主所制作大银角、小银角、银围帕(俗称马牌)、龙项圈、银衣上的各式银片、大银梳等产品;也有花丝和錾刻工艺综合运用所制作的产品样式,并在技艺传承和延续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苗族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银饰锻制技艺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工艺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迁,表现出了“兴盛”“变异与延续并存”等不同的变迁模式[2]。下面主要从银匠以及工艺两方面进行论述。

1.银匠的守望和迁徙

控拜村本地银匠带有集体迁徙特征的现状与控拜所处地域及工匠的思想有关。首先,控拜村所处山区,原有半农耕半手工以手艺辅助农业并达到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造就了中国第一银匠村的繁荣景象,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属于为周边地区服务的性质;第二是世代以走街串巷上门打银为生的游艺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手工艺经验并拓展了对不同苗族支系及其他民族对银饰文化细分差异的认识。游艺的生活方式使其往周边迁徙更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第三是迁徙后所形成的新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及市场等工艺环境比控拜村现有状况更好,更有发展的空间和创造财富的机遇;第四是迁徙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的流通与融进过程,对外界文化的认识,新工艺、新技术的接收和转化以及自身手工艺的拓展都具有良好的融通作用。因此,控拜村银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迁徙状态。施洞镇及塘龙村在守望中也有迁徙,如刘氏三兄弟的中子女也分别前往贵州凯里、湖南凤凰古镇等地开设银饰加工小作坊,以手工艺与现代机械合作加工生产,其生产产品既有祖辈所传下来的一些传统样式,也用机械冲压生产部分现代银饰商品。控拜村集体迁徙的大背景下还有阳太阳一家继续留守,沿袭着传统技艺的同时还以控拜村的地理资源开办休闲旅游和手工艺体验,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传承方式。

银匠的守望和迁徙都是银匠根据自身的技艺或资源条件所做出的不同从艺方式的选择,不存在厚此薄彼也不需要担心技艺的消失,至少在当代社会文化根基没有本质动摇的前提下手工艺和工业生产方式可以协调发展,甚至互为补充。银匠作为银饰制作工艺的劳动者,通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制作银饰品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利益才是最初的原动力和能否传承延续技艺的根本。同时,银匠当其技艺达到一定程度和物质条件得到一定满足后往往会自觉的参与到产品的创新、工艺的改进以及文化的创造。

2.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银制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银材质的属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苗族银匠在历代打造银饰的过程中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银的可熔性、稳定性和延展性等物性,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银材料熔炼、锻打模压和拉丝编结等成型技术,錾刻花纹及花丝点缀等装饰技术以及锉磨和清洗抛光等表面处理工艺。与其他地区或民族的银饰制作工艺相比较,苗族的花丝工艺和錾花工艺最具特色也颇有民族风格。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黔东南
构建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初探
云雾飘渺景如画
遇见黔东南
梅州举办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
诗书画苑
民族艺术研究之精髓,装帧设计教学之楷模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黔东南:2016年计划搬迁10万人
黔东南小香鸡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