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渐进阅读 深入触摸古文

2019-07-17陈海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文言文

陈海琴

【摘   要】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要努力拉近他们与文言文的距离,结合教学实践,以“读”为抓手,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触摸经典语言:在读通文律中读得有趣,在读懂文意中读出意趣,在读透文心中读得入味,在读宽文本中读出余味。如此,文言文的种子才会植根在学生的心田。学生也能在读中循序渐进,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言文;触摸语言;统编教材

文言文语言凝练,意义深远,因为年代久远,相对于通俗易懂的现代文,显得生涩难懂。当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时,作为启蒙教师,首要任务是努力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品读那古老的经典语言。那么,该如何让学生触摸文言文呢?不妨引导学生在读中循序渐进,从“读得有趣”一步步走向“读出余味”。

一、读通文律,读得有趣

宋代著名的教育家程颐在《二程遗书》中有训:“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趣为学问之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学习的趣味,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乐学。文言文时代久远,这对于鲜有古文言语积累的学生来说,是最枯燥的语言文字。故此,教师还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挖掘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引领学生读通文律,读得有趣。

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为例。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师不妨这样引领他们触摸语言。

(一)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重点纠正后鼻音,读准“庭”“登”“瓮”“迸”;厘清多音字“没”“得”,出示“没”“得”的各个字音和字义,让学生辨别在这篇文章中该读哪个音,为什么。

(二)读出节奏

师:读文言文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第一句话: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借助下面的注释猜猜看,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停顿?

师:是的,文言文和现代文比较,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字数很少却能表达丰富的意思,一个字往往等同现代文中的一个词组或一句话,这就叫“言简义丰”。为了不把文言文意思读错,我们需要在独立的字、词之间停顿。请试着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给第二句话标上停顿符号。

师:根据标好的停顿符号,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古文?

(三)读出韵律

师:该同学确实读出了停顿,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

师:老师和他读得有什么不同?

师:朗读文言文就像唱歌,在停顿时需注意气息的控制,做到音斷气连。来,跟着我读。

师:谁想来试一试?(多指名几人,多鼓励,多引导)

师:古人读文喜欢摇头晃脑,我们也来摇头晃脑地读,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和韵味。

《司马光》是统编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学生难免会产生好奇。此时,教师放手让学生看拼音放声朗读课文,很好地满足了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学生发现文言文简短,读着挺有趣的,兴致就来了。但两个多音字的读音仍是触摸语言的一大障碍,教师不急着告诉学生读音,而是有的放矢,让他们据义定音。这正符合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字音解决了,还须读出文言文独有的节奏和音律,方能品得文言文独有的美。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是这样解释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出示标有停顿符号的第一句话,让学生借助注释猜猜为什么要这么停顿,这是“上所施”。学生在猜、悟中习得标停顿符号的方法,继而迁移运用,这是“下所效”。在学生跃跃欲试按节奏朗读后,教师又一次很好地践行了“上所施,下所效”的教学理念。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再指名尝试读。学生在浓浓的古韵古味中,渐入佳境。于是乎,文言文就变得有趣了。

二、读懂文意,读出意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这针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小学阶段没有文言文教学方面的任何要求。那么,小学生学习文言文需要读懂文意吗?笔者认为需要,但无须字斟句酌。诚如钱梦龙先生所言:“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故而,小学文言文教学还须基于“文”,让学生抓住注释中的关键词语,大致读懂文言文,积淀语感,读出意趣。

继续以《司马光》为例,教师不妨这样引导学生在触摸语言中读懂文意,读出兴趣。

师:孩子们,这篇文言文讲了司马光的什么故事呢?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

师:这可是一篇文言文,你是怎么知道故事主要内容的?来,告诉大家你的秘诀。同学们好好听,如果你也发现了秘诀,等一下可以补充。

师:是的,看文章下面的注释,联系上下文,我们就能知道每句话的大概意思,故事的内容也就清楚了,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你们的发现真棒!谁也想来说说这个故事?

师: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言文语言很简短,我们能不能加入自己的想象,把它说得有趣,说得动人?比一比,看谁讲的故事最能打动人。

在标停顿符号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中的注释。学生对注释的作用已了然于胸,同时也初步理解了字词的意思。此时,让学生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了。有了前面的铺垫,教师还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不光“知其然”,还要将知道的“所以然”分享给小伙伴。通过分享与补充,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体验发现的快乐,也再一次点燃了触摸语言的热情。对于连起来说整个故事,学生兴趣盎然。但是,这样还不够。文言文与现代文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言简义丰”,展开句子,运用细节想象,可以激发文言文的无限光彩。而最后环节让学生加入想象把故事说得有趣,说得动人,就是唤醒学生头脑中积累的信息,让简短的文言文变得形象可感,有血有肉。学生在创生故事中,体验了一把读文言文的乐趣。

三、读透文心,读得入味

一个会读书的人往往能从简单的故事中悟出高深的道理,这样的读书方得入味。如何悟出文字背后高深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精心把握教材,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虚心涵泳”,并走出文本,“切己体察”。

再以《司马光》为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这样读透文心,读得入味。

(一)对比阅读,凸显形象

师:孩子们,如果让你给司马光送上一个词,你会送上什么词?

(随机板书: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师:司马光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请在文中找依据。温馨提示:你可以对比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说理由。

(生说理由后,针对重点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师生对读,众生与个人对读,男女生对读)

(二)聚焦“救人”,立体解读

师:通过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作对比,司马光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了,他真不愧是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小英雄。怪不得这个故事能流传千古,为后人所传诵。可是孩子们,反过来我们思考一下:假如没有想到砸瓮这样的好办法,我们是不是还要留下来救人呢?其他小朋友的做法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温馨提示:你可以联系身边的实际发表你的观点。

师:孩子们,当小伙伴遭遇危急时,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施救办法:一时之间想不到办法的,找大人帮忙是最好的;想到好办法的,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沉着施救也是极佳的。总之,遇到危急情况,能力范围之内的施救是最好的办法。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分两个层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深处,又联系实际跳出文本,讀透文心,读得入味。第一阶段,对司马光进行总体评价时,观照全文,抓重点句“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对比阅读,使司马光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凸显出来。《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到了第二阶段,当一个聪明机智、沉着冷静的司马光走进学生心里时,教师随即投下“石子”:“假如没有想到砸瓮这样的好办法,我们是不是还要留下来救人呢?其他小朋友的做法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顷刻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使他们跳出文本,切己体察,个性化地解读文本主题,这样的读就入味了。

四、读宽文本,读出余味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统编教材入选的文言文不仅篇幅短小,还屈指可数。若课堂上仅停留于教材所提供的几篇小古文,显然无法使学生有滋有味地触摸经典。这就需要教师读宽文本:或就文本的主题,进行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启迪学生的思维;或将故事中的主人公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领学生穿越时空,与主人公进行高质量的对话。学生不仅对文本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还能读出文言文独有的余味。

仍以《司马光》为例,教师不妨这样引导学生读宽文本,读出余味。

(一)回归原文,丰满形象

师:司马光砸瓮救人的小故事选自《宋史·司马光传》第一自然段,故事的前面有这样两句话。(出示内容)

光生七岁,凛(lǐn)然①如成人,闻②讲《左氏春秋》,爱之③,退④为家人讲,即了(liǎo)其大旨⑤(zhǐ)。自是⑥手不释⑦(shì)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注释】

①凛然:严肃稳重的样子。 ②闻:听到。 ③之:它,指的是《左氏春秋》。 ④退:回家。 ⑤大旨:主要意思。 ⑥自是:从此。 ⑦释:放下。

师:放声读故事,读完后和同桌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温馨提示:用上——(生:注释)

师:谁来说说这个故事?

师: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说说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二)互文观照,启迪思维

师:(出示课文内容)一个勤学苦读的司马光,一个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司马光,我们把两个故事合起来读一读。

师:孩子们,作者为什么要把勤学苦读的司马光放在前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已无从得知,不过司马光自己说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出示: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好好读,细细琢磨,相信你们能获得更多的启迪。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分两个步骤,力求深化并延伸文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宽文本,读出余味”。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于司马光这个人,回归原文,引入描写司马光勤学苦读的话,让学生通过自读,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司马光,使课内习得的方法得到了较好的迁移运用,也使司马光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高大。这样的拓展可谓一石二鸟。之后,教师将两段文字合并,启迪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勤学苦读的司马光放在前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朦朦胧胧地领会了读书带给司马光的作用。此时,教师并未急着给出自己的解读,而是出示司马光的话,启迪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学生通过读宽文本,对司马光的认知趋于立体和丰满,同时也获得了更深的启发。课堂充满了活力和张力,学生自然读有余味,学有余味。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徜徉经典文化的便捷之路。只有在读通文律中读得有趣,在读懂文意中读出意趣,在读透文心中读得入味,在读宽文本中读出余味,文言文的种子才会植根在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颢,程颐.二程遗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13.

[4]郭宇虹.关注文言文阅读素养  重视现代经典作品阅读——基于某地六年级毕业检测卷阅读题的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8(6).

(浙江省温岭市太平小学东部校区 317507)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文言文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