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意识下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探析

2019-07-17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意译旅游景点音译

李 淼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其准确性十分重要。成功的译文不仅要符合外国游客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而且要能够正确地传播和阐释中国文化信息,使旅游者对景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产生浓厚的兴趣。本文在跨文化意识指导下,探索旅游景点名称的文化意蕴,剖析当前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一、 跨文化意识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

(一)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是指不同意识形态信息间的交流与碰撞。文化是兼容的、动态变化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情、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中。

西方学者R.G Hanvery在1979年首次提出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流中,参与者在对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敏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根据外国文化调整自己语言理解的自觉性[1]。从Hanvey的观点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价值取向、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存在很大差异,对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认知是成功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国内学者陈刚提出跨文化交际存在四个阶段并做出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学习和旅游对异域文化有了初步了解;初涉异国文化,产生文化冲突;从认识水平上接受和理解异国文化;深入了解异国文化,用当地人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2]。 从陈刚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是可以在不断地学习和交流中逐渐培养的。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

(二)跨文化意识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

跨文化交流的成功建立在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如果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和思维方式去解读,必定会造成语用失误、交流误解。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翻译并能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至关重要。跨文化意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有效地避免不同意识形态间的交际失败和误解。

跨文化意识指导下的翻译,译者不仅要熟知本土文化,了解目的语文化,而且要能有效地实现两种文化间的破译和转换。成功的译者要在尊重本土文化、有效传递本土文化信息的同时,还要兼顾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文化差异,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发挥译文的预期功能,达到跨文化间无障碍交流的目的。

二、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现状

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要在注重对旅游景点名称文化内涵理解的同时,还要兼顾翻译语言的表达。因此,景点名称的翻译能否流畅自然、生动有趣,并且寓意深刻,对译者来说更是一种挑战。目前国内景点名称翻译现状堪忧,问题层出不穷,缺乏规范化原则。不合理的翻译导致外国游客的认知偏差,不仅有损景点形象,而且起不到宣传的效果。当前,景点名称的翻译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

(一)景点名称翻译随意性太强

景点名称的翻译缺乏统一性、规范性。主要表现在翻译的原则不统一,有的音译,有的意译。翻译过程中随意地删减和添加词语,甚至有些景点的英语名称直接用拼音表示,致使外国游客不知所云。例如,西安的著名景点“大兴善寺”和“大唐西市”,在翻译的过程中“大”字都被漏掉,误译为“Xingshan Temple” “Tang West Temple”。诸如此类误译现象还有很多,“大雁塔”译为“Dayan Pagoda”,而在“大雁塔音乐喷泉”中的“大雁塔”则省略了“大”字,译为“Yanta Music Fountains”,这种随意删减的现象破坏了名称的完整性,外国游客不会知道“Dayan Pagoda”与“Yanta”是同一景点。北京玉渊潭公园中“樱缤之路”译成“Ying Bin Zhi Lu”,英文翻译直接用拼音代替,国外游客根本无法理解其中含义。诸如此类的景点名称翻译乱象亟待解决。

(二) 景点名称一景多译现象严重

国内景点名称一景多译现象严重。下面以黄帝陵、大雁塔景点名称翻译为例加以说明,详情见表1、表2。

表1 黄帝陵景点名称翻译

表2 大雁塔景点名称翻译

从表1、表2 可以看出,黄帝陵的英文翻译有6个,大雁塔的英文翻译有8个。同一景点在不同的地方名称不统一,甚至景点自己印刷的对外宣传册上与其官方网站上景点的英文名称也不统一。像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其红石峡景点在官方宣传册中竟有三种不同的译法:“Hongshi Xia” “Hongshixia Gorge Eco-Park” “Red Stong Park”。译名的不统一只能引起混乱,灵活性太强等同于无原则、无规范。同一个景点名称应保持同一个译名。

(三)景点名称翻译未能准确传递文化信息

景点名称的翻译如果仅仅按拼音音译或者从字面意译出来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许多名胜古迹的命名是有其丰富内涵的,翻译的过程中需将跨文化意识运用其中,使外国游客接受译名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内涵。

杭州著名景点“断桥残雪”就有很多种误译。许多译者把“残雪”译为 “Snow”“ Snow Scene”“ Melted Snow”或者“Last Snow”。 把“残雪”翻译成“雪”“雪景”“融化了的雪”或者“正在融化的雪”仅仅表达了字面的意思,没有把真正的意境和文化内涵表达出来。想要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还需了解景名的由来。“断桥残雪”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张祜。他在“题杭州孤山寺”中写道“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诗中不仅呈现出布满苔藓的古老石桥在大雪初晴之后的美丽景观,还表达出作者空叹残山剩水、荒凉孤寂的情感。所以译成“Remnant/Lingering Snow on the Broken Bridge”更能表达作者心境。

除以上几种常见问题外,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还存在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语法错误、语言累赘等其他问题。综观这些问题,其根源在于忽略了不同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因此,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要以跨文化意识为指导,在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兼顾人文、历史、审美等方面的语言差异,从而准确地传递中国旅游景点名称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内涵。

三、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方法与策略

景点名称的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意识间的交流与碰撞,与普通文本的翻译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翻译要在激发游客旅游兴趣和探索意识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彰显其文化内涵。外国游客看到译文能够获得与国内游客同样的认知和文化体验,这才是景点名称翻译的精髓所在。鉴于此,本文将跨文化交际理论融入景点名称翻译中,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探索准确的翻译方法,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交际误解。

首先,翻译的景点名称一般在导游口译和旅游宣传册中使用,译文务必简洁、易懂、准确、生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引起游客的注意,激发其旅游兴趣。其次,译者必须准确把握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特点,及其用词和语法差异,做到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保持一致。最后,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对译者最基本的要求。译者应以文化为导向,在深刻了解西方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背景的基础上翻译景点名称,以便外国游客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一)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和特点

准确翻译景点名称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景点名称的结构。旅游景点名称可以分为地理名称和包含文化信息的景点名称两大类别。景点名称的结构一般为:专名+通名,专名指景点独有特征,通名指类别属性。如“万仙山”中,“山”是通名,“万仙”是专名。

袁晓宁提出,地点的名称一般由专名、性状成分和通名三部分构成。专名是专有名词,表达事物的独具特征;性状成分指事物的方位、功能、序列、性质等,是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名是通用名称,表达事物的属性和类别[3]。如“淮海北路”的译名是“North Huaihai Road”, 其中“淮海”是专名,是道路的特定名称,“路”是通名,表示事物的类别,“北”是性状成分,表明方位。有些旅游区以景点命名,如“云台山风景区”。有时还会加上所在地名称,如“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二)景点名称翻译的实践原则

景点名称翻译有别于普通地名的翻译,不能不顾地名特征,完全意译,丧失其身份识别功能和文化价值,也不能简单音译,而无法传达其丰富信息。鉴于此,译者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灵活翻译。

1.音译+直译

音译多应用于人名或者地理名称的翻译。翻译的方法是直接使用汉语拼音进行拼读。如“焦裕禄”译为“Jiao Yulu”, “朝阳门”译为“Chaoyang Men”。单纯音译的方法并不多见,因为过多地使用音译会影响文化信息的表达。在掌握景点名称结构的基础上,翻译时可采用“音译+直译”的方法。专名用音译,保留景点独具的特色,通名用直译,再现隐含的文化底蕴,如“龙华寺”译为“Longhua Temple”, “焦裕禄纪念馆”译为“Jiao Yulu Memorial”, “白云山”译为“Baiyun Mountain”。如果此类景点名称中专名为单名,如“南湖”翻译时要把后面的通名先音译出来,然后再加上通名的直译,译为“Nanhu Lake”。另外,如果景点名称中的专名为双名,翻译时不再重复,这样可以照顾到国外旅客的语言习惯,如“九龙瀑布”译为“Jiu Long Waterfall”。

译者采用此类翻译方法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通名部分语用功能的差别,在了解其内涵意义的前提下,再准确使用词语翻译。如同一个“园”字在不同的景点名称中应使用不同的译法:“动物园” “公园” “植物园”应分别译为“Zoo”“Park”“Botanical Garden”。

2.意译

意译是按照名称中蕴含的含义进行翻译的方法。在“音译+直译”不能准确表达景点名称的情况下,意译多被使用。在有效保留原文形象及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意译能够让国外游客更直观地认知和了解景点。如“颐和园”理解为夏日行宫,译为 “The Summer Palace”,“十三陵”理解为明代墓葬群,译为“Ming Tombs”[4]。 译者在采用此类翻译方法时可以适当采用增译、减译和解释等手段。增译是在括号中增加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文字。如果从目的语国家文化理解出发,有些景点名称中的部分内容重复累赘,外国游客无法理解,则使用减译的方法,仅翻译景点的基本信息,这样更能准确高效地传达信息。

3.音译+意译

“音译+意译”即全名音译后,在括号中全名意译。基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音译+意译”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不仅能够保持景点名称的完整性,而且在意译中又能够确保信息的表达,让外国游客既知其音又知其意,还能体会到译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如西湖的“南屏晚钟”译为“Nanping Wanzhong (Evening Bell Ringing at the Nanping Hill)”。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要兼顾其身份识别功能和文化价值,不能单纯的直译或意译。译者应该在具备一定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准确的翻译方法,用符合译语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表达形式来翻译旅游景点名称,要充分重视外国游客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尽可能使译文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能准确自然地传达旅游景点名称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传播和交融的目的。

猜你喜欢

意译旅游景点音译
贫民窟也能成旅游景点?
美人鱼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