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影响
2019-07-17宋娜
宋 娜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病变最为严重的阶段,常表现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代谢物蓄积,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质量形成严重影响[1,2]。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手段,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延长了生存时间,而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但血液透析治疗费用较高,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患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面临着较大压力,心理状况差,长时间未得到改善,易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人格是个体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由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通常在青春期后则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人格分析有助于看穿人心,发现个体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和渴望[5]。该研究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3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38~72岁,平均 (48.91±10.28)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9例,糖尿病肾病29例,高血压性肾病40例,多囊肾18例,慢性肾盂肾炎14例;尿毒症病程8个月至9年,平均(3.28±1.26)年;透析治疗时间 4个月至 5年,平均(1.62±0.94)年。 对照组中男 80例,女 70例;年龄36~73 岁,平均(49.26±10.34)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糖尿病肾病30例,高血压性肾病41例,多囊肾20例,慢性肾盂肾炎12例;尿毒症病程 7个月至 8年,平均(3.19±1.22)年;透析治疗时间7个月至6年,平均(1.69±0.97)年。所有患者均完善血、尿常规及肾功能等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型透析机及配套透析器行透析治疗,单次透析时间为3.5~4 h,2次/周,排除合并感染、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肝肺功能障碍、严重营养不良、严重出血、近半年内手术史、智力障碍、沟通障碍、精神类疾病史患者,家属及患者对该次分析均知晓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施行,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包括做好日常的监护、给予生活方面的指导、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醒日常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即采用海伦·帕尔默九型人格问卷对患者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对患者进行分型,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完美主义型。该类患者对自身及周围的要求都较高,力求将每件事都做到完美,患病后通常对自身病情极度重视,对治疗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过分关注,不但会经常对护士提出许多难以达到的要求,且若复查时某项指标未达标时,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每件事都力求做到认真、细致;日常沟通时向患者讲解透析治疗的目的和原理,列出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执行;采用合适的语言在患者心情较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着重强调治疗过程中难免出现某项指标异常波动的情况,无论是医师还是护士都应密切关注,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安抚指导,患者需做的则是以平稳的心态面对,无须过度紧张,从而减轻其内心的负担。(2)给予型。该类患者往往对周围的人充满热情,很在意别人的需要和对自身的认可,常会迁就别人来换取良好的人际关系,故常忽略自身的心理需求。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应充分给予理解,对其助人的行为进行肯定,在不影响病情的前提下,多为其的热情创造机会,满足其关心他人的心理需求;与其家属及子女进行沟通,让他们为患者提供“被帮助”的机会,使患者充分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而树立对治疗的信心。(3)实干型。好胜心强是该类患者主要的性格特征,经常会拿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但拥有积极进取的信念。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护理细节,使其充分地感受到被关爱和被尊重,以增强其内心的满足感;积极地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自信、乐观、积极的心理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以热情的态度和充足的信心面对治疗。(4)悲情浪漫型。该类患者极易多愁善感,爱想不开心的事情,情绪多处于消极状态。对于此类患者,护士日常应多向其表达关爱之心,并积极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将其消极的想法往积极方面进行引导;鼓励其说出内心纠结的事情,并耐心地给予指导,使其悲伤的情怀得到疏导。(5)观察型。该类患者通常是非分明,且十分注重学习。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可以为其提供充分的尿毒症有关的资料或书籍,指导其进行阅读,对其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使其从专业角度认识疾病,从而更好配合治疗和护理。(6)怀疑型。多疑、警惕性高是该类患者的主要特点,经常为疑惑问题感到苦恼。对于此类患者,护士日常应多给予安慰和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注重对治疗细节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消除患者的疑惑或担心,从而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7)享乐型。该类患者通常较为乐观,没有太多危机意识,易出现不重视自身病情的情况,导致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应积极地鼓励其进行治疗,并注重强调疾病的实质含义及转归,讲解良好配合的重要性,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8)保护型。该类患者自我意识较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自己的想法,易和医护人员形成对立的观点。因此,护士应充分尊重其观点,若遇到患者的观点有误时,应采取委婉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解,提高患者的认知。(9)调停型。优柔寡断是该类患者的主要特征,在遇到决策时通常会拖泥带水,不够干脆。对于此类患者,护士应鼓励其家属为充当参谋,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其进行治疗方案或所需用品的选择,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乐观、轻松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透析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况采用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DS)[6]于护理前和护理 3个月后各进行一次评价,两量表各含20个项目,分别将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粗分,再用粗分×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得到标准分,标准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重。透析效果评价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iPTH),观察时间为3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由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比较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两组护理前焦虑及抑郁得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分)
组别 n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50 65.19±10.23 64.59±9.34 52.68±9.23对照组 150 64.86±10.34 64.28±9.83 56.48±9.76 t值 0.28 0.28 3.46 P值 0.31 0.33 0.02护理后51.43±9.55 55.29±9.82 3.45 0.02
2.2 透析效果两组患者护理前 Scr、BUN、β2-MG、iPTH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护理后Scr、BUN、β2-MG、iPT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透析效果比较(±s)
表2 两组透析效果比较(±s)
指标 观察组(n=150)对照组(n=150)t P Scr(μmol/L)护理前 692.18±126.89 684.51±133.28 0.51046 0.28护理后 316.82±117.36images/BZ_82_1663_679_1666_680.png 369.68±138.16 3.57130 0.03 BUN(μmol/L)护理前 22.81±10.38 22.35±11.23 0.36840 0.26护理后 12.34±5.17 14.88±6.29 3.82070 0.01 β2-MG(mg/L)护理前 15.68±5.88 15.93±5.37 0.38450 0.25护理后 10.23±4.12 11.98±4.59 3.47490 0.03 iPTH(pg/ml)护理前 516.81±128.37 512.34±131.59 0.29780 0.19护理后 295.34±106.95 345.71±125.38 3.74330 0.01
2.3 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χ2=5.05,P=0.02),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尿毒症是最为严重的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通常已经进入不可逆性减退阶段,给患者生命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7]。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8,9]。但血液透析治疗常需终身维持,治疗费用高[1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也易发生反复,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忧愁善感等不良心理问题,而这些不良心理问题也会随着病情的反复日益加重[11,12]。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的到来,不良心理状况对各类疾病的影响也得到了临床的充分重视,尤其是针对像尿毒症一样的病程较长的疾病,心理干预则显得极为重要。
九型人格理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从个体主观因素来探讨人们心理状态的心灵密码学,是目前最为全面的人格分型体系[13]。人格分析根据九型人格理论将患者分为9个类型,护士能真正地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到其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事事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故护理措施针对性更强[14]。将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应用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根据患者人格类型的优缺点、行为习惯及其独有的关注点等,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计划且不失时机地进行疏导,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得分都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尿毒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体内毒素的蓄积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虽有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大量毒素的潴留仍会导致肾功能损伤加剧,进一步诱发基质蛋白和细胞的损伤[15],从而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同时,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关于疾病治疗方面的知识,并根据患者人格特点的不同而实施相对应的指导,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转归、控制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清楚地认识到配合治疗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主动接受治疗和护理,在提高透析治疗效果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合该次分析,以人格分析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法能有效地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