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和传统开放置钉治疗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9-07-17柯新如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椎弓经皮腰椎

柯新如

胸腰椎骨折是由于外力导致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类型之一[1]。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利用支具进行外固定,术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进行康复训练,虽无手术创伤且疼痛轻,但患者需长期卧床,难以有效恢复损伤椎体的正常生理形态及稳定性,且长期卧床期间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手术及预后效果[2]。椎弓根钉置入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最常用的手术方法,疗效确切,主要分为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和传统开放置钉两种手术方式,该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的具体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且无神经功能损伤;排除听神经功能损伤、椎间盘损伤、严重脱位、脊髓损害等患者,或者存在其他胸腰椎疾病、脊柱和脑短期手术史及其他功能障碍者。研究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3~62岁,平均(45.17±4.40)岁;椎体 L1骨折 12 例,L2骨折 16例,T1骨折8例,T12骨折11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 22 例;年龄 20~62 岁,平均(44.89±4.35)岁;椎体L1骨折 11 例,L2骨折 15 例,T1骨折 7 例,T12骨折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开放传统开放置钉治疗: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臂机透视,明确骨折部位,常规消毒,在后正中做入路切口,剥离椎板肌肉组织,在直视下置入椎弓根钉,骨折复位良好后应用钉棒固定,缝合。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治疗:常规气管插管全麻,C臂机透视,明确骨折部位,在骨折椎体上下两个椎骨处,以及椎弓根双侧投影处做标记,常规进行消毒及其他手术准备,在标记处做1.5~2 cm微小纵行入路切口,切开皮下组织、筋膜等,从肌纤维间隙钝性分离至关节突出外缘;在椎弓根右侧外缘2点及左侧外缘10点处将中空穿刺针刺入损伤椎骨的上下椎,再将定位针导入,置入根据脊椎生理弯曲状态进行预弯连接固定棒进行复位,C臂透视下复位满意后固定,常规缝合切口。术后两组均常规进行抗感染、预防并发症等治疗和护理,并根据患者创口愈合及疼痛情况,在佩戴腰围、做好腰椎保护情况下进行阶段性恢复训练,两组均持续随访1年。

1.3 评价标准(1)观察两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初次下地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水平。(2)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采用数字1~10正向评估疼痛深度,疼痛深则评分高[3]。 (3)通过测量手术前、后两组患者Cobb角减小及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情况评估患者骨折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 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研究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初次下地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s)

组别 n 手术切口(cm)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初次下地时间(d)对照组 47 8.50±2.45 116.34±22.57 125.66±20.70 6.93±1.47研究组 47 6.69±1.34 90.80±24.96 84.12±15.74 2.53±0.37 t值 4.444 5.203 10.951 19.900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疼痛程度两组术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周及1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1周 术后1年对照组 47 8.02±0.69 5.14±0.67 2.87±0.12研究组 47 8.08±0.72 4.50±0.55 2.53±0.20 χ2值 0.344 5.853 9.994 P值 0.697 0.000 0.000

2.3 骨折恢复情况两组术前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Cobb角低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3 讨论

胸腰椎段是运动应力的支点处,且活动度大,在暴力作用下极易发生损伤。因胸腰椎骨骼位置的特殊性,骨折后不仅伴有骨质结构等损伤,还会累及腹腔脏器,导致多种病理损害,若不能及时治疗或骨折恢复不良,则会导致腰椎功能及其他脏腑器官的远期病变[4,5]。

椎弓根置钉治疗是利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正错位或畸形,恢复脊椎生物力学及生理状态的三维稳定,以避免损伤处畸形发展,术后配合阶段性训练,可有效恢复腰椎功能,避免椎骨畸形、压迫导致的腰椎疼痛及其他病理反应[6,7]。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虽然术后可有效恢复脊椎生理弯曲,但手术大创伤导致的疼痛等多种并发症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导致迟发性不稳,增加远期畸形及其他相关疾病发生风险。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手术以其微创、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多种优势,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及患者的青睐[5]。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初次下床时间、疼痛VAS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效果好于对照组。说明微创经皮椎弓根置钉在无神经系统症状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效果优于传统开放置钉治疗。主要是因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置入术可在通过四个微小切口下进行手术,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微创手术不需进行大量剥离损伤椎骨处的肌肉组织,可减轻手术创伤性疼痛,降低手术出血量,更避免椎体处软组织肌肉缺乏及缺血导致的迟发性不稳,从而维持骨折复位治疗的稳定性。同时,微创手术基本没有关节突外缘操作及强力侧向牵拉,进而减少对椎体旁血管等造成的损害,进一步降低手术出血量,减轻手术疼痛[8]。此外,微创手术因创口小、组织肌肉剥离少、处理操作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且避免术后大创口、疼痛等对术后活动的限制,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恢复训练,利于损伤椎骨生长愈合,保障脊椎恢复至最佳生理状态,提高脊椎的稳定性及平衡性,避免关节畸形等导致的疼痛及远期病理损害。

表3 两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s)

表3 两组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较(±s)

伤椎前缘高度(mm)术前 术后 t值 术前 术后 t值 P值对照组 47 16.74±2.75 4.27±1.20 28.493 58.19±3.97 92.90±4.74 38.487 0.000研究组 47 16.83±2.70 3.36±1.07 31.796 57.95±4.02 95.85±3.86 46.622 0.000 t值 0.160 3.880 0.291 2.209 P值 0.869 0.000 0.740 0.000组别 n Cobb 角(°)P值0.000 0.000

猜你喜欢

椎弓经皮腰椎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