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家窑”与“吉家釉”

2019-07-17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釉瓷釉料家庄

高 岩

一、吉家窑的前世今生

(一)前世吉家庄遗址位于大同市吉家庄村东南约0.5千米。南临殿山北麓,桑干河南岸。遗址位于桑干河二级阶地上,面积约1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农田耕地,属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地面残存遗物非常丰富,东北部有数条曲曲折折的沟壑,从断层就可看到灰坑和灰层,灰层深达2.5-3米。

2017年初,大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对大同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探方13个、探沟1条,发掘面积总计365平方米,共发现灰坑26座、灰沟4条、窑址1座、房址1座、道路1条等,出土小件器物200余件、可复原陶器30余件,取得了重要成果。

从出土的遗物分析可知,遗址中的陶器质地主要是夹砂陶、泥质陶。大部分为黑陶、灰陶、红陶,也有少量彩陶……尤其是出土的“磨光黑陶斝”、“磨光黑陶高足豆”、“磨光黑陶折腹盆”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发现。

吉家庄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大同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尤其是遗址中黑陶的发现,揭示了吉家庄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与山东龙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大同泥河湾盆地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古人类文化研究基地,吉家庄遗址的发掘,将大同的历史文化由北魏时期推至新石器时代。自此,大同的古代文明将追溯至5000年前。

(二)今生

“吉家窑”是由大同泥石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彬和艺术总监、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福荣带领陶瓷工艺团队共同创建的以黑陶文化为核心的陶瓷与陶艺创作基地。它依托于吉家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并将其传承、发展。所以窑口定名为“吉家窑”。通过张福荣大师带领的团队刻苦钻研,复原了唐代浑源窑的宫廷秘制釉色—茶叶末釉、油滴釉等。并利用大同当地的陶土及矿物,创造出大同独有的多种釉色—吉家釉,烧制成功多种“大同吉家原矿秘釉瓷”。

现“吉家窑”创作基地占地20000余平米,研发制做团队20多人。在这里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委会黑陶专业委员会”、“《陶瓷科学与艺术》杂志陶瓷艺术名家吉家窑创作基地” 的黑陶文化艺术、艺术陶瓷的传承发展、陶瓷艺术交流、陶艺创作等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吉家原矿秘釉瓷

在大同泥石文化有限公司的运作下,2018年9月在大同举行了“第三届中国黑陶艺术展”,来自国内13个省市和台湾地区的40多位黑陶艺术家携300余件黑陶精品参展。同时还举办了“大同新石器遗址吉家庄黑陶文化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应进一步挖掘吉家庄黑陶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大同市乃至山西省的一个文化亮点和辐射点;由吉家庄黑陶为端点,研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打造国家级黑陶创新基地;结合大同的文旅产业,以黑陶和陶瓷艺术为基点,培育特色文旅休闲空间;充分利用大同的区位优势,广联国内外陶瓷产区,把大同的陶瓷产业做大做强。

茶叶末釉瓷

同年11月在大同吉家窑举行了“大陶同观首届中国大同海峽两岸陶瓷艺术创作交流周暨陶瓷艺术高峰论坛”,来自海峡两岸的数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艺家汇聚一堂,进行了广泛的陶瓷艺术交流和探讨。活动周期间,十多位大师现场创作陶艺作品并烧制,烧制完成后还举办了作品展览。

将来这里还会举行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古陶、古瓷、玉石、文创;生态、休闲、旅游、康养;博物馆、文化馆、研究院、文化小镇……一幅幅美好的蓝图将在这里展现。

二、关于“吉家釉” 基本情况

吉家釉是指由大同吉家窑研发创烧的矿物釉料。根据矿料来源、组成比例、加工方式及烧成温度等因素不同,可分为这样几个系列:茶叶末系列,天目系列,同玉系列。

茶叶末釉瓷

(一)茶叶末系列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经1200℃—1300℃之间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釉面呈失透状,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深沉凝重,极具古意。雍正,乾隆两朝最为所重,成为宫廷秘釉,仅供皇室珍赏。茶叶末的烧成难度较大,低温阶段用氧化气氛烧制,到980℃左右以后,转为还原气氛烧制,发墨绿色晶点者俗称“蟹甲青”或“老僧衣”。若继续氧化烧成则发黄色晶点,俗称“鳝鱼黄”。

茶叶末釉瓷

茶叶末釉始烧于唐代,当时北方许多窑口都有烧制,唐宋时期,大同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

吉家窑在恢复唐宋时期大同浑源窑茶叶末釉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新型茶叶末釉。原料全部采自大同本域。从大同独有的足硒矿物中提取结晶成分,进行合理配比,经多重煅烧,粉末制成。 烧成后釉中晶粒明显,触摸具有浮雕感。根据烧成气氛不同,能出现明光、亚光和无光的效果。

(二)天目系列

天目釉即黑釉,瓷器釉色之一,施黑釉的瓷器称黑釉瓷。初见于东汉时期,与青釉同窑烧制,至东晋时,浙江德清窑黑釉瓷色泽光亮如漆,形成批量生产的规模。唐代,北方窑口的大同窑(包括浑源窑和怀仁窑)、定窑、淄博窑都烧造黑瓷,至宋代始烧油滴釉(雨点釉)和兔毫釉,产品极具地方特色。宋代南方窑口的建窑,古州窑也开始烧造黑瓷,以建窑最为著名。黑釉瓷器(包括油滴、兔毫、灰被)在宋代由渐江传至日本,被称为“天目”。

吉家釉天目系列,原料采自大同火山群区域,从熔岩固化层选出部分矿料,加工成釉料。烧成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火焰气氛,使其有效矿物成分充份氧化还原,釉中呈析不同的结晶形态。

1、双重兔毫釉——釉面的上层和中层出现不同细度、不同色度的晶线(兔毫)。

2、夜空星河釉——釉中出现闪射形结晶(油滴),有疏有密,在黛蓝的背景上,星光烁烁,仿佛夜空中星河涌动。

3、紫霞映蓝釉——绛紫的釉面中隐隐显露出朦胧的深蓝,令人联想到宇宙深处的紫色天纱。

4、沸腾岩浆釉——烧成后起伏跌宕,气泡凝固,仿佛亿万年前的火山运动中喷发的壮观景象,在此成为永恒。

5、鹧鸪斑釉——釉面酷似鹧鸪鸟胸部羽毛的斑纹,因斑状大小不等,又分为大鹧鸪斑釉和小鹧鸪斑釉。

(三)同玉系列

大同玉釉,是指用大同玉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其它矿物材料,经过合理配比而制成的陶瓷釉料。大同玉是大同火山群特有的一种玉石,它的主要成分是隐晶质二氧化硅。把大同玉经高温煅烧,然后根据不同色泽和密度进行选择性球磨。再将大同玉粉与其共生的其它矿物进行混合球磨,制成釉料。这种釉料通过喷涂、刷涂、浸蘸等方式涂装到陶瓷器件上。然后经过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就会形成玻璃质的釉面。由于和大同玉相配合的其它矿物元素的不同,烧出的釉面就会呈现青、蓝、褐,紫、乳等不同色泽。质感都能呈现出玉石特有的温润,通透,厚重……

此种釉料主要成分为大同特有的“大同玉”。根据显色不同,分为蛋白色泽、暖白色泽和青白色泽。目前,这个系列的釉料正在向纵深研发。

大同玉釉瓷

猜你喜欢

釉瓷釉料家庄
乡村振兴视野下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耀州窑类单色釉瓷艺术的表现瓶颈与突破思考
从黑釉瓷盏看宋代茶文化
闻喜县郭家庄:山楂喜获丰收 助家致富脱贫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一种抗菌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透强化白陶瓷釉料及制备、使用方法
聂家庄泥塑:老手艺塑出新年味儿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